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均衡发展理念的图书馆区域资源共享

2019-01-19黄小兰

图书馆学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图书馆区域

黄小兰

(博罗县图书馆,广东 惠州 516100)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人民群众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图书馆已无法以个体化运行的方式来单独承载区域内人民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以均衡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大力推动区域图书馆资源共享共建已成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1]。现阶段,国内文化事业发展较为先进的地区已在区域图书馆资源共享共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益和社会影响,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均衡发展理念下影响图书馆区域资源共享的意义、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建设内容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进而推动区域图书馆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1 均衡发展理念下实现图书馆区域资源共享的意义

1.1 有利于促进区域文化服务所需资源的有效供给

公共图书馆作为服务于区域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部门,在统一的组织形式下构建资源共享机制和体系可以有效地延伸各类信息资源的供给途径,从而使区域内的服务对象更便捷地就近获取所需的资源,解决文化资源供给“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在均衡发展理念下构建图书馆区域资源共享体系,可以在客观上推动区域内各类图书馆实现资源的整合与高效调配使用,这样一来类似于城市书房、农家书屋、爱心图书室等便民图书馆不能有效满足区域群众需求的问题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以解决,不同层级的图书馆在资源供给方面的均衡性也得到了有效的协调[2]。

1.2 有利于推动区域图书馆总体服务能力的提升

目前,尽管我国大部分地区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图书馆之间都一定程度上进行了信息资源、设施设备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的交流合作,但由于管理体制以及合作方式等因素的限制,资源共享共用的均衡性并不理想,从而导致区域图书馆总体服务能力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从本质上来说,促进均衡发展理念下图书馆区域资源共享,并非是为了单纯推动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资源科学合理的分配适应,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区域图书馆总体服务能力从各个维度进行提升[3]。从实践情况来看,苏州的总分馆建设体系、京津冀地区的区域资源共享共建联盟以及广东省的数字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等模式,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区域图书馆各项服务支持因素的进步与发展,构建了高水平、集约化、全面化的服务体系,并推动了信息资源服务内容和服务项目的创新。

1.3 有助于提高区域图书馆服务的总体效益

任何体系内资源共享合作体系的正常化运行都必须建立在运行成本与总体效益相互平衡的基础之上,否则共享成员之间就会产生信任危机。尽管开展区域资源共享的大部分为非盈利性质的公共图书馆,但合作体系的成本却不容忽视。为了提高区域图书馆服务的总体效益,各共享合作成员单位之间运行成本需合理均摊,并致力于总体运行成本的降低。一方面,在均衡发展理念下,各共享合作成员单位在体系中的权力与义务更为公平合理,各方都可以立足于自身的优势,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资源供给和服务的合力与创新力,进而促进体系整体服务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基础性物力资源的共享共用,可以有效地节约各共享合作成员单位物力资源的采购成本,而馆员之间的交流座谈、项目合作、内部培训等形式,又可以有效降低各共享合作成员单位开展服务所需的人力资源成本[4]。

2 影响图书馆区域资源共享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

2.1 资源供给与需求匹配情况

资源供给与需求匹配情况是均衡发展理念下推动图书馆区域资源共享目标实现的内在动力。基于供给侧和与需求侧的综合分析,读者需求具有累积质变的效应,这就需要图书馆对现有管理机制进行优化和创新,以满足更加多元的读者需求。针对读者需求侧分析表明,在信息技术不断迭代和创新的背景下,信息的产生与传播周期进一步缩短,传播介质更加丰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读者需求,并以此拓展了个体的认知边界,传统图书馆的运转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读者需求变化。均衡发展理念下图书馆区域资源共享体系搭建,可以促使图书馆为更多读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并且借助资源共享弥补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劣势,使资源能够实现有效分配,助推科学化图书馆发展模式的构建,并提升图书馆的经营质量,更好地服务于跨区域的读者群体[5]。

2.2 区域自身发展状况

对于均衡发展理念下图书馆区域资源共享体系,需秉持科学的发展理念,对所属区域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同时还需要对影响图书事业发展的各类因子进行预估和判断,才能使图书馆规划和发展决策更加符合本区域现状。由此可见,对图书馆建设和发展造成影响的潜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本区域内的图书馆类型、组织管理序列以及内部构造等,以上因素能够影响本区域内协同机制是否能够迅速落实。第二,本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当前图书馆多数属于公益机构,需要财政予以支持,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和质量决定了财政对图书馆发展的支持力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书馆的发展质量。第三,本区域社会的综合文化素养,作为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机构,其发展受到本区域内大众综合文化素养的影响,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区域内人民群众的支持。第四,本区域内的法治环境,为保证图书馆协同发展,需在法治背景下统一推进,这样才能为跨区域协同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2.3 合作成员馆技术实力建设情况

