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畅通新生儿呼吸道的方法探讨

2019-01-18黄各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胎头吸入性娩出

黄各华

335116江西省余干县信丰乡新建村卫生室

新生儿体内的羊水积液是吸入性肺炎的重要原因。结合40年的接生助娩经验,自创一种手法,能有效提高新生儿健康,预防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该技巧已有968 例验证,无一例确诊为吸入性肺炎。该技巧有推广和普及价值。

分娩是怀胎之极,养育之初,这一阶段非常关键,非常重要。临床中有时会由于缺乏合理的产前检查及正确的产科处理,使本来正常的新生儿产生损伤,甚至死亡。因此接生者必须掌握有关接生的全面知识和处理技能。

相关接生知识

胎儿发育过程中,从胚胎后期至出生以前的胎儿期,都在羊水的包围之中,处于“水生动物”状态。1976年,Pritchard 等计算了晚期妊娠的胎儿呼吸运动[1],由于胎儿的主动呼吸动作,每天有600~800 mL 羊水潮流量通过胎肺。因此,大量的低渗羊水进入肺泡,经过肺泡的毛细血管床,每天可以回收相当量的水分。1965年,Pritchard 报告,推算出胎儿每24 h 吞咽羊水约500 mL。妊娠晚期时,根据B 超声波测定膀胱容量,估计尿量600~800 mL/d。胎儿在母体内通过羊水转换,维持其体液平衡。

产妇有规律的阵缩,标志着分娩临床过程开始。子宫收缩力20~60 mmHg,平均40 mmHg,即2.7~8.0 kPa,平均5.3 kPa。宫腔正常压力0~15 mmHg,即0~2 kPa。子宫压力变化,势必影响胎儿。当子宫收缩,处于“加强”和“顶峰”时期,子宫收缩力在密闭的羊膜腔内传导,根据力学原理,羊水会通过胎儿开放着的鼻孔进入鼻腔、咽部、口腔、气管和支气管,甚至肺泡。如果胎儿有吞咽动作,羊水也会进入消化道。当子宫收缩处于“减弱”和进入休止期,随着羊膜腔内压力下降,压力相对较高的胎儿呼吸道的羊水会通过鼻孔流入羊膜腔。子宫收缩,休止反复交替,使胎儿呼吸道内的羊水随之流入流出。笔者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胎儿被动呼吸运动”。正常情况,流入和流出呼吸道的羊水基本上是相等的。羊膜破水之后,“胎儿被动呼吸运动”态势改变,无论子宫收缩或休止期,滞留在胎儿呼吸道的羊水吞入消化道的羊水有一部分会通过口鼻流出到产道。由于个体差异以及其他原因,仍然有一部分胎儿呼吸道滞留一定量的羊水。

任何原因引起的胎儿缺氧都可促使肠系膜血管收缩,导致肠蠕动增加及肛门括约肌松弛从而排出胎粪。国内报告胎粪污染羊水发生率11.2%[2],缺氧导致胎儿开始宫内呼吸,“胎儿被动呼吸运动”使胎粪污染的羊水吸入呼吸道。胎儿出生时,如果不及时把滞留在呼吸道的羊水清除,会引起呼吸道阻塞[3],无法进行气体交换,导致新生儿窒息或新生儿吸入性肺炎[4],造成新生儿损伤,甚至死亡。

处理技能

清除胎儿、新生儿呼吸道阻塞物,保持呼吸道畅通,是处理分娩过程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传统的处理方法是,胎头娩出而肩尚未娩出时,迅速用清洁纱布擦拭干净面部、鼻、口表面黏液,用呼吸管或手挤压洗去、清楚鼻咽部分黏液及羊水等,待胎儿全身娩出后,应取头低足高位,再次用吸引管消除呼吸道黏液。如为重度窒息或吸出物中有胎粪,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来清除呼吸道阻塞物。同时,迅速将患儿胃内容物抽出,以免再吸入胃内胎粪。反复抽吸患儿咽喉部或气管内分泌物,30 min1次。

