APP下载

浑源中和义务宣讲社与育婴抚孤院的关系寻绎

2019-01-20孙智勇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育婴阎锡山中和

孙智勇



浑源中和义务宣讲社与育婴抚孤院的关系寻绎

孙智勇

(山西大同大学 浑源师范分校,山西 浑源 037400)

要研究民国时期浑源的民间慈善团体,对中和育婴抚孤院与中和宣讲社的关系的厘定是一个重要内容。二者在创立时间、原因、宗旨内部组织机构设置及功能等方面有明显不同,但其实质都是在中和堂热心公益、乡心社会推动下共同协作,分工进行慈善事业的结果。

浑源中和育婴抚孤院;浑源中和宣讲社;慈善

浑源中和育婴抚孤院与中和宣讲社的关系,是研究民国时期浑源慈善团体不可或缺的内容。但是,由于历史尘封,以及各种文献资料的大量遗失,人们对这两者间关系的认知也越来越模糊,甚至在实地的考查中,连当地人都出现了一些认识误区:一类是认为两者是不同的社会团体,完全没有联系;一类则认为两者完全是一回事,是同一组织。笔者在对史料的考证中,寻绎了中和育婴抚孤院与中和宣讲社是民国时期浑源县域内既相区别、又因慈善而相互紧密关联的两个民间社团的关系。

一、两者是相互区别的两个民间社团

浑源中和育婴抚孤院与中和宣讲社是两个不同的民间社会团体,主要表现为以下不同点:

(一)创立的时间不同

浑源中和育婴抚孤院的创立时间为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关于这个时间目前也有争议,有一种观点认为是“该院创建于1912年”[1],即民国元年。执此观点的是李培德先生,当年他和该院的一些相关办事人员及婴孤儿有过一些交集,他根据自己的记忆推测,认为应该是这个时间,且这个说法很长时间未受到质疑。原因有三:一是该社创立者早已作古;二是关于该院的文字资料早已大量遗失或销毁;三是对该院的研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但从目前新发现的文字遗存中考证,这种说法是值得怀疑的,或者说是错误的。据《浑源中和育婴抚孤院立案呈文》[2,p11]载:“此文丙寅年阳历三月十一日呈,跨越一日批,准文附后。”丙寅年是民国十五年,也就是说该院应该是在民国十五年阳历三月十一日,即1926年3月11日才向县署提出成立的申请,3月12日得到了当时浑源县县长谢恩承的“甚为周妥,应即准予立案,并侯行饬警佐,派警随时保护,以重善举可也。仰即知照此批”[2,p13]的批复。并且,之后“又于十四日复蒙县长面谕,饬令联合绅学界中有名望者作为赞助,并令施舍之房地一并立案,以免后生枝节”[3,p14]。于是,郭金钟、左衡堂、蔺乐、原耀、李东塘、孙全、陈绩和武善教等8人又再次向县署补充了施舍房地的粘单和呈文,“此呈文于阳三月十六日呈,跨越一日批,准文附后”[2,p11]。可以看到,浑源中和育婴抚孤院向当时浑源县署申请成立的报备时间为1926年3月11日,县署最终的批准是3月17日。之后,又经过积极筹备,最终“于民国十六年于城外木市街设立育婴抚孤院一处”[4,p4],即1927年浑源中和育婴抚孤院才正式成立。另外,查阅浑源县档案局1947年1月《育婴抚孤院各种简表》载有“查敝院自民国十六年成立以来即着救济”之言,更可以印证这一点。所以,李培德先生的浑源中和育婴抚孤院于1912年就成立之说显然不正确。

从现存的曲黄清、郭金钟、左衡堂等16人向当时的山西省督军兼省长阎锡山递交的《浑源中和义务宣讲社禀请立案呈文及简章》[5,p4]来看,该呈文递交及批复时间为“中华民国十一年五月”,且据其中《浑源中和义务宣讲社简章》[5,p4]第六条载:“本社简章自立案核准后施行之”,由此可推知:浑源中和义务宣讲社成立时间应当为民国十一年五月,即1923年5月。

