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策略性研究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纪实
2019-01-20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教育发展中心张爱国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教育发展中心 张爱国
一、背景和现状
(一)发展背景
“人的全面发展及其实现不能凭靠良好的愿望,只能依据现实的社会条件。”教师专业发展亦如此。为贯彻落实2013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精神,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我县制定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教师专业发展指导意见》,启动了教师专业发展工作。
(二)发展现状
1.优势:数量充足,大部分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热爱教育,爱岗敬业,有强烈的专业发展愿望。
2.劣势:中学教师近50%起始学历为中专;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小,只有40%;骨干教师数量少、辐射作用弱;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结合不紧密;部分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不清、内需不强、动力不足;部分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缺乏有效指导和评价等诸多问题。
二、主要途径和措施
“教师专业发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生专业训练,习得教师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我县立足县情,实事求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激励自我发展
1.加强先进教师事迹学习宣传,准确定位专业发展目标、增强自我规划意识、激发自我发展内需和动力。
2.教师根据专业发展现状,制订专业发展规划书,明确发展途径和措施。
3.开展教育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修,通过研读学科专业书籍、教育名著等,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拓展专业知识、发展专业素养和能力。
(二)落实校本研修
教师在职提高的途径主要包括教学反思、校本培训。校外支援与合作等形式。
1.通过名师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事例,加强教育引导,让教师充分认识校本研修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见贤思齐。
2.制定完善学校校本研修制度。要求学校从校本研修工作组织、形式、内容、管理、评价、奖惩和校本研修条件保障等方面建立制度,并严格落实。
3.健全、优化学校教研组织。成立学科教研组、综合教研组、学段教研组、学科备课组等不同的教研机构,将业务能力实、责任心强的教师选聘为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明确职责,建立评价机制,使教研组长真正成为校本研修学术带头人和第一责任人,使教研组真正成为校本研修最基础有效的组织。
4.坚持问题导向,要求教师围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课标解读、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方法研习、有效教学方法借鉴内化、集体备磨听评课活动开展、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展示等形式开展研究。
(三)紧盯教育科研
1.提高对教育科研重要性的认识。树牢教育科研有利于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思想。
2.确定不同科研形式。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案例分析反思、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等形式,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四)强化骨干引领
1.各学校整合各级名师、优秀教师,成立培训团队,发挥培训团队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方向的优势和辐射引领作用,逐步形成骨干引领体系。
2.完善省市县三级骨干教师管理制度,形成三级骨干教师梯次成长机制,提高骨干教师培养的速度和质量,发挥好“传帮带”作用。
3.强化县域内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落实,确保每所学校都有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示范作用。
4.建立骨干教师支教、县城美育援教教师联盟教师走教、高中优秀教师联盟教师走教工作机制,促进专业发展。
5.利用“AI+”,成立了由骨干教师领衔的小学语数外、初中语数外和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学前教育8 个县级网络教研室,整合全县同学段、同学科优质师资,通过在线集体备课、在线听评课、在线专题讲座等形式,共同教研。
(五)规范培养培训
1.结合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教育发展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科学制订县域教师培训规划和学校教师培训计划,并多途径落实。
2.加强各级各类培训管理,按照不同级别培训的要求,合理安排不同学科、职级、专业发展需求的教师参加。通过多种方法、渠道积极争取,扩大培训面,提高均衡性。
3.发挥好县级培训团队的作用,有计划地通过专题讲座、示范教学、课题研究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全县教师开展培训。
4.开展好外培教师县域内二次培训。县教研室选拔优秀“国培”教师,通过网络直播、送培进校等形式,使培训效益最大化。
5.优化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实效。教师参加省内外名校跟岗“影子”培训、参与高水平学校网络直播课程、录播课程等有实效的培训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提高。
6.提高教师ITE(教育信息技术)能力。通过不同层次培训和各类竞赛活动,提高全体教师ITE 水平,增大教育教学中网络优质资源的使用面和频次,促进ITE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7.鼓励在职教师学历提高。县政府制定政策,教师在职学习取得高一级学历,学校承担学习期间学费的70%;对于考取研究生的教师,除报销学习期间学费的70%外,还给予一定奖励。
(六)加强校级合作
1.整合县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组织县域内教学优质课、技能大赛等,促进专业发展。
2.建立城乡学校捆绑发展机制。城乡学校间开展教师交流任教、传帮结对及各类教学研修活动,形成区域联动发展的良好态势。
3.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我县根据不同学段分别与甘肃省保育院、西北师大附小、成都七中等结对帮扶。定期派出教师到结对学校跟岗学习,帮扶学校名师到我县开展示范教学、专题培训,青年教师与对口帮扶学校签订师徒协议等。
(七)建立评价机制
1.建立县、校两级专业发展优秀教师评选、表彰制度,对专业发展成效显著教师给予奖励。
2.将教师专业发展情况纳入教师年度业务考核、评优选先、职称晋升等,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将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纳入对学校的年度目标考核,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督导评估制度,督促学校落实目标。
三、发展的成果
经过5年的努力,我县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截至目前,全县484名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6 人,本科学历356 人。正高职称2人,高级职称123 人,中级及以上职称349 人。各级名师、骨干教师95 人,占全县教师总数的19.62%。在参加省市县优质课评选中,获省、市级奖180 人次。省级立项课题104 项,获奖5 项;市级立项课题16 项,通过鉴定8 项,获奖4 项。参与研究教师占总教师总数的90.1%。
四、结语
只有遵循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科学措施,才能向着“四有”好教师队伍迈进。以此创建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和睦的多民族和谐社会,打造具有爱国观念、民族认同、敬业精神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师队伍,促进民族教育事业走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