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历史维度看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民族复兴

2019-01-19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初心中国共产党

王 冲

一、历史思维对中国共产党战略思维的重要性

(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历史思维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性。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用历史眼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①《习近平总书记“1·5”重要讲话系列网评:回看走过的路,远眺前行的路》,http://www.xinhuanet.com//2018-01/11/c_1122245219.htm。这次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要时间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主题教育的特别意义在于,“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不忘历史、不忘初心”。②2019年5月31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讲话。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还曾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③《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文)》,http://www.qstheory.cn/llqikan/2017-12/03/c_1122049424.htm。把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源泉和使命推进,起点在“近代以来”,这是大的历史观和历史思维,唯此,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之深刻、之伟大、之恢宏,才能彰显出来。

(二)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2018年7月底,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通知指出,要“了解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我们党98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在深入学习和不断领悟中,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弄清楚艰苦卓绝是什么、是怎么来的,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做到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把革命先辈和当代优秀共产党人对初心使命的坚守和坚持,化作全体共产党人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三)历史思维提升战略思维

古诗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历史思维是造就宏大政治眼界和提升政治领导本领的基础思维,只有用历史眼光观察、比对、分析问题,才能登高望远,眼界开阔,增强我们治国理政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增强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本领。大眼界彰显大胸襟、大气魄、大追求。用历史眼光观察、比对、分析问题,才能坚定“四个自信”,站位政治立场、把握政治方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使命完成,实现民族复兴。

二、两个“中国梦”和中华民族复兴历程

(一)第一个中国梦:民族危亡的开始、先期尝试的失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①《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文)》,http://www.qstheory.cn/llqikan/2017-12/03/c_1122049424.htm。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国门被西方列强踹开,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前,中国凭一己之力,在对外战争中无一取胜并获得尊重。晚清体制内发生四次大的战争,即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均战败且割地赔款。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中国进入了长达38年的资本主义时期,更是败迹累累:1919年的巴黎和会、1928年的“五三惨案”、1931年的“918事变”,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淞沪会战、南京沦陷。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即将投降之前,虽然中国对日本战败有重大的贡献,但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中国没有参加,会议对世界秩序的安排也无需征得中国的同意,会议内容第三项竟然规定“维持外蒙古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②《雅尔塔会议》,tps://baike.baidu.com/item/%E9%9B%85%E5%B0%94%E5%A1%94%E4%BC%9A%E8%AE%AE/1494002?fromt itle=%E9%9B%85%E5%B0%94%E5%A1%94&fromid=5537616&fr=aladdin#5。即默许外蒙古独立、日本占领的伪满洲国即东北三省一切权利归苏联。回顾这段历史,“亡国灭种”始终贯穿。何谓亡国?1940年来,中国民族作为一个国家,三次国都被列强颠覆:在晚清体制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在民国体制内的南京沦陷。何谓灭种?西方列强的历次侵华战争,都烧杀掠枪,造成大规模的人口消亡,不断强化着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命运,导致作为软实力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整体下坠。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被西方蔑称为“劣等民族”“东亚病夫”,中华民族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长期生活在精神屈辱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③《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文)》,http://www.qstheory.cn/llqikan/2017-12/03/c_1122049424.htm。中华民族不缺少优秀分子。民族危亡一开始,解救民族于危亡的探索路径也即开始,主体涉及各个阶级、阶层、政党,体制内体制外。但在中国共产党人之前的各个探索无一成功。20世纪初提出引进“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之前从1861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就已经发起并推进的器不如人、制不如人、文不如人等等,揭示了从1840年以来探索的前行路径。在“器不如人”上,1861年发起的洋务自强,行进到1894年的甲午海战,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北洋水师败于世界排名第十一的日本海军,说明了科技和制造并不是落后挨打的最根本的问题。在“制不如人”上,光绪皇帝基于中日两国的制度对比于1898年发起的戊戌维新,目的在于摒弃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和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制度即资本主义制度看齐。孙中山先生的辛亥革命取得成功,表明了中华民族自1911年进入并实践资本主义。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长达38年的资本主义制度时期仍是落后挨打,说明了资本主义不能救中国。在“文不如人”上,1915年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在彻底摒弃中华文化的基础上,纳入中国人视野和选择的包括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甚至法西斯主义。当时何等激进。从当时全盘否定中国文化,到今天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妨碍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也说明除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文化之外的其他文化思潮,都改变不了当时中华民族下落的历史颓势。