浑源中和育婴抚孤院是在中和宣讲社成立后4年后才成立的,二者创立的时间是不同的。

(二)创设的原因及宗旨不同

宗旨任务的不同考量是具有决定性的。

浑源中和育婴抚孤院是“以收养婴孩抚育孤儿为宗旨”的慈善机构[4,p7]。其创立的原因与“溺女在清代社会成为相当流行的恶习,在山西更为普遍”相关[6,p178]。这种状况在民国后,依旧十分猖獗。而浑源县地处“雁门之北,地瘠民贫,生计为难,云为父母者贵男轻女,溺毙生女抑亦多为穷所迫于不得已耳”[2,p11],许多浑源的有识之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阎锡山统治山西后,大力革除旧习,“他认为,溺女‘积习既深,流毒无穷,设不急思挽救,于国家存亡,社会治安,有极大关系’,为此,他建议成立慈善机构,收养弃婴”[6,p179]。郭金钟、左衡堂等民间慈善人士积极响应,在家乡创办了浑源育婴抚孤院,以收养婴儿和孤儿为主要任务,并组织学习文化知识,教授木工、箩匠、织席、制笔等生产生活技能,以使所收抚儿童将来能自立于社会。

浑源中和宣讲社(全称为浑源中和义务宣讲社)则是“以启导人民改良社会为宗旨”[5,p3]的社会宣传机构。其创办主要是配合阎锡山的“洗心”教育和“用民政治”思想及其政纲推行宣传的。阎锡山认为,“人心的好坏决定政治的好坏,人心好了,社会才会好,因此,他把政治的改良放在扭转人心上”[7],大力创办洗心社,制定“用民政治大纲”,实施“六政三事”,印发《人民须知》《家庭须知》等,“旨在向山西民众灌输他的统治意志和思想学说”[8,p346],力图用社会教育的手段达到笼络人心,维护其统治的目的。为此,“阎锡山动员知事、区长、宣讲员、村长副、街长副、教员、学生、商人、绅士结成团体,深入民间进行广泛宣讲。”[8,p378]在省的浑源籍商人深受鼓动,于是由曲黄清、葛遇考、郭金钟和左衡堂等16人向阎锡山政府递交了立案呈文,表达了“愿立一义务宣讲社,充当一宣讲员,到处游行讲演,劝得人人能实行孝、悌、忠、信、礼、廉、耻,庶几,人人能改恶从善,世界焉有不太平的吗”的迫切心情[5,p1],在得到阎锡山的同意后,即着手开展此工作。宣讲社的主要宣讲任务为:“一鼓励爱国;二劝勉守法;三增进道德;四灌输常识;五启发美感;六提倡实业;七注重体育;八劝导卫生。”[5,p3]而这些内容,正是阎锡山倡导的思想学说和推行政令的翻版。

(三)两者的内部机构设置不同

此外,两者的内部组织机构设置,也有不同。依据各自《简章》来考查,其中浑源中和宣讲社机构比较简单,主要机构有:正社长1人,副社长1人,办事人员9人,临时讲员若干。而浑源中和育婴抚孤院则要复杂得多,除了设正院长1人,副院长2人,理事长1人外,还分设文牍、会计、庶务、交际4股,每股设正主任1人副主任2人,股员若干,同时,还设有育婴和抚孤两部,专职抚养弃婴及孤儿。

二、两者是相互紧密联系的两个民间社团

(一)育婴抚孤院是宣讲社从善念到善行的执行

中和宣讲社的主要任务是宣讲八德,启导人民向善,引导社会风气转好。而当时浑源的溺女之风盛行,“风气愈趋愈下,道德凌夷,人情浇薄”[5,p2],郭金钟和左衡堂等人认为:“若不急为挽救,社会之堕落何堪设想?”[5,p2]于是,将宣讲社的关注点加入了对溺女救助的内容,并逐步提出了设立一个专门的收抚救助婴孤儿机构的设想。可以说,育婴抚孤院正是宣讲社从善念到善行的具体执行。宣讲社在社会上积极宣传行善向善,“不惮舌敝口焦,到处劝募”[4,p4],也为育婴抚孤院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宣讲社为育婴抚孤院提供了组织保障

