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横纹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及鞘膜积液的临床疗效
2019-01-18杨健唐翠
杨健 唐翠
402160重庆市永川区妇幼保健院
腹股沟疝、鞘膜积液为小儿外科常见疾病[1]。二者病理学基础相同,均是因胎儿期小儿腹膜鞘状突随睾丸下降时未闭合所致,同时二者发病原因也存在一定差异,前者是因腹腔内容物经通道流出而形成疝气;后者则因睾丸或精索鞘膜间空腔内蓄积大量液体所致[2]。腹股沟疝自愈概率低,易发生嵌顿,鞘膜积液进展缓慢,其会影响睾丸局部循环,故及时治疗至关重要。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鞘膜积液的首选方案,传统手术腹股沟斜切口大,对患儿损伤严重,故不建议采用。针对此类患儿,尝试予以经腹横纹微小切口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治腹股沟疝及鞘膜积液患儿425例,年龄2~10岁,平均(6.7±2.3)岁。其中腹股沟疝334例,鞘膜积液91例。所有患儿临床症状符合《小儿外科疾病诊治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3],且经超声检查确诊,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排除合并胃肠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及腹股沟疝嵌顿者。
方法:叮嘱家属术前让患儿禁食、禁饮4~6 h,将患儿送入手术室后,全麻后,于患儿患侧腹股沟管外环口体表投影点上方0.5~1.0 cm做一横切口约0.8 cm,钝性分离脂肪,使腹外斜肌腱膜充分显露出来,剪开肌腱膜,于外环口将精索提起,分离提睾肌。探及白色疝囊,确认无误后,于疝囊中间分离横断,向上分离疝囊,小心操作,切勿损伤精索,使腹膜外脂肪显露出来,在直视下应用“8”字缝合法将疝囊颈结扎,于结扎线0.5 cm处将疝囊颈部切断,对远侧残端充分止血,缝合肌腱膜、筋膜,应用碟形胶固定皮肤切口。针对巨型疝,需给予疝补术治疗,术中采用相同方法结扎疝囊颈后,以改良Ferguson法对腹股沟前壁进行加强,重建外环口。鞘膜积液者,切口入路同疝手术,分开提睾肌后,于精索前内侧探寻鞘状突,横断处理后,高位结扎鞘状突近端,用血管钳戳破远端鞘膜囊,开窗引流囊内积液。若鞘状突难以探寻,医师应用挤压或牵拉手法,使鞘膜囊增粗充盈后,应用血管钳提出鞘状突、精索并分离,若鞘状突管粗大,切开前壁,于后壁分离并横断,行近端高位结扎术;若鞘状突管细小,则直接横断,行近端高位结扎术。止血,缝合肌腱膜、皮下筋膜,皮肤切口用碟形胶固定。
结 果
患者术中出血量2.3~6.2 mL,平均(4.6±1.2)mL;手术时间11~34 min,平均(23.2±8.5)min。术后出现阴囊血肿18例,未经特殊治疗,全部自行吸收痊愈。术后1~5 d出院,平均(2.4±1.1)d。叮嘱家属精心照料患儿,3个月内避免患儿着凉咳嗽、剧烈运动等使腹压上升。术后随访6个月,1例患儿复发,再次手术后康复。
讨 论
腹股沟疝、鞘膜积液为小儿阴囊无痛性肿物最为常见的两种类型,其在足月儿中患病率5%左右,在早产儿中患病率10%左右[4]。腹股沟疝发生后,患儿用力咳嗽、排便、哭闹或剧烈运动后,腹股沟区就会出现肿物,安静后或用手按后肿物即会消失,当腹腔内容物增多后,肿物也会随之增大,且伴有坠胀、疼痛感,若治疗不及时,会形成嵌顿疝,损害肠管、睾丸、卵巢等脏器,造成睾丸坏死、输卵管粘连、卵巢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影响小儿生长发育。鞘膜积液的临床表现同疝气,也会出现肿物,但无疼痛等不适感,一般1岁以内患儿发生鞘膜积液,且肿块体积小,无须立刻治疗,其有可能会自行消退,但肿块过大,则会压迫精索,容易造成睾丸萎缩,应及时给予手术治疗。
以往临床治疗腹股沟疝、鞘膜积液采用腹股沟斜切口,其切口大,术后会留下明显的瘢痕,且术中需切开腹股沟管、肌层、腱膜,使原有解剖结构被破坏,容易引发粘连、疼痛等并发症,再者术中需在切口内分离组织,若操作不当,会损伤提睾肌、血管、神经组织等,延长预后康复时间[5]。经腹横纹微小切口仅0.8 cm左右,对组织损伤程度小,术中鞘膜分离在切口外直视状态下操作,有利于减少周围组织损伤,且对血液循环影响小,术后疼痛程度轻,恢复快。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儿最长手术时间0.5 h左右,出血量最高6.2 mL,部分患儿1 d内即出院,术后并发症轻微无须特殊处理,仅有1例出现复发情况。由此可见,经腹横纹微小切口手术优势显著,创少小,患儿承受的痛苦轻,术后恢复速度快,为患儿家属节省了大量时间及金钱。
综上,经腹横纹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及鞘膜积液临床疗效较佳,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