在技术发展与日俱新的现代化社会,不同行业之间共享共建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技术因素的支持,尤其是以资源整合为目的的共享体系的构建,更需要从多个角度实现技术支撑平台的高度对接与吻合[6]。纵观各级各类图书馆技术支撑平台发展的全过程,其中起到关键性支撑作用的技术因素主要包括云技术、大数据技术、新媒体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其中云技术、大数据技术可以在资源高度共享的前提下,实现区域图书馆联合服务内容的创新与增值,如知识结构的关联性分析、区域用户需求的精准分析等;新媒体技术则有助于共性框架下区域图书馆服务项目的推广与传播,如广州市、区两级图书馆借助微信、微博以及QQ等新媒体公众平台,实现了亲子阅读推广项目的联合运行;而以RFID 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技术,则可以实现既定图书资源共享体系下图书资源在不同图书馆之间的通借通还。

3 均衡发展理念下图书馆区域资源共享的主要内容

3.1 特色化数字文献资源共享

当前,大部分县区级以上地区的公共图书馆都建立了数字化图书馆,馆藏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字文献资源也十分丰富,但这些特色化馆藏资源内容却仅对本馆的用户群体开放。区域图书馆应当进一步加强特色化馆藏资源的全方位整合力度,保障面对区域用户文献需求的有效供给,并致力于帮助用户获得更加及时、全面的文献供给延展性服务。此外,区域图书馆之间也应本着合作共赢的目标,在实现利益合理化、均衡化分配的前提下,积极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文献资源在线共享服务体系,如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中心组建CALIS 以及在北京市高校图工委领导下的BALIS 等,目的在于进一步帮助用户在统一的在线平台下实现一站式跨库检索[7]。文献资源在线共享服务体系的建立,不仅能够大幅降低区域内各图书馆资源建设的资金投入,而且能够有效地破除区域文献资源同质化这一突出性问题。

3.2 设施设备共享

图书馆的设施设备是指那些在进行行政管理、服务活动开展、图书馆藏、展览、主题空间打造所必需的设备。常规化的基础设施设备资源是维持图书馆工作运行的必要因素。然而一些以技术服务为主的设施设备却不是各级各类图书馆所能够拥有的,这一类设施设备在各级各类图书馆的拥有情况通常与该馆的服务内容与资金供给情况有关。一些服务内容新颖、用户需求旺盛的服务项目无法正常在基层图书馆开展。从实践情况来看,以区域内中心图书馆为主导的一些服务项目完全可以通过设施设备共享的途径,促进服务项目在基层的延展。例如,广州市图书馆在开展亲子阅读推广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投影仪、点读机、笔记本电脑等设施设备的共享,有效地促进了阅读推广活动在乡镇农家书屋的开展,并节约了这些农家书屋设施设备的建设和维护费用。

3.3 人力资源共享

均衡发展理念下实现图书馆区域资源共享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有效地为区域内用户提供参考咨询、技术评价、技术查新、智库组建等一系列知识服务。而在实现知识服务的过程中,必须有一支具备较高图书情报知识素养的馆员服务团队来组织该项工作的实施[8]。公共图书馆一直以来都是全社会知识服务的重要部门之一,在长期进行知识服务的过程中也锻造了一支合格的馆员团队。同时,随着人力资源共享合作在区域图书馆实践中的逐步深入,一些新型人力资源合作模式也不断涌现,如学术交流、联合培训、共享专家库等,从而有效地强化了区域图书馆以人力资源为依托的知识服务的供给能力,并促进了不同图书馆馆员之间的良性互动。

3.4 建设资金共享

随着我国公共事业财政供给体系的改革,以实现均衡发展为目标的图书馆建设资金共享也逐步为各地区所探索。图书馆建设资金在统一的框架下进行共享,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图书馆资源建设同质化、重复化的现象,从而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拓展业务创新的资金渠道来源。目前,我国区域图书馆开展建设资金共享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在总分馆体制下由总馆按照发展规划对建设资金进行统一的调配使用,如苏州市图书馆总分馆体制;二是由区域内的主要公共图书馆、企业以及民间图书情报服务机构共同发起成立建设基金,以合作项目为导向,共同开展创新型图书馆服务业务的建设。

