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堕距理论视野下我国青少年越轨犯罪文化影响因素研究

2019-01-19

滁州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越轨健康成长犯罪

胡 勇

青少年健康成长关乎国家未来,关乎家庭命运。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青少年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塑造青少年的优良品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青少年处于人格尚不成熟、心智尚不健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的阶段,他们的思维与行动极易受到外界不良文化影响,极易导致青少年越轨、犯罪。

基于实证资料和2015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关于四川青少年犯罪数据,运用文化堕距理论,本文分析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影响青少年越轨犯罪的文化因素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

一、文献回顾

人是文化的动物,是社会结构的产物。青少年越轨犯罪除了内在生物学影响因素外,外在环境也是主要影响因素,其中主流文化堕距是影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我国老一辈犯罪学家严景耀先生曾指出:“犯罪不是别的,不过是文化的一个侧面,并且因文化的变化而异变”。

文化堕距概念是1932年美国社会学家WF.奥格本在《社会变迁》一书中提出的。文化堕距又称文化滞后、文化落后或文化失调。该理论分析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不同步性对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以及对于社会成员造成不适性问题。奥格本认为,物质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变迁往往是比较快的,但是制度与观念等结构部分的变迁则是缓慢的,会出现滞后现象,有的延迟现象可能会延续较长时间,有的可以达到数年之久,这种延迟发展、不同步发展现象就是文化堕距现象。

随着我国社会变迁加快,一定时期区域内主流文化让位于不健康亚文化现象比较明显,为不健康亚文化提供了生存发展空间,给社会成员造成了不适应性的发展障碍,给我国青少年越轨犯罪提供了不健康土壤。主流文化堕距是指在一定时期区域内,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没能够跟上物质文化发展的步伐。其结果是主流文化对于社会成员的文化供给不足与文化教化功能弱化,致使一些不健康的亚文化成为了社会成员主要精神食粮与价值判断标准,进而导致社会成员思维与行动偏离了正确方向。

既有的关于青少年越轨犯罪的主流文化堕距影响因素研究,主要有五个方面,为预防我国青少年犯罪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第一,社会变迁导致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发展不同步。研究表明,我国改革开放极大地丰富了物质文化,但是精神文化领域在一定时期区域内却没有同步发展,一些不健康亚文化挤压主流文化的阵地,对社会成员心理认同造成了巨大冲击,社会成员出现了文化阵痛和文化震惊,致使青少年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出现障碍[1-3]。

第二,物质至上的成功标准对于青少年负面影响深刻。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之后,允许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标得以实现,但是,有钱便是爷,有钱便是大哥大的现象,一度影响国人的正确思维与行动,这种社会评价过于单一化、拜金主义成了社会对一个人评价的几乎全部标准[4],对于不谙世事的青少年影响尤其深刻,有些青少年为了片面地追求物质目标不择手段走上了越轨犯罪道路。当正常的手段无法得到金钱、物质等个人享受时,一些人不惜用犯罪的手段来获取[5]。

第三,不健康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造成了负面影响。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推进了文化传播速度。但是,不健康网络亚文化对于主流文化阵地的侵蚀,对于社会成员的危害是明显的,尤其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6-8]。

第四,低俗庸俗的亚文化供给对青少年造成负面影响。研究表明,开放文化市场对于丰富我国文化供给、繁荣文化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低俗庸俗化的亚文化供给对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极其明显的负面影响[9]。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新闻事件报道方式上,有些媒体为了过分渲染所谓的新闻价值,没能周全考虑报道内容与报道方式对于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例如,过度地、详尽地描写血腥暴力场景,这种传播暴力方式往往会给社会成员带来不适,很容易诱导青少年有意或无意模仿,进而发生越轨犯罪[10-11]。二是在互联网制作传播方式上,有些不法商人,为了获取非法利润、增加关注度、点击率,丢失了社会责任,过度宣扬灰色文化、江湖文化、暴力文化等,严重地影响青少年正确思维与行动[12-14]。三是在网络游戏制作方式上,有些网络游戏开发者缺失社会责任,着力开发打斗、武力、枪杀、暴力等不适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游戏内容,诱导青少年非理性消费,诱导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将身心投入到虚幻世界之中,甚至模糊、淡化虚幻游戏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游戏中场景就是其生活所需要的,误认为可以通过不择手段、毫无顾忌的伤害他人愉悦自己[15-16]。