我们今天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20世纪30年代也有一场关于“中国梦”的讨论。当时北京、上海的新闻界、出版界、知识界的学者们联合发起调查讨论。清华大学教授林语堂说:“只希望国中有小小片子不打仗,无苛税、换门牌不要钱,人民不必跑入租界而可以安居乐业的干净处。”①《八九十年前的“中国梦”》,http://www.guicangholding.com/newsx.php?id=244&lm=13。燕京大学教授顾颉刚讲:“没有人吸鸦片、吞红丸,这是最重要的事,这种嗜好延长下去,非灭种不可,任凭用极好的政治制度也是无益的。”上海大学者施蛰存说:“中国人走到外国去,不被轻视;外国人走到中国来,让我们敢骂一声‘洋鬼子’,你知道先生,现在是不敢骂的。”北京大学教授罗文干讲:“政府能统一全国,免人说我无组织。内争的勇毅转用来对外。武官不怕死,文官不贪钱。妇女理家,崇尚勤俭,不学摩登。青年勤俭刻苦,不穿洋服,振兴国货。”他们的梦想就四个字:“民族救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到了危亡的边缘,怎么把他救出来?

(二)“蒋廷黻之问”引发的沉重思考

什么导致了民族危亡、亡国灭种?1938年,在抗日战争进行最激烈的时期,在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险的时候,蒋廷黻所著《中国近代史》出版。他在书中提出了一个设问:“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的家族观念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现代的民族国家吗?”②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第3页。这就是著名的“蒋廷黻之问”。蒋廷黻落脚于“近现代的民族国家”,揭示了造成中华民族面临的问题的实质。所谓“近现代的民族国家”,从国家力量的构成上来看,除了硬实力以外,还有一个文化软实力,处在核心的是民族凝聚力。

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落后挨打、积贫积弱,究其原因,制度是根本。在蒋廷黻看来,无论是大清帝国,北洋政府,还是中华民国,都不是一个近现代的民主国家。不是一个近现代的民族国家,就形成不了作一个近现代民主国家力量构成中的社会组织力和民族凝聚力。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审视近代以来的中国国情时曾感叹,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纵观中华民族与西方列强的历次战争,对方都是以少数的兵力把中国打败。历次战争的爆发和进行,在以往统治者治理之下的民众或是袖手旁观,或是逃难,军队甚至成建制哗变变成汉奸部队。民众没有被组织起来,也无法组织起来,空有数量,形成不了国家力量。

为什么不能组织起来而形成一个近现代的民族国家?源于鸦片战争以来历代统治者的三个局限性,即历史局限性、阶级局限性和理论局限性,造成中华民族民族凝聚力的不断下降和缺失。在解决民族危亡问题上,不能说他们没有丝毫的责任担当。但是近代以来历届政府与民众的离心离德,缺少支持,导致他们一败再败。从历史局限性和理论局限性上说,他们或是不明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开放性和掠夺性,“不顾时势”,闭关锁国,妄图“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16页。或是不明白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形态更替理论,不明白后来的制度在制度效力上必然会强于之前的制度,不明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即使中国采取资本主义制度向西方的先进制度拉齐,因近代以来的落后,也无法赶上时代的潮流。从阶级局限性上说,从1840年到1949年之前,一直延续的是少数剥削阶级对绝大多数民众的剥削,利益的分离,是思想上离心离德的物质基础。而且,统治阶级因阶级局限性导致理论局限性,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即基本上都是力图依托少数精英完成对社会的改造,却未把唤醒民众、动员民众、组织民众作为变革和革命的重点,也无法有效地动员和组织民众,导致革命一败再败。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中国共产党在北洋时期成立,她是正值国家最黑暗、人民最无望的时候走上中国政治舞台的,她从弱小中走来,一开始并非政治权力的核心。但是这个政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②《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文)》,http://www.qstheory.cn/llqikan/2017-12/03/c_1122049424.htm。展现出这一使命政党的先进性并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功,成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一支前所未有的政治力量。