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畅通新生儿呼吸道的新方法:产妇顺产,第二产程末,当胎头娩出额、鼻、口、下颌时,接生者立即用干净纱布擦干净口、鼻周围及面部黏液。胎头娩出后枕部即复原及外旋转,此时接生者用左手拇指、示指分开胎儿颈后部插入,轻轻按住胎儿两侧颈肩部。部分脐带绕颈的胎儿,注意不要按压颈部脐带。右手掌和五指挡住胎儿头顶部,双手同时朝胎儿躯干部方向适当用力压迫胎儿颈肩部及头顶部,控制胎儿不再下降。此时产妇子宫收缩大多数处于“加强”和“顶峰”。如果恰逢子宫收缩“减退”或进入休止期,嘱产妇向下用力屏气3~5次,约20~30 s。如果接生过程中发现污染胎粪的羊水,应嘱产妇适当增加屏气的次数。利用产妇子宫收缩力和辅助收缩力,从宫底和上腹部腹肌向下压迫胎头以下的胎儿身体。由于胎儿躯干部和上下肢被产妇产道紧握,大于大气压的产力传导到胎儿呼吸道和消化道。此时胎儿的口鼻已经暴露于正常大气压中,胎儿呼吸道滞留的羊水和黏液以及消化道的容物都会从口鼻挤出。此时可以清楚地看见大量的羊水和黏液及其他液体从口鼻流出来,有的甚至像喷泉一样涌出来。羊水从口鼻流出的过程开始比较多,以后少,最后流出的是像鼻涕一样的无色半透明的羊水,为略黏稠的黏液,这也说明滞留在胎儿呼吸道的羊水黏液基本上全部流出。当确定不会再有羊水和黏液从胎儿口鼻流出来,接生者应迅速擦干净胎儿口鼻周围的羊水黏液。然后继续按常规接生,帮助产妇利用子宫收缩力和辅助收缩力,娩出胎儿前肩、后肩、躯干和下肢。由于分娩过程,胎儿身体受到压迫,呼吸道滞留的羊水和消化道的内容物已经流出,胎儿身体稍微缩小,娩出会更容易一些。新生儿娩出以后,立即用吸引管经口腔插入约6 cm,迅速吸出新生儿咽部和口腔可能存在的羊水和黏液,新生儿开始呼吸、啼哭。新生儿啼哭时,可以继续吸引,直到吸不到液体时为止。

讨 论

分娩过程,接生者很难判断新生儿呼吸道是否有羊水黏液滞留,更不容易判断其量的多少。根据祖国医学治未病的特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原则上,所有的新生儿在出生时应立即(尽可能在第1 次呼吸开始前)清除呼吸道黏液和羊水。此方法运用早,胎头刚娩出就及时操作,能比较彻底地清除新生儿呼吸道滞留的黏液和羊水,也能挤出新生儿消化道特别是胃内的大部分内容物,预防呕吐。无须气管插管和胃管插入(特别情况除外)。

此方法不需要增加任何医疗设备,不需要任何药品的介入,只需要接生者手法的干预。

胎头娩出时,产妇亲属和接生者受旧的思想观念束缚,多希望很快就把新生儿接出来,却没有想到新生儿如果有羊水黏液滞留呼吸道,会造成呼吸道阻塞,后患无穷。所以,接生者应改变错误的接生思路,平时多多演练,操作时得心应手,灵活运用,事半功倍。

笔者接生30 多年,共接生968 例,都是采用畅通新生儿呼吸道的新方法,无一例出现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吸入性肺炎。

猜你喜欢

胎头吸入性娩出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别让吸入性肺炎伤害到您
小儿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护理干预对 ICU 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影响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130例疗效观察
新式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42例的原因及处理体会
胎头高直位的诊断与治疗
胎头位置异常临床分析体会
新式剖宫产手术中应用改良胎吸术助娩胎头56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32例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