4 均衡发展理念下图书馆区域资源共享的保障机制

4.1 政策法规保障机制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指导体系是均衡发展理念下实现图书馆区域资源共享工作可持续化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从当前我国已开展图书馆区域资源共享的实践情况来看,应当建立起完善的图书馆区域资源共享法律法规体系,平衡各共享合作成员单位的权利与义务,有效解决资源共享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法律纠纷。一方面,各地立法组织要加快研究新出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界定资源共享组织形式的法律属性,并结合区域实际形成图书馆资源共享法律保障体系;另一方面,要统筹考虑图书馆区域资源共享体系运行所涉及的公共服务力量,如财政支持、场地建设、人员编制等因素,有的放矢地制定图书馆区域资源共享体系发展的政策指导文件,赋予共享体系的组织方更大的管理权限,最终形成灵活多变、适应性强的政策法规保障机制[9]。

4.2 标准规范机制

现阶段,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普遍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以及偏远地区,基层图书馆往往场地狭小、设备落后,并且专业图书管理员严重不足。因此,为提高图书馆综合服务水平,需在资源和政策上予以倾斜,为基层图书馆的发展创造条件。一方面,在制定标准时,需考虑多方因素并结合当地状况以及地域特色,适度拓展标准规范的适用范围,同时参照其他区域的实施状况,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以保证标准的可执行性。另一方面,标准体系设计的关键指标需要细化,最好能够量化,这样才能使标准规划充分落地,保证实际实施效果,如果在实践过程中相关推荐性标准被证明合理有效,则需要将其转变为强制性标准,促使各方共同执行。此外,还可以参考英美等国标准规范制定的方法,将标准的主要内容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保障性标准与发展性标准两大类。其中,保障性标准是所有图书馆开展共享资源建设的最低标准,发展性标准适用于具有区域共享合作引导能力的公共图书馆[10]。

4.3 协调发展机制

我国经济发展并不均衡,因此各地图书馆呈现出差异化的发展状态,其中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图书馆的整体发展水平具有明显差异,因此需构建协调发展机制,推动各地图书馆协同发展。为实现各地图书馆均衡发展,区域内需要设置相应的协调机构,其主要职能在于实现不同区域的互动与协调,并持续关注图书馆的发展动态,以防止不同地区图书馆发展水平进一步扩大。由此可见,该机构在重大决策上须具有话语权,必须能够及时对协调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干预和处理,保证各馆能够按照既定计划稳步实施。同时,该机构还需要全面评估图书馆建设所需的资金规模、管理运营以及绩效机制等。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仍未建立具有权威性协调发展作用的图书情报行业组织,与之作用相近的是图书馆学会。所以,全国各地的图书馆学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将关注视角转移至欠发达地区公益性图书馆的建设和运营,通过一对一帮扶等形式,向相关地区派遣专业团队,培训当地的图书管理员,推动不同地区图书馆的均衡发展。

4.4 合作发展机制

区域内公共图书馆在推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要想实现均衡发展,就必须构建合作发展机制,从而推动不同层面、不同类型图书馆的团结协作,使各成员单位都能够享受到共享合作的成果。均衡发展理念下图书馆区域资源共享合作发展机制的形成可以从以下3 方面入手[11]:首先,欠发达地区的图书馆应转变发展思维,构建共享合作机制,并将其作为未来一段时间本馆发展的重要指引,积极与本区域内的其他图书馆开展交流和合作,在为共同目标的前提下,打造区域内的合作联盟。其次,深化合作,明确合作机制。跨区域的合作共同体应建立统一规范的联盟章程,并规定联盟内部各个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从制度上夯实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根基,为保障各方利益给予制度支撑,需要注意的是,共享合作机制需体现各参与方的根本利益,这样才能调动各方积极性和自主性。最后,加强宣传工作,促使社会力量融入图书馆建设工作,例如企业为支持图书馆发展,对图书馆提供资金援助,相关部门应给予这类型企业税收优惠,激发社会力量的参与感,有助于实现图书馆建设运营的可持续化。

5 结语

尽管当前我国部分发达地区的图书馆基于均衡理念的指导,在打造区域资源共享合作体系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从可推广性的角度来看,其发展模式尚不成熟,与发达国家的区域资源共享合作体系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有必要强化基于均衡发展理念的图书馆区域资源共享的理论性研究,并适时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中可操作的方案。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图书馆区域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分割区域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模式研究
针对大数据背景下工程造价信息的资源共享
图书馆
区域发展篇
去图书馆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