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及解决策略

2019-01-20山东省胶州市实验小学王新强

天津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形象思维思维能力生活化

■山东省胶州市实验小学 王新强

俗话说“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内容应当是源于对生活常识的积累,并不是一味讲究理论知识。所以,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进行教学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要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隐藏的数学问题。因此,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以有效地解决其中的问题,因为数学问题往往涉及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空间能力、逻辑能力等。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是直接通过具体的形象事物,而数学教学这种相关知识往往比较抽象,小学生还没有成熟的抽象概念,这使学生在学习相关数学知识内容的时候显得很吃力,再加上教师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讲解,导致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规定,使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引入情景创设,注重小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的表现,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围绕教材内容开展适用于小学生实际情况的关于数学教学的情景创设活动,吸引小学生的关注,让学生能够自主地思考有关问题。要加强促进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促进小学生在现实社会中可以更为理性地处理有关问题。

二、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数学和生活分离。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往往只注重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从而忽视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并没有以生活中的现象为例子让学生充分理解问题,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教学手段过于单一。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大多数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是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只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目的进行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没法灵活地解决。

三、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引入生活化元素调动学生思考数学的积极性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单一地从教师教授得来的知识始终是浅显的,如果想要了解事物的本质,就得亲身感受去实践,自己去挖掘发现。而“实践”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想象、表达、讨论等方式去获得结论。这一过程也就是在运用思维能力的过程,将实际的事物转换为脑子里的表象。在进行想象、表达、讨论的方式时,也就给了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学生在讨论中知道了别人的不一样的想法,激起了学生探索更深层的欲望。

(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方式。数学是非常需要有发散思维以及想象空间的能力,而每个个体的思维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只有开放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开放式的思考,才能尽最大可能发挥出学生的潜力,从而促进了学生数学形象思维能力的提升。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思考,无论对错。因为如果思考出来的结果是对的,表明学生初步了解了形象思维;如果思考出来的结果是错的,表明学生也在努力探索形象思维,知识还需要教师进行适当指导。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后,指引学生如何正确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由于初中生还没有足够强的自我管控能力,并不会下意识地去练习提升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对课堂里知识的灵活运用,准确带领学生反复对思维能力的强化,以达到学生对表现的熟练运用。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也是初中生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因为从形象思维转变为表象思维是初中阶段的重要时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事物的思考方式随之也会发生变化,教师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式也应当有所创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不仅要学生学会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更要让学生能够有在生活中运用数学问题解决生活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形象思维思维能力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培养思维能力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培养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中疏与密的处理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创意也爱“形象”——形象思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