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新思考

2019-01-18刘才华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素养

刘才华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公共课部,湖北武汉 430065)

根据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人的“健康”是一个复合型的概念,它既指向人的“身体健康”,也指向人的“心理健康”以及作为总体性的“社会健康”。在我国高校传统的体育教学主导性思想历程上,只注重对学生“身体健康”及“身体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显著的过程,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在后现代教育文化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创新需要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

1. 从心理健康视角下审视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的主要背景

从教育学发展视角来看,在心理健康视角下审视高校体育教学创新首先代表着一种“文化主义”管理范式的自觉。本质上来看,教育管理范式的历次转换和创新不仅仅是“管理重心”以及分析理念和研究框架的转换过程,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更好地满足人的教育需求的过程。从心理健康视角出发探索体育教学创新恰好体现了这一文化管理的趋势:

1.1 体育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更为强调对“人的存在方式”的反思

如同我国国民经济结构长期依靠投资刺激经济发展的“需求侧”模式转入“供给侧”更为强调经济的“供给侧”优化一样,包括体育教育在内的、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的高等教育无论是在教育思路、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层面还是在教育管理角度上也存在着明显的“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以“体育教育内容”为例,在我国教育体制和教育序列当中,长期的“体育应试教育”将现代性教育哲学提倡的那种机械化、灌输化、消除个性化教育理念实践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被灌输”的对象,失去了教育“交互主体”的地位;在体育教育内容方面,与应试教育体制相适应的“应试知识”成为一种纯粹的工具,丧失了知识“以学养人”的价值理性属性,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需求如心理教育、职业生涯教育、自我教育等也处于“异化”的状态。

进入20世纪中后期之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进入了知识学上的“后现代时期”,人们对于“存在方式”的关注和追求已经从“物质存在”向“精神存在”、“文化存在”乃至于“数字化存在”开始转变。用马克思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所谓的“人的文化存在”无非是人在满足了基础的物质需求、人际交往需求等之后在更高的“自我实现”的角度上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自觉产物,而教育作为改造和塑造人的一种社会化机制,应当而且必须正视这种人的存在方式的巨大变化。作为这种文化存在方式的必然知识构成,“人需要认识人”,对于学生来讲“心理教育”正是这种存在方式的一种实现方式。

1.2 主要社会矛盾的变化使高等教育管理更为注重“文化管理”模式

我们认为,在新媒体数字化教育时代,即便体育高等教育管理活动本身充满了来自国际性、区域性、本土性、民族性、技术性等多种维度的教育环境变迁,但是教育活动作为一种带有意识形态“政治正确”属性的公共管理行为本质上没有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在确立未来“心理教育+体育教育”这种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时,其目标模式、制度安排、机制创新等的创新都要牢固地立足在“社会主要矛盾判断”这个核心实践立足点上。

在2017年10月份召开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当前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即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在高等教育领域表现之一就是不同地区、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教育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的结构性矛盾的问题,另一方面还体现在体育高等教育内容上“供给侧”与“需求侧”的一定程度不匹配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体育教育实践、教育管理实践对于这种主要矛盾的把握要更为充分,在把握好“文化管理”这种主要突围方向的同时,更好地借鉴整合主义教育管理的一些理念从学生的“心理需要”等角度实施教育创新。

1.3 心理教育成为学生“核心素养”习得的重要路径之一

对于学生来讲,“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所有个体达到自我实现和发展、成为主动的公民、融入社会和成功就业所需要的那些素养”。作为教育国际化和教育价值在理念认知层面“普世化”的一种表现,学术界公认“核心素养”主要指向“协作素养”、“合作素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样几个维度,这些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巩固在当前教育管理“人本主义”范式以及“整合主义范式”的大背景下成为包括体育教学在内的高等教育创新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基于心理教育塑造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体育高等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实践向度。

2. 心理健康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的价值关怀

心理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实践规律,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心理教育”被人为地扭曲为“针对有心理疾病学生的教育”,在教学形式上被狭隘地局限在“课程教育”和“应试教育”方面,更是被人为地与体育教学实践割裂开来,已经难以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需求。

2.1 “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价值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认为,体育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人”,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个体意义上的人,体育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知识和实践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从而为自己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阶梯。而从体育教育者或教育管理者的角度来说,这种人学价值主要是表现为其提供的体育教育产品服务在内容、质量、数量上的相对均衡,也就是体育教育供给侧与体育教育需求侧的相对均衡。因此,基于心理教育的体育教学应当而且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人本价值作为基本的实践支点。在当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在体育教育领域这种“以人民为中心”就体现为“以学生为中心”,观照学生的心理需求、心理知识需求就构成一种基本的价值立场。

2.2 积极心理学与交往理性

本研究认为,心理教育本身既具有德育属性,又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属性,更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教育哲学范畴下我们应当重视的一个教育领域,在体育教学实践层面应当坚持用“积极的心理学”及其提倡的“交往理性”作为教育实践的价值导向。

众所周知,在应试体育教育体制下,学生的理性在“应试”的价值导向下,价值理性、交往理性被相对削弱,作为功利性的“考试”成为工具理性膨胀的重要方向,这就导致了学生人格在价值理性和交往理性方面的弱化。对此,基于心理教育的体育教学在价值导向上应当围绕着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来开展工作,其主要的价值实现逻辑是“基于学生个体心理需要”,通过教育者实施正向的、积极的外部心理教育引导或疏导实现学生心理的正向发育,在交往理性的延伸下促进学生个体、学生组织、学生集体公共理性的培育,从而为体育教学建设提供来自学生群体的文化元素。

3. 基于心理教育的体育教学创新策略例举

对于我国体育教学突围的方向来讲,在“人本”旗帜下还应当进一加强“心理教育”的存在感,使我们教育供给侧的改革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需求。

3.1 隐性化心理教育策略

“隐性化”的心理教育指的是一种区别于“显性心理教育”的模式,更多地是属于一种生活化教育范畴的教育方式和校园文化建设方式。教师和学生在相对生活化的场景中、借助于生活化的资源就实现了教学的目标,不是一种直接的、灌输的、正规课堂式的、有形的教育方式。隐性化的心理教育具备的优势即在于可以实现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交互式”对话,在一种愉快轻松的交往和沟通环境中实现心理干预的目的,在学生无形的参与中实现积极心理学倡导的心理疏导。

例如,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可以引入校园“外显事物”层面的文化熏陶,比如可以在校园教学楼、宿舍区、文化长廊等显著位置设置与学生心理干预紧密相关的励志标语或心理格言,借助于校园文化这种亚文化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心理干预;其二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内嵌于学生生活、学习实际的心理教育,比如可以借助校园微信公众平台、教育云桌面、校园广播等,通过与学生就特定的学习、情感、工作、创业等话题进行对话,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化语言阐释出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人格升华。

3.2 基于社会实践的生活化心理教育策略

对于“心理教育”这种带有实践性、对话性的社会活动来讲,纯粹地停留在校园空间和理论知识、课堂教育等传统的显性教育层面上是不足取的,作为一种回归“生活世界”的必要尝试我们应该多到与体育教学相关的社会实践中尝试创新心理教育,以此作为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在具体的实现路径中,例如可以尝试“协同创新心理教育”方式,借助于不同体育学科方向、不同体育类型等多元化的教育主体实施协同教育创新,在体育社会实践场景中建立起机制化的社会心理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走出校园、贴近生活实践,在户外拓展基地、运动会、军营等不同的生活化场景中进行心理教育。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素养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心理小测试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