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研究*
——以中国工运学者口述历史资源建设为例
2019-01-19刘钟美
刘钟美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图书馆 北京 100048)
1 引言
口述历史的概念,目前学界没有定论。国际学术界对口述历史概念通行的说法是由准备完善的访谈者,以笔录、录音或录影的方式,收集、整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观点[1]。1940年代以来,口述历史作为一种鲜活的历史学研究方法,得到史学界的重视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跨学科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人类学、考古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目前我国学界对口述历史的相关表述有“活人文献”“活资料”“口述史”“口述文献”“口述资料”等。口述历史是一种研究方法,也具有史料性质,是一种文献资源。本文所说的“口述历史”是从史料角度,把“口述历史”视为一种文献资源。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科学和工会领域底蕴深厚、学科齐全,素有工会领域“黄埔军校”之称,办学特色鲜明。紧紧围绕学校办学特色,结合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的“双一流”建设任务、中华全国总工会与教育部共同印发的《中华全国总工会教育部关于共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意见》和学校实际情况,学校“十三五规划”提出80周年校庆(2029年)之际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一流”大学的目标。建设特色一流,最重要的是把特色学科建设好,学校的特色学科是劳动科学和工会学,把“劳动+”“工会+”打造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建设特色一流学科,特色一流师资非常重要,同时特色一流的资源也必不可少。图书馆充分意识到特色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建设“特色一流图书馆”的目标,在已有特色馆藏资源的基础上,以中国工运文库(以下简称“文库”)项目的方式开展特色资源建设。文库于2017年10月开始筹建,2018年4月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立项,5月正式成立。文库作为专门收藏劳动科学及工会领域相关文献资料的特藏库,集劳动科学和工会领域研究的纸质资源、数字资源、多媒体音像资料、专业网站为一体,并以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作为技术支撑的阅读和研究场所,目前是国内该领域规模最大、收藏最全的文库。
2 中国工运学者口述历史资源建设的缘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作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强调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我国工人阶级从来都具有走在前列、勇挑重担的光荣传统,我国工人运动从来都同党的中心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始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根本力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不论时代怎样变迁,不论社会怎样变化,我们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都不能忘记、不能淡化,我国工人阶级地位和作用都不容动摇、不容忽视。与党和国家重视工人阶级异曲同工的是,还有一批人以研究者的身份关心着工人阶级,那就是工运学者。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作为工运领域研究的最老牌也是最高学府,历来重视对工人阶级的理论研究,从学校成立一直到现在,诸多教师扎根于工运研究,其中有些教师现已成为工运领域当之无愧最权威的专家学者,他们用自己的学术经历见证了我国工人阶级起承转合、波澜壮阔、与党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发展历程;他们用自己的学术成果为国家制定与工人阶级相关的重大方针政策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参考;他们用自己的学术之笔为工人阶级呐喊疾呼;他们用自己客观的学术思考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近年来,很多工运学者年事已高,尤其是有些学者的突然离世,让人倍感抢救工运学者“活人文献”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文献资源建设中,人也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中国工运学者的成长经历、学术历程、工作生涯、人生体悟等理应成为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5月在中国工运文库成立之际,作为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期以中国工运学者口述史项目的方式开展了口述历史资源建设。
