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电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19-01-19
电子产业是宿迁市承接南北转移的重要产业,近年来宿迁电子产业总体发展较快,已成为该市主导产业之一。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电子产业也面临体量小、层次低、产业链不连贯、成本上升等问题,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对产业造成不少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宿迁电子产业现状和问题的剖析,提出增加政策支持、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产业集聚等建议,为发展电子产业提供参考。
电子产业是宿迁市承接南北转移的重要产业,经过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全市制造业体系中的重要部分。2018 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苏南、浙沪等地电子产业出现转移潮,多家电子企业向东南亚转移订单或产能。为及时掌握全市电子产业发展动态,宿迁市统计局近期对全市电子产业开展调研,同时走访座谈了8 家代表企业,详细了解当前全市电子产业发展情况,就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产能订单转移情况、企业运营总体情况、地区产业扶持情况、企业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与相关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从调研情况看,全市电子产业发展总体平稳,但产业成长性不强,缺乏核心技术支撑,需要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电子产业总体情况
2018 年,宿迁市电子产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营业收入2000 万元以上)46 家,共实现工业产值269.31 亿元,比上年增长9.1%,总量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的11.2%,对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为9.6%。从企业规模看,共有大型企业7 家、中型企业12家,小型企业27 家,其中规上工业产值在10 亿元以上7 家、亿元以上9 家。从行业分布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共分9个中类,80 个小类,全市电子产业一共分布了18 个小类。其中18 家企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
企业调研情况
现场走访的8 家企业中,大中小型企业分别为3 家、3 家和2 家,产品涉及集成电路、电感器、变压器、手写板、扬声器、手机天线等多类产品。总体来看,企业科技附加值不高,大多属于加工类企业,电子产业整体提质升级的步伐仍需加快。
(一)电子产业整体层次不高
从调研情况看,8 家企业中仅4 家企业在宿迁的工厂有研发投入,但专利主要是对当前产品的补充完善,并不涉及核心技术,外部竞争压力很大。没有研发投入的企业大都承接总部订单,由总部提供新产品工艺,代加工低附加值产品。
(二)与地方产业缺乏紧密联系
调研企业中,核心原材料和产品销售均不在宿迁当地,只在当地采购包装材料、线材等辅助材料。原材料采购地大多在欧美、广东、苏南等地,产品销售地也主要分布在广东和欧美、日韩等地。
(三)要素成本压力持续增长
企业劳动力、原材料成本上升明显,设备更新换代较快,电子产业利润微薄。企业反映劳动力在各成本要素中涨幅最快,2015 年时工人月工资基本在3000 元,现在基本都在4000 元以上,一线工人已超过5000 元。宿迁电子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缺乏话语权,原材料价格上升无法传导到产品定价上,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另外,电子产业机器设备更新速度快,也是企业成本压力的一部分。
(四)企业招工难
电子产业涉及一定设备操作、电脑操作要求,同时要从事精细化工作,对工人素质视力等要求相对较高。调研企业基本都反映了缺工问题,特别是稳定的青壮工。电子企业希望招30 岁左右的年轻人,但本地年轻人是香饽饽,各家企业都在争。40-50 岁劳动力大多难以满足产业要求,同时还要照顾家中老小,稳定性差,管理难度大。
(五)企业存在转移潜忧
调研企业虽然没有明确表示转移意向,但有些企业表示总部正着手向中西部、越南等地布点,如果本地用工成本持续上涨,大概率会考虑转移。
(六)中美贸易摩擦对部分企业有一定影响
调研中有2 家终端产品销往美国的企业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较大,订单量同比下降20%左右。其它几家企业没有直接与美国交易,目前影响不大,但随着下半年贸易摩擦加剧,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对促进电子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从调研情况看,宿迁电子产业发展总体平稳,但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市相比仍然偏低,承接转移电子产业也基本处于价值链中低端。要加快电子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一方面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部门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逐步提高产业层次
调研显示,全市电子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大多数企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亟须提高产业整体层次。一是针对总部不在宿迁,宿迁企业仅作为代加工的情况。鼓励企业将总部独立品牌放在宿迁,让宿迁工厂由生产半成品向生产终端产品转变。二是针对无研发投入,纯做代加工的企业。鼓励其引进先进技术,提升产品技术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三是针对在宿迁有独立品牌的企业,在技改扶持资金上优先倾斜,帮助其成长壮大。
(二)重点培育骨干企业,打造电子产业支点
电子产业受人工成本、土地价格、政策优惠影响较大,如果与当地产业链联系不紧,转移可能性较高。从地方发展角度看,要将有限的资源优先配置在地方骨干企业上。一是向自建厂房的企业倾斜。相对租用厂房生产的企业,自建厂房搬迁转移成本高、难度大,轻易不会搬离。二是向成长性高的企业倾斜。拥有自主品牌、产品科技含量高或纳入国家发展规划的企业,未来成长性较好,适宜在发展阶段对其加大投入,加速其成长步伐。三是向产业链龙头企业倾斜。围绕拥有核心业务,但并未形成产业链的企业,帮助其搭建上下游产业配套,逐步在本地形成完整产业链。
(三)引导企业提升自动化水平,有效缓解用工压力
用工压力是当前电子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地方劳动力短缺一时难以解决,应积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提升自动化水平。一是组织本地企业参观电子产业的自动化设备或成功案例,提升企业自动化改造的积极性。二是对进行自动化改造的企业,给予技改投入补贴。三是在金融信贷上加大对自动化改造企业的扶持力度。
(四)完善园区服务体系,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从调研情况看,本地园区服务企业时,大多还停留在宣传政策、帮忙招工的阶段,在园区企业信息整合、帮助企业在产业链上牵线搭桥、招引企业填补产业链空白上做的还不够。下一步,在信息整合上,应积极向发达地区产业园区学习,整合园区整体信息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及时资讯;在完善产业上,帮助企业在当地建立产业链条,为龙头企业引进或培育配套企业,补齐产业短板;在服务企业上,优先帮助企业解决用工困难,在帮助企业招工的同时,加大对当地劳动力的技术培训力度,使其尽快满足企业用工要求。
(五)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及时反映电子企业发展动向
在本次调查中,企业受中美贸易影响情况不一样,企业受要素成本制约的情况也不一样。统计部门将配合园区建立电子企业发展的动态监测机制,及时掌握企业发展情况,帮助企业解决运营中遇到的问题。对有搬迁或订单转移意向的企业,要及时掌握情况,做好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