第五,适合青少年活动的主流文化阵地供给的不足性。研究表明,青少年业余文化活动迷茫、无着落,致使某些青少年迷恋赌博、玩网络暴力游戏,或滞留于淫秽影像厅等[17-18]。

既有的关于青少年犯罪文化堕距影响因素研究,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国青少年越轨犯罪文化堕距的影响因素,对于指导预防我国青少年越轨犯罪意义重大。但是,基于青少年越轨犯罪的实证研究依然不足,尤其基于四川的实证资料研究还需要加强,还需要深入。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课题实证资料主要基于2013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对四川成都未成年犯管教所的调查资料和普通学校学生抽样资料(成都市中心城区、达州市与遂宁市被抽中的学生),有效问卷总计1195份,围绕本研究主题,本文截取了该次调查资料中的6个变量数据,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

女子监狱数据采用的是整群抽样,成都市少管所数据采用的是分层抽样。问卷调查时除了基于司法统计部门通用的年龄段14-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与18周岁以上的成年青年,同时把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也纳入了调查分析之列,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从调查数据的实际情况考虑,二是便于比较不同年龄段对于文化影响的情况。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文献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成果,结合2013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调查数据,运用文化堕距理论,分析了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文化堕距影响因素。

三、我国青少年越轨犯罪的文化堕距分析

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统一体,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个部分,其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协调发展是驱动社会和谐发展,促进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预防青少年越轨犯罪的重要内容,二者一旦出现堕距现象,尤其主流文化出现堕距现象,势必会引发社会问题,引发社会成员不适应性。

(一)物质至上模糊了青少年价值观的正确判断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物质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思潮,严重地冲击着我国传统价值观根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致使一部分人“患上”了社会转型时期特有的认识“迷惘症”——成功标准的唯物质化;致使一部分人开始怀疑成功标准的多元评价性,对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影响深刻。青少年处于人格尚不成熟、心智尚不健全、价值观尚未定型阶段,他们对人生价值选择和判断极易受到各种外在因素影响,物质至上观念模糊了青少年正确价值观形成,影响了青少年正确判断与正确行动。成都市某中学有一个案例:一位初中一年级学生,看到身边同学有手机,也想拥有自己的手机,于是从家里偷拿钱,父母发现后,对其打骂,孩子不服管教,离家出走,夜不归宿,干脆辍学了,居然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到一起了,抢劫过路人手机与随身钱包,结果进了看守所。面对媒体,他说出了自己错误行动的原因:是一夜暴富观、有钱便是爷、钱能通神、有钱就是成功人士等拜金主义认识害了他。我们在对四川凉山州彝族参与贩毒的青少年研究中发现,他们有一个最明显的犯罪特征:他们认为物质至上是成功的唯一标准,为了实现财富目标,实现自己物质欲望,他们可以不择手段,可以去贩毒。

(二)网络文化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影响深刻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设备、网络游戏、网络聊天工具等媒介大大普及,致使一些自我管理能力差、自控能力差的青少年沉迷于互联网与网络游戏之中,致使有些人模仿网络游戏中不健康角色行为、角色分工等越轨犯罪行为,既影响着青少年健康成长,也影响着青少年的人生轨迹。依据四川省社科院2015年关于青少年犯罪研究数据,我们发现,网络文化对于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比较明显,一些不良网络文化在侵害我们的孩子,诱导青少年越轨犯罪。本文选用的2015年四川青少年犯罪调查数据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网络文化调查问题:

调查问题:“是否上网”?数据表明(见表1),答案选项两个年龄段,“经常上网”占比总计约57%,表明网络文化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影响深刻。其中,14岁以下“经常上网”(48.62%)的比例略高于“偶尔上网”(48.51%)的比例,14-18岁“经常上网”(79.38%)的比例远高于“偶尔上网”(19.08%)的比例。“没有上网”的百分比都很小,年龄越大经常上网的比例反而越小。

表1 是否上网?