这个政党有一个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唯物史观理论。《共产党宣言》奠定了共产党人的初心起源。《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3页。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强调,“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坚持“来自人民、根植人民”,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获得强大支持、凝聚强大力量的根本所在。唯物史观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立场和宗旨,也实现了对民众前所未有的组织和凝聚,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基,奠就了中华民族的国家优势——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这个政党从“制不如人”的破解中,追求一个更先进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来解决挽救民族危亡的制度效力和制度优势问题,形成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强大理想信念,开始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历经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22年的流血斗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个民族国家,表明“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的局面已经结束。1950年以来,中国连续被联合国评为全世界组织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这个强大的制度优势,也是我们赢得对外战争的制度基础。1950-1953年抗美援朝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节点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第一次走出国门,把一场对外战争推延到中国的国境线以外并取得重大胜利。它深刻地表明:从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在军事上彻底地扭转了败势,实现了国家制度和民族精神的两个“站起来”。美国解构主义的鼻祖温特讲:“一个国家在生存、独立和经济财富三种利益之上,还必须加上第四种国家利益,那就是集体自尊。”④金一南:《关键时刻,以党性彰显的军人血性》,http://military.cnr.cn/kx/20150517/t20150517_518573850_1.html。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力量:她不断给中华民族带来胜利、赢得胜利;她在不断的胜利中,给中华民族赢得尊严,增加自信。

这个政党从“制不如人”的破解中,赢得并不断完善和发展着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更先进的社会制度不断焕发出强大的制度优势,不但是我们大国自立并取得建设胜利的制度基础,更是推动中国共产党人完成民族复兴使命的制度载体。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强大理想信念下,新中国成立后前28年的建设,为1978年开启的改革开放奠定和提供了物质前提、理论准备、探索经验。中国共产党把握时代潮流,于1978年进行的改革开放,成就巨大,表明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第一次在经济上彻底扭转了劣势,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富起来”,也锻就了大国崛起的各项基础和必要条件。

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开始,以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前景已然可期。当今的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向前,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第二次中国梦——民族复兴梦,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时代。未来的中国,要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的民族复兴。

三、立场宗旨、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行和巨大历史作为的生命力源泉

回顾1840年以来170多年的历史,只有中国共产党才实现了民族救亡的解决和民族复兴的推进。在所有构成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亮点中,立场宗旨、理想信念是根本性的亮点,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行和巨大历史作为的生命之源和力量之源。

(一)立场宗旨是生命之源

如孙中山、罗文干、蒋廷黻所述,近代以来中国的无组织状态,是中国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也是统治者竭力想解决的问题。卢沟桥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于1937年7月17日在《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中呼吁:“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①《庐山抗战之声》,https://new.qq.com/omn/20180814/20180814G1XEV2.html。可是,历史的现实是在整个抗战期间的敌占区和国民党控制区,老百姓并没有因这句呼吁而组织起来,展现出国民力量。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协助日本军作战的伪军人数高达210万,中国是二战期间唯一一个伪军人数超过侵略军人数的国家。怎么组织群众?靠什么组织?绝不是振臂一呼,几句口号,老百姓就乖乖跟着你走,听你组织。实现组织,靠的是立场宗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实现对民众的组织,最根本的就是这个政党的立场和宗旨。抗日战争时期,群众构成铜墙铁壁,支撑起八路军、新四军的敌后武装斗争;淮海战役取得胜利以后,陈毅元帅总结道,淮海战役是人民用手推车推出来的。同样的群众,为何不一样的表现?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坚持来自人民、根植人民,始终做到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苦在一起、乐在一起,一切为了人民、为中国人民谋解放、谋幸福,从而获得群众的认同和支持,进而成为政治核心,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今天,这个民族凝聚力成为我们国家的显著优势。

