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现状研究

2019-01-18王振铎王世斌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城镇化小镇特色

王振铎,王世斌

(曲阜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山东曲阜 273165)

关键字:山东省;体育特色小镇;现状分析

近年来,山东省借助国家支持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契机,出台系列扶持政策,积极打造一批“特而强”、“新而活”、“聚而合”、“精而美”的体育特色小镇。[1]作为农村与城市的结合点,体育特色小镇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城市压力,对城乡资源分配起到平衡的作用,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为进一步更好的发展国内体育特色小镇,政府相关部门必然需要完善交通等基础配套服务设施,推动体育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使城乡的整体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虽然学术界没有对体育特色小镇的概念和属性形成一致的认同,但是其根植于新时代的背景和功能已经表明体育特色小镇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衍生出的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具有特色产业导向、具有特定的文化景观,集旅游观光、生活居住和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空间集合体。汇聚相关企业、机构和人员,具有某种要素集聚功能的区域,是一个功能再聚焦、人才再集聚的“重新联合或聚合”的新聚落、“产城融合共生”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实践形式,一种运营方式、建设方式、政府服务方式等体制机制再创新的创业创新共同体。

1.城乡一体化新平台

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中作出重要指示,充分强调了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对于经济转型与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体育特色小镇位于城市和乡镇结合地带,它的建设发展可以带动周围乡镇实现突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有利于平衡就业比例,促进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而推动城市文明向农村快速扩张,实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2]“二元”分制无力支撑农村公共服务的深度覆盖,严重阻碍了就地城镇化,使得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差距不断拉大。体育特色小镇通过在乡村中心地区(己有城镇或中心村)建设一个向外界的窗口和示范基地,在这个示范基地可以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借助外部的资本、发展经验、管理经验、市场等各种先进产业、服务业和理念,利用大城市需要转移出产业和人口的机会窗口,建设一个基于乡村地区的聚集中心。

2.促进区域产业调整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果按照功能性的不同进行划分,可以分成:区域专业化产业(包括领先的专业行业和一般的专业行业)、支持配套产业、非专业化产业。[2]区域产业结构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内部产业的调整,二是三大产业比重的转换。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是我国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接受一部分城市内由原有的领先的专业行业退下来的一般专业化产业以及非区域专业化产业,这样就能给城市中新的领先的专业行业的形成和扩张提供空间。[3]从三大产业比重的转换来看,某一类产业在区域内所占的比重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需求,而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可以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使得收入结构发生变化。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双重作用下,这必然会对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进而促进区域内三大产业的优化调整。

3.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体育特色小镇是城乡经济发展的纽带和桥梁,能够更迅速的传乡村及城市间的发展要素,成为农村向城镇化过渡的推动载体。体育特色小镇在特定区域内成为公共服务、文化、社会以及经济的核心,主要有以下特征:专业化的服务、规模化的产业、聚集的人口以及聚集的产业等。[4]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体育特色小镇有必不可少的重要性,可以总结如下:第一,以体育特色小镇为依托,二三产业的稳步发展在处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方面的问题时更有效率,进一步阻断了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迁徙;[5]第二,在城市现有观念、文明及技术向农村过渡的过程中,体育特色小镇是必不可少的传导载体,在体育特色小镇进步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推动大规模卫生保健、文化、教育以及科技等业务在乡村的发展,在乡村居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城镇化方面起着推动作用;[6]第三,体育特色小镇作为农村产业前后服务重心,不断给予周围的农村地区各项服务;第四,在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聚集效应的发挥以及资源优势的集中等方面的发展过程中,体育特色小镇推动了乡村经济的进步,减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4.完善基础设施服务

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有利于形成区域经济的发展框架,促进区域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并提供多元的发展方向,可以从发展基础、发展动力、发展机制三方面进行逻辑分析。体育特色小镇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了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在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以产城融合为发展目标,运用PPP模式整合资源,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短板,不断提升小镇的城镇功能,使体育特色小镇逐渐发展成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三方协同推进的重要节点和融合点,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在拉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辐射乡村地区的能力,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具体而言,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需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不断完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污水垃圾处理、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路技术等级和通行能力,推进与大城市市域(郊)铁路、公路的联通,提高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对接效率,形成了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网络,从而解除了约束落后地区的发展瓶颈,使乡村地区的互联互通能力加强。而体育特色小镇提供的教育、医疗、文化、商业等配套公共服务质量较高,使医疗救助、农村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整治等发展障碍得以解决,城镇和乡村地区的承载力不断加强,区域发展也更加适宜居住、创业和旅游。笔者简要统计了山东省部分体育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情况。目前,山东省正处在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经济条件和制度保障为体育特色小镇相关公共政策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山东省体育特色小镇的开发需要把握四大要素:主体、政策、项目和资金,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和城镇化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使户籍、财政、产业和社会等多方面公共服务政策逐渐发挥其应有作用,实现均等化,逐步缩小差异。

5.结语

体育特色小镇是新时代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及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转型期下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形态,建设体育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与体育产业相互融合的必然结果。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对提高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增强我国在国际体育领域的话语权、提升公民健康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体育特色小镇是一种多元参与、协同发展、服务均等化的新型模式,也是城乡一体化的新型载体,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代下体育产业集群跨界融合。将国外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与发展的理念同我国国情需要相结合,立足于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积极探索体育特色小镇的中国化路径,可为我国的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7]

猜你喜欢

城镇化小镇特色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特色种植促增收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城镇化与报纸双赢——二论赢在守护这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