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健美 彰显艺术
——健美操教学中的表现力培养探究
2019-01-18韩一非
韩一非
(苏州科技大学,江苏苏州 215000)
1.引言
上世纪80年代,健美操运动在国内开始推广,并逐步发展成一项高度融合体育与艺术、兼具健身与娱乐功效的运动项目。究其本质,健美操的艺术内涵在于通过舞蹈旋律以及肢体动作展现出内在情感。通过健美操教学提高学生健美操的表现力,一方面可以凸显学生的个人风格,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对健美操内涵的理解,同时强化学生的健美操审美水平。然而,就现有教学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将注意力放在动作的模仿上,而在肢体协调、动作节奏、力道掌控等方面却有所不足,在表现力方面更是严重欠缺[1]。由此可以,对健美操教学中的表现力培养进行探究已经成为当下不容忽视的课题。
2.影响健美操表现力的关键因素
表现力即为人们借助表情以及肢体动作展现内心情感的能力,是内在情感的一种“外化”表现。而健美操表现力则是学生借助健美操运动所展现出的内心情感与运动张力,它表达着学生对于健美操的理解和想象,也体现着学生的自信、意志。总的来说,影响健美操表现力的关键因素包含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舞蹈基础及音乐修养。
2.1 心理素质
兴趣是人类行动的有效驱动,也是学生练习健美操的动力来源。带着对健美操的兴趣,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才会专注并保持乐观、自信的心态,进而促成自身肢体动作的协调统一、竞技水平的平稳发挥以及艺术修养的显著提升。自信,彰显着力与美、体现着人类的果敢与积极;自信,可以使得学生克服内心的自卑、勇敢的面对各类复杂的健美操动作,同时使得学生在健美操运动中永葆激情、挥洒自如,通过健美操彰显出极具艺术风格的表现力。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因针对学生的性格特征,充分给予学生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引导他们在健美操运动中展现出丰厚的表现力。
2.2 身体素质
健美操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学生应具备健康的体质和匀称的形体,另一方面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柔韧性、协调性以及灵敏性。具体来看,制约学生健美操表现力的决定性要素在于肢体动作以及姿势仪态,动作是否熟练、姿势是否准确、肢体是否协调决定着学生能否完成各项难度动作,也决定着学生能否在现有健美操基础上编排出各式造型变化。考虑到很多学生是健美操初学者,他们在练习中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记忆动作上,在协调性方面却有所欠缺,在动作标准程度上也有待提高,阻碍了健美操运动中表现力的发挥。
2.3 专业基础
可以将健美操视作舞蹈、体操、音乐等多种技艺的交融,因此它对学生的专业基础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具体来看,各类体操元素有机融合在健美操的编排以及动作中、健美操的各类动作彰显着舞蹈的特征、健美操运动离不开背景音乐及其节奏。因此,学生在练习健美操时,一方面应熟悉背景音乐、掌握其中的舞蹈节奏、并把握各类体操动作要领,进而从健美操运动的方方面面彰显出表现力。
2.4 音乐修养
人文内涵以及音乐修养也影响着健美操表现力的发挥。具体来看,音乐修养可以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对于节奏的掌控,并使得学生将肢体动作与背景音乐的高度融合;人文内涵可以让学生在健美操运动中对于肢体动作有深层次的认知,并更具创新意识,进而更加有效的展现出健美操的造型美、提高健美操的表现力[2]。
3.健美操教学中的表现力培养策略
3.1 提高身体素质
健美操肢体动作的良好表达离不开一定的身体素质,同时,身体素质也是提升健美操表现力的必要条件。通过协调训练可以使学生在肢体表现方面更加标准、敏捷;通过力量训练则能够使学生的舞蹈动作更加准确、有力;通过体能训练能够使学生的舞蹈动作更加柔美、灵动。在健美操教学中,应该将舞蹈的基本步法视作教学的关键,并将力度的把控、动作的次序、力道的运用、身体的幅度等逐一分解,要求学生关注自身头、颈、肩之间的协调程度,将站立的位置调整准确,并有效控制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的力道,一方面确保动作标准、速度到位,另一方面把控好健美操每个瞬间的力道,使得健美操中各组动作能够顺畅的衔接,在此基础上,还应引导学生把握健美操中的一些高难度动作,例如腾空、跳跃等。
3.2 强化专业基础
提升健美操表现力的关键核心与技术支撑在于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教师可以从开展舞蹈训练、节奏训练、动作训练、表情训练等方面入手。