浑源中和宣讲社对浑源中和育婴抚孤院成立及其发展中的作用还体现在组织保障上。浑源中和育婴抚孤院的主要机构是院长、副院长、理事长、两部、四股,这些主要的“办事人员于中和义务宣讲社社员内公推充任”[4,p4],关于这一点,从浑源县档案局1947年1月《浑源中和育婴抚孤院各种简表·负责人数目字及履历》信息栏可以得到印证,其院长郭金钟、副院长左衡堂等同时也为中和宣讲社的负责人。可以说,中和宣讲社为育婴抚孤院奠定了人员准备和组织构建上的基础。同时,为了更好地施加对育婴抚孤院的影响和管理,减少成本,义务宣讲社从太原开化市同善公直接搬迁进了浑源中和育婴抚孤院,两者同址办公。也正是这一点,使很多人将两者混同。

(三)宣讲社为育婴抚孤院提供了经济保证

浑源中和育婴抚孤院是晋北影响很大的非营利性的民间慈善团体,到1949年,共收抚婴孤儿1 340名,其各项开支是巨大的,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经费来源。中和宣讲社为其提供了稳定的经济保证,“本院经费由中和义务宣讲社各社员担任,如有慈善大家自愿捐助款项极大者,极表欢迎”[4,p7]。中和宣讲社的很多社员都是来自中和堂(民国时期浑源、朔县的商户)的股东,他们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积极劝募资金,捐助房舍、土地,并帮助开设了工厂作坊等,对于育婴抚孤院长期稳定的运营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浑源中和育婴抚孤院和中和宣讲社无论是从其创立时间、原因及宗旨,还是从其内部组织机构设置上来看,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它们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共同作为民国时期晋北地区著名的民间慈善社会团体,其创始人所推崇的热心公益、乡心社会的精神,以及产生的慈善示范效应,虽时过境迁,也有可取之处。“诸先生之能恒其心,乐此不倦,大有过人之仁术弗可及矣。夫郭、蔺诸先生,或劳以工,或务于农,或经之商,口未尝育曲、坟、邱、索,足不出户庭间里,而所志所行与古今中外仁贤若出一辙,其艰苦卓绝,孜孜终始不之他务,其必有物焉为之基。”[9]尽管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旧社会的种种积弊,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社会风气,尤其是对于大量婴儿及孤儿的救助,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

[1] 李培德.记解放前浑源的“育婴抚孤院”[J].浑源文史资料,1993,(2):16-17.

[2] 中和堂.浑源中和育婴抚孤院立案文[Z].民国十八年版,原藏于育婴抚孤院.

[3] 中和堂.浑源中和育婴抚孤院施舍房地呈文[Z].民国十八年版,原藏于育婴抚孤院.

[4] 中和堂.浑源中和育婴抚孤院迁移地址并重修章程序[Z].民国18年版,原藏于育婴抚孤院.

[5] 中和堂.浑源县义务宣讲社禀请立案呈文及简章[Z].民国十八年版,原藏于育婴抚孤院.

[6] 韩玲梅.阎锡山实用政治理念与村治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78-179.

[7] 郭学旺.阎锡山与传统儒学[J].晋阳学刊,1994,(4):83- 86.

[8] 申国昌.守旧与开新:阎锡山与山西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346-378.

[9] 柯璜.柯璜诗文集[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3:154-156.

An Explor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nyuan Zhonghe Orphanage and Zhonghe Compulsory Preach Association

SUN Zhi-yong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Hunyuan Normal College of Datong University, Hunyuan 037400, China)

To study nongovernmental charitable institutions in Hunyuan county at the tim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honghe Orphanage and Zhonghe Compulsory Preach Associa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The time of foundation, causes, tenets, settings of internal organizations and functions of them are different. But the nature of both is the product of Zhonghe Tang’s public welfare, charitable action and the cooperation of kind people in the society.

Hunyuan Zhonghe Orphanage; Zhonghe Compulsory Preach Association; charity

K250.6

A

1009-9115(2019)01-0066-03

10.3969/j.issn.1009-9115.2019.01.014

2018-10-12

2018-11-25

孙智勇(1976-),男,山西浑源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北部边疆史及山西地方史。

(责任编辑、校对:刘永海)

猜你喜欢

育婴阎锡山中和
泰宁县举办育婴员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班
清代南昌府育婴事业探析
这条规矩阎锡山坚守了38年
范扬:博采与中和的风范
浅析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
浅析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
半碗粥道
阎锡山与西安事变
阎锡山与晋军的兴起
彻底摧毁阎锡山反动统治的一仗——忆徐向前同志指挥的太原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