3 中国工运学者口述历史资源建设的意义
3.1 积极地充实中国工运史史料
口述历史在复原历史方面有其他任何历史档案、文献资料无法替代的价值[2]。中国工运学者口述历史项目能够积累并开拓中国工运史研究资源,弥补现有工运史料的不足。熊月之先生在《口述史的价值》中写到:“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在1956年创建之初,就已注意到口述资料的重要性。为了推动中共党史和工人运动史的研究,历史所与上海市工人运动资料委员会长期合作,组织科研人员分赴上海各大工厂和商店调查、访问,举行座谈会,并作详细的记录,积累了丰富的口述资料。这些调查、访问、座谈记录,大多已经过系统的整理,并出版过大量的内部书籍,未出版的资料也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整理,总字数在1000万字以上。国内外许多研究上海工人运动、工人生活历史的学者都曾利用过这些资料。”[2]
3.2 充分地展现个人记忆的历史价值
中国工运学者口述历史是记忆的历史,这个历史和那个由事件组成的历史一样重要,因为其中包含了工运学者对历史的阐释和理解,让我们看到工运学者和历史的关系,还能让我们看到每一个工运学者个体生命和大历史之间的距离。每一个工运学者对历史的理解、不断变化的理解,其受到历史的影响、其和历史的关系,这些都是事实性的信息无法提供给我们的,也是工运学者口述历史的独特价值。
3.3 有效地促进阅读推广工作
图书馆以中国工运学者口述历史项目开展资源建设,是一次积极有益的尝试,是对特色资源建设的创新。口述历史资源所展现的信息,通常都是难以在官方文献中寻获的珍贵资料,有着独特的学术价值。藉由口述历史可以发现那些被以往记载忽略或歪曲了的史实,从而能给读者提供更多了解历史的视角,能给学者们提供更多的研究资料。它可以补史料,可以证史。通过对产生的相关文献资源的挖掘与收集,能够丰富自身的特色资源,完善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体系。此外,口述历史资源因其表现形式鲜活生动、叙事形象具体等特点,具有吸引读者的独特魅力,可以有效地促进阅读推广工作。
4 中国工运学者口述历史资源建设的过程
4.1 口述历史资源建设的前期准备
中国工运学者口述历史资源建设的主题和被访人范围明确,主题是贴合工运学者的生命历程讲述他们的成长经历、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学术生涯等,被访人范围就是校内健在的工运学者。首先,由馆长牵头成立口述历史资源建设项目组,由文库工作部及图书馆其他部门相关人员组成,负责项目日常的联络、协调等管理事宜。其次,确定被访人员名单。考虑到优先“抢救”原则,项目组决定分批对工运学者开展口述史录制工作,首批访谈对象定位在75岁以上的工运学者。通过离退休人员管理处与被访人员联系,征求被访人员本人及家人意见,综合分析整理所有意见后,确定拟采访人员名单。再次,在全校范围内从教师和研究生中公开招募访谈员。随即召集被访人和采访员召开座谈会,详细介绍口述历史资源建设项目及被访人和采访员的权利、义务、相关伦理协议、知识产权等相关问题。待各方无异议后,签订《中国工运文库口述史项目访谈员工作协议》《中国工运学者口述史项目转写员保密责任书》和《中国工运文库使用授权书》等相关协议。项目组根据被访人和采访员的专业特长、个人兴趣和意愿,确定被访人和采访员结对名单,与此同时把被访人简介提供给采访员。此外,聘请口述历史领域专家对访谈员进行培训。最后,由访谈员和被访者共同确定访谈大纲。
4.2 口述历史资源建设的创造工作
口述历史资源建设工作中最核心部分是采访员对被访者的访谈,通过访谈创造出口述历史资源,前期的准备和后期的整理都是围绕口述历史资源进行。高质量的口述历史资源有场景、有对话、有细节、有回忆的质地。口述历史资源的质量取决于访谈质量,首先访谈员前期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通过阅读被访者相关著述熟悉其学习学术经历,通过多次多方与被访者沟通交流深入了解被访者的同时与其建立信任关系,情况允许时通过与被访者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事等外围人员交流了解他人眼中的被访者。其次要注意采访的场域、时间、顺序、理念、方法、基本原则等。采访的场域方面,主要是指要有合宜的采访环境和采访距离,进入采访视野的最好是采访员和被访人一对一,图书馆把古典娴静优雅的古籍室作为访谈地点;采访的时间方面,对于首批被访年老工运学者,充分考虑其身体精神状况和作息习惯,时间点由被访者选定,单次录制时长不超过2小时,中间会根据具体情况有中场休息;采访的顺序方面,一般情况下按照访谈大纲顺序,必要的时候也会进行相应调整,比如有些突发情况导致不能完成整体访谈,会先行访谈重点;采访的理念方面,采访员要明确被访人的价值大于其口述内容的价值,敬重被访人,注意区分口述内容中的历史事实、个人感受和辨析评价;采访的方法方面,一方面要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通过聊天、讲故事、结合图片来谈、结合公共事件来谈、构建当时场景等,使用“请举例”“请对比”“请评价”等引言式词语打开被访人话匣,另一方面要注意控制节奏,要为被访人留有情感释放空间,给与适当的留白,对被访人的口述信息(比如姓名、地名、时间的订正等)有疑问先记录,待访谈结束后统一解决;访谈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真实性(强调口述内容必须源自被访者亲历、亲见、亲闻)、完整性(口述内容包括背景过程、反思)、机动性和道德性。不管是哪个时代背景,出于各种主客观因素,都有被访者不能说出来的信息。针对这点,为排除被访人的担心和顾虑,借鉴季羡林对口述历史的原则“做口述历史,我的原则是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3]。最后,访谈员在实际的访谈过程中,交出自己的权威,让被访者主导访谈。因为口述历史访谈要收集的是受访者的故事,最了解这个故事的人是受访者本人,要想得到一个丰富的叙事,就应当让受访者尽情讲述自己的生命经历,这样才能得到一个机会观察对受访者来说重要的人和事,摸索到受访者的生命序列,这样得到的叙事才是饱满的。人只有对印象深刻的经历、重要的人和事的讲述才是充满细节的,才是带有场景和对话性的。