3.2.1 应开展舞蹈练习,舞蹈训练应始于形体训练,以充分提升学生肢体语言的表达能力,并强化学生在姿态优美程度以及动作敏捷程度,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健美操肢体动作传达出丰富的内心情感。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元化的形体舞蹈,并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形体练习,强化学生依据不同舞蹈形式演绎不同形体动作的能力,使得学生把握多样化的舞蹈技巧,达到身心协调的境界。此外,还可以采用单项学习和小组练习等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在互帮互助的氛围下逐渐树立信心。
3.2.2 应开展音乐节奏训练。教师应该强化学生关于音乐节奏的认知,保证学生了解音乐节奏和健美操节奏之间的关系,并将两者有机的配合,进而开展健美操的演绎;同时,考虑到音乐及其节奏感可以对学生的肢体运动协调感及美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的运用音乐节律引导学生做出更优美的健美操动作,运用音乐的节奏感更有力的控制学生在练习健美操过程中肢体的位置、情感的表达、动作的力道、舞步的路线等,不断的让上述因素更加标准化、协调化、艺术化,让学生在对音乐节奏认识不断深化的同时,不断强化健美操的运动水平与艺术水准[3]。
3.2.3 应开展动作训练。健美操的速度、力道应随着背景音乐的节奏、旋律、风格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健美操的动作训练应着重于引导学生调整步伐、端正姿态、调节速度、掌控节奏,同时应引导学生结合背景音乐的起伏变化,在健美操的各个动作中充分展现出内心情感的“收”与“放”。
3.2.4 应开展表情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意识到表情是影响健美操表现力的关键要素,并引导学生有效管理自身面部表情。具体来说,在训练过程中应要求学生保持自然、愉悦的表情,并结合健美操氛围适当的展现笑容,同时还应引导学生用目光进行沟通、用自信的表现、坚定的目光展现出独有的青春气质,以此彰显健美操的丰富内涵及艺术表现力。
3.3 提升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决定了学生在健美操练习过程中是否具备恒定性,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得学生在健美操运动中平稳发挥并彰显出表现力。因此,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着重提高学生自信心,引导学生在舞蹈中大胆的表达出内心情感。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暗示法以克服开展健美操时的紧张心理,比如说告知学生在开展健美操运动前,暗示自己要保持放松、沉着、冷静,告诉自己“我可以的”、“我今天的状态很棒”、“我的体力很充沛”等;此外,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言语鼓励学生,引发他们对于健美操的兴趣。比如说,面对学生在健美操运动中取得的进步,教师应该予以表扬,面对学生在健美操练习过程中出现的厌烦和退却,教师应该予以鼓励,以充分的耐心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对于部分学生在健美操学习中“半途而废”的现象,教师应及时伸出援手,在学生想要放弃的时刻给予学生鼓励,并针对学生在健美操练习中存在的不足予以客观的分析,给出适当的建议,最终帮助学生攻克健美操练习中存在的“壁垒”。
3.4 强化音乐修养
教师在健美操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向学生播放唱片,利用音乐的播放强化学生对于音乐节奏感的领悟,引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应该尽可能的选取具备典型性的音乐作为教材,通过音乐强烈的艺术感强化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适当的带领学生外出观看各类文艺活动,通过现场的近距离感受强化学生对于音乐节奏和健美操艺术的理解,总之,教师应该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法,不断提升学生在音乐及健美操方面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强化学生的音乐修养,“由内而外”的提高学生的健美操表现力[4]。
4.结语
在健美操训练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强化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要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并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在健美操运动中大胆的表现自我。此外,还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差异,开展多样化的教学,以提高学生对于健美操的理解能力和审美水平,引导学生在健美操运动中淋漓尽致的彰显出内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