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及应对策略

2019-01-18刘涛锋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课余体育训练体育

刘涛锋

(郑州大学 体育学院校本部,河南郑州 450001)

按照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本立场,“教育”存在的使命就是借助于知识的社会化传播、社会化再生产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几千年人类教育史的发展历程则推动教育逐步形成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这样几个细分的教育领域,实际上这种关于教育的分工、教育的细分都是在从不同的教育领域在探索实现均衡的、全面的人的自由发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一个鲜明的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线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新阶段,总的目的和思路是通过对高等教育的深层次改革去培养一大批知识结构均衡、身体素质过硬、数量匹配新常态发展需求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1.当前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几个主要现状

“体育学”作为一门专业的学科产生是西方近代工业革命以来教育学不断适应“人的健身需要”的产物,它首先是一门“科学”,其次还是一门“艺术”,是融人文与科学于一体的一个学科领域。按照当代体育学领域较为前沿的学术主张,体育并不是一种阶段性的“知识增量”,而是一个不断依靠“知识增量”获得存量的实践知识,“终身体育”正是这种理论的一种主张。业余体育训练作为相对于专业体育训练的一种体育实践,在高校中对于群众性、参与性、保健性等功能需求较为明显的学生来讲是一个重要的体育方式,对于建设体育强国、提升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但是在实践中,高校课余体育训练还存在这样几个突出的问题:

1.1 专业体育指导老师较为匮乏

与其它理论性、课本性导向的教育领域、教育知识不同,“体育”首先是一个关于如何实践、如何践行、如何操作的教育领域,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实践。在这一点意义上讲,高校课余体育训练首先也是一个由专业体育指导教师言传身教并见之于学生课余锻炼的过程。但是从现有的高校体育教学现状来看,受制于学生体育观念“实用主义”属性、大学师资力量投入不足等原因限制,高校中的学生在开展课余体育训练过程中普遍存在缺乏专业指导等问题,在诸如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例如篮球、排球、足球等,因为缺乏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使得“课余训练”带有一定的“非计划性”特点。

1.2 高校政策当局对课余体育训练重视程度不够

在关于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的战略定位上,受现有行政计划体制影响,高校分管体育教学的政策当局往往更为重视投资小、见效快的“短平快”体育教学项目,例如具有比较优势的体育竞技项目等,但是对于那些投资多、见效慢的“课余体育训练”则不够重视,因此在配套的场地安排、师资力量配备、资金投入、管理创新等环节上就缺乏系统性的筹划创新。

1.3 缺乏对课余体育训练教学管理的“诊断评估”

相区别于正规的体育教学(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带有的教学体系化特点,现有的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在“教学管理”意义上缺乏足够的教学设计,更多地带有学生自发性、偶发性、随意性等特点。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学校教学管理者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课余体育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个性化的需求等进行及时的诊断评估,因此也就不能及时地对相关的课余体育训练中可以提升的变量进行创新改造,从而影响着学生对于特定课余体育训练知识供给的满意度,制约着当前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2.当前高校课余体育训练中呈现出的几个主要创新趋势

结合对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领域和我国部分高等教育领域课余体育训练中呈现出的共性特点来讲,更为注重课余体育训练教学资源供给的均衡性、差异性、多样性等是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具体来看呈现出这样几个创新趋势:

2.1 越来越重视内嵌于学生生活化情境中开展训练

在教育学领域,“生活化教育”代表着一种“生活即是教育,教育即是生活”的教育理念,即把课余体育训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当成一种多余的体育教学负担。在当前高校中的大多数体育教育工作者看来,基于生活化资源开展体育教学、体育教育和课余体育训练等的精髓在于要使教育“立足于生活世界,以人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教育的目标、资源、手段、情境等都应当内嵌于生活世界当中,而不能脱离学生们的具体的、鲜活的生活实际。从这一点来讲,我们当前高校的课余体育训练要加强对大学生生活实际的考量,从他们的生活需求出发设计训练大纲。

