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广州新活力

2019-01-19康达华

探求 2019年3期
关键词:湾区粤港澳大湾

□康达华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正式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统领粤港澳三地改革开放新征程的总纲。广州要增强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功能,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0月对广州提出的“实现老城市新活力”要求,做好“四个出新出彩”,努力当好“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两个重要窗口”的排头兵,为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注入广州新活力。

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国家战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言和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谋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一个接一个战略的布局推进,体现了共产党人真抓实干为人民的奋斗精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拼图,是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和“一国两制”的实践探索,是“中央要求”“湾区所向”“三地所长”的有机统一。

(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要对接中央要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以新思想引领新布局,以新布局探索新实践。在风起云涌的国际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国内外市场分别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目的在于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修昔底德陷阱”。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就是要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放眼国内区域经济空间布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形成了从北到南众雁齐飞、齐头并进的良好格局。其中,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引擎,而且肩负着“一国两制”制度探索的历史使命。满足港澳所需,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让港澳同胞共享祖国繁荣成果、共担民族复兴大任,打造“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政治要求。

(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要明确湾区所向,要顺应世界湾区经济发展大潮流

湾区经济是港口都市圈和湾区地理环境结合形成的经济形态,是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空间资源配置共同作用的结果。世界知名的一流湾区经历了从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从依靠港口贸易到科技创新引领,大多都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宜居性等特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就是要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顺应湾区经济发展大潮流。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的地方,“既是向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是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门户枢纽。粤港澳大湾区是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全国创新型要素集聚高地,是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粤港澳大湾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践行者,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地,是“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三)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要发挥三地所长,要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深度融合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由单一城市向城市群协同发展是湾区发展的方向。粤港澳大湾区要打造“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共建共享大市场、共担经济风险,就是要发挥粤港澳三地所长,共同”造船出海“参与国际竞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国家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香港、澳门的地位和作用只会加强,不会减弱。”港澳要发挥超级联系人和精准联系人的作用,提升珠三角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水平;港澳要发挥科技创新服务、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优势,和珠三角先进制造业实现融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抓实办好”。广东要发挥好制造业集群优势,协助香港再工业化和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化,打造粤港、粤澳合作产业园,满足港澳孵化企业落地需求,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广东要发挥好腹地辽阔的优势,对接好“一核一带一区”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积极探索“飞地经济模式”,承接核心区域产业转移,发展相关配套梯度产业。

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是引领广州高质量发展的纲目所在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实现老城市新活力都是新时期广州工作面临的两个大战略,二者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以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从全局高度提出的国家战略,是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重大机遇。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州工作的具体要求,是广州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必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强大动能。

(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广东开启改革开放新征程的总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由之路。早在1979 年,邓小平同志在南中国海边“画了一个圈”,以经济特区的形式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之路,抒写了世界史上人类发展的奇迹。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就是把握了中央的政策,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闯出了一片天下。如今,站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新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东作好“两个重要窗口”,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并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擘画蓝图。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就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给予广东的最好政策、最大红利,是广东二次创业的总纲。只有把握好这一红利,对接好国家战略部署,才能落实好中央对广东提出的殷切期望,才能为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作出历史贡献。

(二)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重要的区域核心引擎

从区域经济发展视角来看,一个区域通常是由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实现协同,才能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群。例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就有北京、天津、雄安新区三个中心,且在地理位置上分布在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将共同带动整个区域城市群发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同样需要有中心,实现“中心+腹地”的发展模式。《规划纲要》明确定位了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个中心城市,且提出广州—佛山、香港—深圳、澳门—珠海三大极点带动的空间布局,作为带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三驾马车。作为“广州—佛山”这一极点中的核心城市广州,是国内领先的国际化大都市,是千年不衰的商贸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核心引擎。广州是科技创新、金融、人力资源、文化等高端要素的集聚地,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稳步提升,将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强大动力。广州还是我国南方的门户枢纽,是华南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是泛珠三角地区的超级联系人,将在粤港澳大湾区轴带支撑中发挥引领作用。