4.3 口述历史资源建设的整理工作
口述历史资源建设作为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收集访谈之后的整理与开发是读者有效使用这部分资源的保障。对于中国工运学者口述历史资源的整理,文字资源和音视频资源同步进行。
4.3.1 文字资源整理
中国工运学者口述史项目的文字资源的整理工作包括逐字稿和整理稿。逐字稿,是访谈音视频对应的文字版。逐字稿首先通过相关软件把访谈音视频资源转换成文字,然后由访谈员对照音视频对文字进行检查校对,最后与被访者核实无误后将访谈逐字稿交由口述史项目组,作为原始资料对其进行保存。整理稿是在逐字稿的基础上,由访谈员对其进行文字上的梳理,目的是增强其可读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利用率。鉴于此,对访谈文本整理的访谈员提出如下要求:①尊重客观事实,尊重被访人的意愿;②保留细节,呵护生动语料;③能够再现被访人的个性、人格特点;④淡化整理者痕迹;⑤尽力为读者和研究者提供最大方便。访谈文本整理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问题有:①基础信息核实问题(时间、地点、人物等);②图文资料的使用(照片、手迹等);③注释问题(重要名词、争议问题等可通过注释的方式来解决);④附录问题(年表、大事记、重要补充资料如书信、自传等);⑤署名问题。整理稿的工作表面看来是访谈员在做,实际上也凝聚了被访人的心血。在整个整理的过程中,采访员和被访人一直不间断保持联系。被访的老工运学者普遍都非常认真严谨,对于访谈文字稿一遍遍不厌其烦翻阅并对其进行检查校对。就中国工运学者口述史项目中已完成的整理稿而言,一般一篇访谈逐字稿到整理稿最终定稿版需要2~5次校对,有甚者一篇逐字稿到最后整理定稿经过7次校对。口述历史项目组对整理稿的每一次校对版都进行了完整保存,记录下口述史最终定稿的产生过程。从逐字稿到整理稿定版稿,包括其中的各个整理稿校对版,对于后辈工运学者和相关使用者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中国工运学者口述历史资源建设目前已有21位专家参与,共计23次口述访谈录制,最终整理稿定版稿字数约37万,以中国工运学者口述历史访谈录系列丛书形式将于近期出版第一辑。
4.3.2 音视频资源的整理
音视频资源整理,也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口述史访谈音视频的完整版,没有任何的删节,由口述史项目组作为原始资料进行保存,已产生未删节版口述历史音视频资源时长约35个小时;另一部分是在完整版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增删等剪辑整理,目的是给利用该音视频资源者以视听享受,吸引更多的人使用。已剪辑成片的音视频资源时长约16小时。
4.4 口述历史资源的开发利用
目前中国工运学者口述历史资源处于整理阶段,但其开发利用也必不可少。鉴于口述历史在国际学术界都受到广泛重视,有必要站在国际视野,从专业的角度考虑其开发利用。口述历史项目通过相关调研,了解到《口述历史编目手册》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口述历史编目工具,欲对其进行借鉴。此外,口述历史在现代先进技术手段的助推下,突破时空限制,使得被使用者充分利用具备了可行性。图书馆采用相关现代技术手段将口述历史的文字资源和音视频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个资源丰富、有特色的口述历史数据库,提供给研究者使用。为了保证研究者对口述历史资源的利用能尽可能尊重资源生成者(被访人)的意愿,图书馆需要对相关资源的访问使用给出一定的限制。一种是国内同行汕头大学图书馆的做法,将口述历史的摘要和截取的录音片段放在图书馆特藏平台上,而使用者要获得完整的资料必须到馆查阅。另一种是国际很多同行图书馆目前在使用的方法。将口述历史记录加入到MARC书目数据中,通过读者借阅和馆际互借来拓宽对口述历史资源的利用[4]。口述历史资源的文字成果暂未向读者公开,待出版后广大读者可尽情享用;音视频资源成片之冯同庆教授访谈录已通过图书馆大屏幕试播一个月的方式与读者见面,目前读者可以到馆里通过大屏幕聆听工运大家的口述,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学术科研的宝贵经验。自试播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图书馆接待了3 000余人次,让读者对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耳目一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读者对图书馆的使用率和满意度。音视频资源的其他成片也将陆续上线,届时读者可到馆使用。
5 结语
中国工运学者口述历史资源建设从建立之初至今,在口述史项目组全体成员的辛勤努力下,在各方领导同仁的支持关注下,无论是文字还是音视频资源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的建设成果,得到了校内外很多相关专家学者的认可,让我们备受激励。取得建设成果的同时,回顾总结以往的口述历史资源建设实践,也有些经验教训需要正视,比如文字稿整理阶段,由于没有统一的整理稿范式来规范约束整理者,口述史项目组缺乏对整理者的有效监督;再加上整理者文字水平各异,导致整理稿差异较大,极大地增加了口述史项目组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今后的口述历史资源建设应该注重文稿整理相关的规范标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