调查问题:“你认为引发你犯罪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只针对犯罪群体的问卷调查),其中答案选择“网络原因”的比例为6.28%(见表2)。

表2 你认为引发你犯罪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调查问题:“你是否浏览过色情网站” ?其中选择“肯定回答”的比例,14岁以下的人群与14-18岁的人群相比,前者比后者要高(见表3)。

表3 你是否浏览过色情网站?

调查问题:“你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案选项“浏览色情”的比例,14-18岁年龄段的百分比明显高于14岁以下的,而“上网玩游戏”的比例,14岁以下的明显高于14-18岁年龄段的比例(见表4)。

调查问题“你最喜欢玩的网络游戏是什么”?答案选项“武打杀人”的比例,14岁以下为20.59%,14-18岁的比例为35%(见表5),这两个数字非常值得媒体宣传者思考,如何选择网络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

表4 你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表5你最喜欢玩的网络游戏是什么?

年龄段最喜欢玩的网络游戏智力开发武打杀人类战争类情感类休闲类科幻类实用技术其它总计14岁以下41549.11%17420.59%576.75%414.85%9311.01%303.55%323.79%30.36845100.00%14-18岁11937.19%11235.00%165.00%3510.94%278.44%30.94%51.56%30.94%320100.00%总计53445.84%28624.55%736.27%766.52%12010.30%332.83%373.18%60.52%1,165100.00%

(三)文化市场鱼龙混杂侵蚀青少年纯洁的心灵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国发展文化、繁荣文化的方针。繁荣文化市场是提供精神食粮和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但是,不健康的文化市场,无序的文化市场,其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尤其对于青少年。改革开放后,多元文化繁荣了我国文化市场,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但是文化市场的低俗化、庸俗化、速食主义、功利主义等鱼龙混杂现象在影响着我国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弱化了我国主流文化的传播,侵蚀了我国青少年纯洁的心灵。例如,为了片面吸引受众眼球,为了博得更多流量,有媒体把消极亚文化、暴力文化、色情文化、江湖文化、西方拜金文化等不加甄别地传输给大众;有媒体会把血腥的暴力场景和详尽的暴力过程展示给广大受众;有游戏商家为了单纯的物质利益,忽视其社会责任;等等现象,往往会刺激、诱导和教唆我国青少年越轨犯罪,其危害是潜移默化的、负面的,严重地影响着我国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科尔曼把亚文化比喻为“存在于成人鼻子底下的另类文化,它拥有不同的语言……所有这些使它远离了主体社会所建立的体系和目标”,虽然科尔曼所说的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不存在决定或者必然的关系,但是在我国,既有研究表明,消极亚文化是主流文化的毒瘤,其具有的颠覆与偏离社会主流文化特征,对于青少年越轨犯罪具有的诱导、教化作用是肯定的,二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以校园欺凌犯罪为例。校园欺凌现象目前是校园管理中非常重视的话题,究其原因,往往有江湖文化掺杂其中,有学生就把学校当成了其混社会的试验场,不乏有青少年被电视剧中黑道老大的人生准则、生活方式所误导,把同学当成了小兄弟,或者仇家。四川省社科院2015年青少年犯罪调研课题数据表6表明,在对调查问题“当你看到媒体报道犯罪案件时,你最关注的是什么?”回答时 ,选答“作案经过”,年龄在14岁以下的比例有27.36%,在14-18岁的比例有32.92%;选答“作案细节”,年龄在14岁以下的比例有7.01%,在14-18岁的比例有6.77%;但是,对于答案选项“防范措施”和“法律制裁”的比例却相对比较小,居然没有对“作案经过”关注的比例大(见表6)。

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接触过一个因为校园欺凌进入少管所的案例。小明,男孩,身高178cm,身材魁梧。当我们问什么原因进入少管所的,小明简单地讲诉了事情经过。小明说:“我在一家民办学校读初中二年级时上学期成绩在班里居于中上等,但是自从爱上了打游戏,经常性偷拿自己家的钱进游戏厅,爸妈为此非常的生气,打过我多次,爸妈为此还找过游戏厅老板吵架。可是游戏上瘾了很难改掉,游戏中的一些场景让我着迷,让我非常有成就感,到初中三年级下学期时常逃课,我就不去附近的游戏厅了,干脆改去较远的游戏厅,让爸妈更加的恼火。打游戏需要花钱买装备什么的,当在家里拿不到钱之后,我就在学校里跟其他同学要钱,结果就这样了”。

表6 当你看到媒体报道犯罪案件时,你最关注的是什么?