(三)广州强化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需要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同世界一流湾区和国内其它区域经济体相比,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着“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种关税区、三种货币体系”等问题,给大湾区的协同发展带来挑战。回看历史,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市场和政府共同作用的结果;展望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依然要依靠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释放活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的广州,要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新起点,继续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为建设世界一流湾区注入新活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广州的重要政治任务,是广州把握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的内在要求。广州是老城市、大城市,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既有阶段性又有代表性。阶段性是从城市发展转型的规律来看,广州正处于再次凤凰涅槃的前夕;代表性是从整个国家范围空间维度和改革开放历程时间维度来看,广州代表了一批同类的老城市、大城市。广州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雄厚的综合实力,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城市治理等问题,在向城市高质量发展蜕变过程中将为其它老城市发展提供支撑。广州只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走一条焕发新活力的新路子,才能发挥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功能,展现广州的定位、担当和作用。

三、以真抓实干改革创新的精神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广州新活力

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是广州开展各项工作的两个关键词。对表对标老城市焕发新活力要求,广州要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以新一轮改革开放精神引领,使广州呈现出城市新面貌、经济新动能、文化新内涵、环境新格局、市场新活力、干部新风气的发展态势,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的新型全球城市,为全国其它老城市焕发新活力提供鲜活经验。

一是坚持新思想引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引领,武装头脑,全面指导各方面实践,坚定信念增强信心,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广州必须将自身摆在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整体框架下,对接中央各项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改革开放贡献自己的力量,承担好党和国家赋予广州的历史使命。

二是把握新历史机遇。广州要实现老城市新活力,要审视时代条件背景,顺应世界发展趋势,从国内外发展大局中把握历史机遇。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抢占国际产业分工制高点,打造国际科技创新枢纽。要顺应制造业由生产制造型转向生产服务型的趋势,顺应服务业向生产制造拓展的趋势,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要抢占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先机,利用好改革开放释放的制度红利,继续敢闯敢试先试先行,当好社会主义现代强国建设的先锋。要把握《规划纲要》出台的重大机遇,用好用足《规划纲要》给予广州的有利政策,增强广州的核心引擎功能。

三是夯实新动力基础。要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必须以高质量发展夯实广州的动力基础,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出新出彩。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制造业立市,加大工业投资力度,促进广州工业主导产业汽车、石化、电子信息向先进制造业转型。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质量,加快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促进科技和金融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高端专业服务业,提高专业服务业发展水平。打造现代服务业企业新集群,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商务服务、建筑总部等行业引进培育一批高成长性企业、500强企业。

四是健全新合作机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城市间协同发展,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要以加强与其它城市的协同发展,从健全合作机制上激发新活力。要加强与港澳的合作,加快穗港、穗澳产业合作园落地,利用港澳平台提升广州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要加强与深圳的合作,构建大湾区东西两岸双轮驱动格局,引领东西两岸实现协同。要加快推进广佛同城化,推进广佛两城之间的硬联通和软联通,发挥好广州—佛山极点带动作用。要加快广州与清远、云浮、韶关等泛珠三角城市合作,发挥好轴带支撑作用,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模式。

五是增创新发展优势。要增创广州作为世界上千年不衰的商贸中心的优势,提升商贸服务业的发展质量,提升广州的世界影响力。要增创广州作为大湾区文化中心的优势,发挥文化枢纽的资源配置作用,为广州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长久动力。要发挥好广州市场化法治化健全的优势,处理好长期与短期的关系,强化综合服务功能吸引高端人才要素集聚,在打造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中出新出彩。要发挥好广州的地均GDP 相比其它三个核心城市香港、澳门、深圳还存在的潜力,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为广州产业升级和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支撑。

猜你喜欢

湾区粤港澳大湾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湾区一起潮:时代中国深耕湾区22载 与湾区共成长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