2.2 越来越重视体验式教育在训练中的重要地位

课余体育训练本身是一种常态性、终身性的训练模式,代表着体育运动倡导的“生命在于运动”的基本理念。因此,任何体育项目的课余训练都应当致力于将为学生提供一个全身心愉悦的体验作为教学目标或教学管理目标,确保教学资源、教学主体、教学方法可以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分配布局。同时,从另一方面来讲现代体育教育、体育教学理论在建构一般的教学创新模式时,往往将“交互主体性”式的教育作为克服传统体育教学中“灌输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替代方式,致力于在师生之间建构起某种交互式的教学局面。因此,加强学生在课余训练中的“生命体验”已经成为众多高校在创新课余体育训练管理时的首要考量。

2.3 越来越重视户外拓展式实践教学方式

在教育哲学范畴,偏向于实践的教学理念实际上更倾向于从不同的实践类型、实践方式入手开展体育教学而不是局限于特定的理论教条,其核心的内涵在于“实践哲学关注的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行为,而不是抽象的先验的理念活动”。作为当前“全民运动”、“全民健身”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强国”的新背景,高校中不同的主体比如班级、共青团、学生会、社团、党支部等都在积极将“课余体育训练”与党建、团建、集体建设等结合起来,将户外拓展作为一种重要的实践教学方式。

3.当前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创新的策略建议

在后现代社会,高校中的课余体育训练创新作为一种体育教学创新,应当更加围绕着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目标加强策略设计。具体可以尝试这样两个策略:

3.1 实施“体育辅导员”策略

受当前大学师资力量、经费力量等限制,在针对群众性、普惠性、多元性的课余体育训练创新过程中,很难完全做到按照一定比例向学生配备专职体育教师。在这种背景下可以借鉴“德育辅导员”、“生活辅导员”、“养成辅导员”等较为成熟的经验,按照一定的体育界别、体育项目等,从高年级大学生中选拔一批带有一定专业性、高水平的人选定向向低年级大学生进行课余体育训练辅导。依托专职体育教师定期向这些“体育辅导员”进行培训,使之可以胜任处理常见的课余体育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为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提供后备力量。

3.2 开辟课余体育训练的“第二课堂”

上文有所提到,我们调动高校中大学生的课余体育实践能力,无法脱离具体的生活情境展开。因此,在现有的状况下,现有的课堂小组划分或者小班建构来开展相关的课余体育训练,基本上都是基于课堂化情境、校园化情境等展开,带有明显的传统正式教学、显性教学模式等的特点。对此,我们建议可以广泛地借助于课堂之外、校园之外的“第二课堂”,比如充分利用校园中的文化民族节日、草坪广场甚至是社会化的采风情境、广场舞比赛、社区健身联谊会等“第二课堂”拓展大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精气神”,使课余体育训练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渠道,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全面自由发展”的终极教育目标。

3.3 倡导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自主式教学”模式

对于课余体育训练来讲,回归到生活化导向的教育归根到底需要立足于学生们特定的现实生活情境进行某种意义上的情感“体验”才能产生灵感的共鸣。因此,要加强小班建构区视角下大学生生活化教学中的互动过程,使教学者可以和学生们之间形成一种形式上的“交互主体性”和“伙伴关系”的教学格局,实现对灌输式教育、强迫式审美的革命、超越。例如,我们可以在课余体育训练中添加入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表演、小组点评、竞技比赛等过程,教学者或者其他学生主体则承担起评价者、评委和服务员、仲裁员的角色,用学生的参与式教学加强对教育知识的体验,在这种对体育知识的体验中寻找到课余体育训练的真善美。

4.结语

在一般性的意义上,关于体育教育的“生活化教学理念”认为,我们至少在教学素材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定位、教学评价的实施、教学资源的保障、教育场域的选择等多个方面应该加强针对性的教学的创新。高校中课余体育训练对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确保身心健康等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本文尝试着对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及其对应的发展趋势、创新策略等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希望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中体育教学的创新,为新常态下如何创新“课余体育训练教学管理”这一命题提供一定的知识借鉴参考。

猜你喜欢

课余体育训练体育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体育训练中的兴趣与培养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我们的“体育梦”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抓好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员课余训练应注意的几点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