(四)青少年健康成长文化活动阵地建设需加强

青少年健康成长,除了需要家庭、学校提供必要的文化活动阵地之外,社区、社会等都应该积极提供支持。通常青少年活动阵地分为两大类:内部阵地与外部阵地。内部阵地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要阵地,主要特点:青少年的活动在家长与老师视野范围内,或者说在家庭与学校监管下的活动。外部阵地是指内部阵地之外的活动区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主要特点:满足青少年业余文化生活,提供健康的活动场所,诸如网络媒体、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活动中心等活动载体。目前,我国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和多层次的特点,家庭、学校内部主阵地逐步难以满足青少年文化活动需求,需要有更多更好、适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外部文化阵地供青少年选择。从目前情况看,整体上我国青少年文化资源供给还满足不了青少年业余文化活动需求:资金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机制不健全、管理落后等方面比较明显。青少年宫不足、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不足、校外辅导站不足、青少年教育基地不足等问题需要亟待解决,尤其在流动人口集中区和农村贫困偏远区。

(五)预防青少年越轨犯罪的文化机制难以形成

预防青少年越轨犯罪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其中建立文化长效预警机制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工作内容,是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目前,各级政府在大力推进预防青少年犯罪,并出台了一些相关法规。但是,预防我国青少年越轨犯罪的长效文化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善,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对于青少年教育难以形成合力,预防青少年越轨犯罪的文化机制难以形成,尤其在流动人群、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落后地区和留守青少年群体中。

四、参考建议

文化堕距给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针对文化堕距造成的青少年犯罪问题,我们提出了如下四个方面的参考建议:

(一)强化弘扬主流文化的责任意识

主流文化是社会的正能量,是社会成员的精神食粮,也是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营养。因此,我们建议,需要强化弘扬主流文化的领导责任意识,强化主流文化的供给意识,强化主流文化的引领意识,确保主流文化不缺位,确保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谨防主流文化堕距产生,使主流文化成为全社会的精神食粮,使全社会形成弘扬正气的良好氛围,使青少年生活在风清气爽的文化氛围之中。

(二)完善文化市场供给机制与制度

繁荣文化市场,增加文化供给是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青少年不越轨犯罪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建议,要不断地完善文化市场供给机制与制度,确保文化产品供给多而不乱、既多又好,确保主流文化居于文化供给的主导地位,实行文化市场准入制与审批报备制度,严厉处罚与制裁不法商人的不良行为,坚决抵制低俗庸俗的不良文化进入市场侵害青少年。

(三)建立预防青少年犯罪文化机制

主流文化堕距问题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预防青少年越轨犯罪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预防青少年越轨犯罪的文化机制。因此,我们建议,必须要建立适合青少年文化需求的长效预防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调动各方力量,健全组织机构,形成全方位、多视角的长效的预防工作机制,建立“四位一体”(家庭、学校、社区、社会)预防青少年越轨犯罪的长效文化机制,形成系统性、完备性预防青少年越轨犯罪文化机制,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碎片化现象发生。

(四)建立多元体系青少年活动中心

青少年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来关心。因此,我们建议,整合青少年教育资源,把关工委、团委、妇联、社区、学校、新闻媒体、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建立多元体系的青少年活动中心,使弘扬主流文化有阵地,使预防青少年越轨犯罪有载体,使多元教育主体有统一教育平台,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越轨健康成长犯罪
好习惯伴你健康成长
越轨创新的概念、测量及结果研究
让学生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越轨创新的前因、过程与结果研究
越轨创新行为研究综述与展望
Televisions
环境犯罪的崛起
重新检视犯罪中止
因为有你,我才健康成长
越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