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清洗方法对复用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
2019-01-18高进山赵玉春
高进山,赵玉春
(北京市顺义区空港医院,北京 101318)
消毒供应室是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1],
其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随着我院就诊患者人数的增加,各科室重复使用器械的频率也随之增加,为确保器械质量我院自2012年1月底对手术器械进行集中清洗消毒灭菌管理,经集中管理的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2年1月~5月期间由各科室自行清洗消毒打包的500件手术器械包设定为对照组,其中手术器械主要包括有妇科手术器械包、普外科手术器械、骨科手术器械等。将我院2013年1月~5月由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打包的500件手术器械包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总包数类型:妇科(取环包+人流包)131个、外科(缝合+换药包)346个、手术室(手术包+外伤包)23个。观察组总包数类型:妇科(取环包+人流包)183个、外科(缝合+换药包)296个、手术室(手术包+外伤包)21个。两组负责清洗人员的授课老师、培训内容以及科内使用的耗材均是一致。
1.2 清洗方法
对照组采取纯手工清洗方法,即当患者手术实施后主要是由各科护理人员对复用手术器械进行酶洗、手工刷洗、消毒、干燥上油、打包等步骤的手工清洗,再由供应室人员进行统一回收灭菌后下发各科室使用。
观察组采用手工和机械清洗的集中管理模式,由供应室护理人员到各科室回收,经手工刷洗、放入超声清洗机内,一般震荡时间不超5min,取出后放入全自动消毒清洗机内清洗,清洗好的器械通过肉眼观察(每周有1天需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然后再开始打包、灭菌、下发各科室使用。
1.3 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所有数据均录入Excel表格中,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手术医生对器械清洗满意度等均采用计数资料进行分析,采用率表示,采用x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比较
通过对两组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进行比较得知,观察组清洗流程合格率、耗材使用合格率分别为92.8%、88.0%明显高于对照组69%、73.8%,观察组目测不合格率以及放大镜下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10.81%和13.21%,低于对照组18.68%和23.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比较P<0.05),详细数据如下表1所示。
2.2 两组手术器械清洗满意度比较
通过对两组手术器械清洗满意度进行比较得知,手术医生对器械清洗满意度(98.40%)明显优于对照组(94.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下表2所示。
表2 两组手术器械清洗满意度比较。
3 讨 论
有关人员研究表明[3],对医院复用器械进行统一、集中的清洗、消毒、灭菌管理模式能提高复用器械清洗质量。医疗器械表面上附着的血液残留、细胞组织残留等有机物会产生大量的细菌等微生物,相关研究均显示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与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密切相关[4],所以器械的清洗质量至关重要。对照组中各科室的工作人员在负责清洗同时还担负其它工作,往往会因为工作多而赶时间,人为的减少清洗的时间和步骤,致使器械清洗质量降低。相比观察组的集中清洗消毒灭菌管理,有专人负责清洗,在规范的布局条件下,促使工作流程标准化,使器械清洗质量得到保障。同时规范的集中清洗消毒灭菌便于细节化管理,对照组的工作人员在清洗工作中随意性大,加之监管难度大,工作共往往减少工作流程,以使用的毛刷为例,很少有人会依据不同的管腔内径来调换毛刷的型号。但对于观察组而言,由于集中清洗,便于监管,在清洗细节上,往往会按部就班依据官腔的内径大小而更换不同型号的毛刷,所以在工作时注重细节管理,是确保清洗质量的必要环节。
综上所述,对复用器械的集中清洗消毒管理,能有效提高器械的清洗质量,同时有利于复用器械清洗消毒质量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