(二)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

著名军事战略问题专家金一南教授讲,中国共产党是最大的成功学。成功在于奋斗。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早期领导人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英雄人物,或是出生于当时社会上比较优渥的家庭,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或是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当时社会中已经成为上层。他们放弃优越的生活,投入革命,奋斗一生,背后最根本的动力和支撑是共产主义这个理想信念。在革命的历程中,他们当中的优秀分子所展现的信仰、担当、道德、精神、气节、价值、人格境界,信仰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改变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推动着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前行。他们为党的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乃至自己的生命。革命战争时期,多少共产党人,他们穿着褴褛的军装,带着满身战火硝烟,矢志不渝,背负着党的使命,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慢慢地消失在历史的幕后。他们,只播种;我们后来的共产党人,在收获。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共产主义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需要十几代几十代乃至上百代共产党人的努力。当代共产党人毫无疑问也是播种者,历史的接力棒终究会交到后来的共产党人手中。因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谋幸福的事业薪火相传,不断走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讲,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世界上的理想有两种:一种,是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另一种,是理想通过我得到了实现,纵然是付出巨大的牺牲,乃至我的生命。当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要参透理想的两个层次,作为社会当中的优秀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作为为人民执政的执政党的一员,我们首要的是坚守并追求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信念,把个人的人生发展和人生理想,融入共产主义的信念之中。

四、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在新时代守牢初心,推进使命完成

新时代我国的整体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作了清晰的勾勒:“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①《“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向何处去?》,http://m.youth.cn/qwtx/xxl/201905/t20190524_11963555.htm。一方面我们前所未有地具有了推进民族复兴的物质基础和工具手段;另一方面,在进一步扩大开放中,美国作为一个一个强有力的对手闪现出来,中美之间是一个长期的战略博弈。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实现过程中,在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各项建设中,关键在党。

(一)坚守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在革命时期,人民群众是我们的生命力之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人民更是我们的坚实依靠和力量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讲,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必须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我们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弄明白,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我们要坚守初心,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广大党员干部坚守人民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我们要坚守初心,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目前,一些党员干部为民服务不实在、不上心、不尽力,脱离群众,甚至与民争利。广大党员干部要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要坚定不移地正风肃纪反腐,铲除各种树倒根存的消极腐败现象。广大党员干部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正确处理公私、义利、是非、情法、亲清、俭奢、苦乐、得失的关系,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坚决预防和反对腐败,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

(二)强化使命担当,加强本领建设,推进民族复兴

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国内的改革进入攻坚期,外部环境复杂,风险挑战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①《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0231404133843185&wfr=spider&for=pc。越是接近目标,越需要全党同志增强信心、勠力同心,保持忧患意识、增强斗争精神,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以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集中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重要、最现实的使命担当。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宏伟目标,完成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需要全党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目前,一些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神不振、担当劲头不够,明哲保身、得过且过、敷衍塞责、懒政怠政等消极行为还或多或少地存在。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和根本宗旨,发扬革命战争年代那种敢于战斗、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勇于战胜各种艰难险阻、风险挑战,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团结带领人民把党的十九大绘就的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美好现实。

以能力本领践行使命担当。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既要想干事儿,又要干成事儿。全党同志一定要有大视野、大格局,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历史思维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登高望远,掌握战略思维,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和执政本领,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能力,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初心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永远的初心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论“不忘初心”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