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原训练对备战篮球竞赛的影响
2019-01-18申军辉张振东党传奇
申军辉,张振东,党传奇
(郑州大学 体育学院校本部,河南郑州 450001)
1. 高原训练
1.1 高原训练概述
高原训练法,是运动训练方法的一种,其历史缘由是在1968年第19届墨西哥城奥运会,因其地理位置海拔高度为2240米,运动员在高原进行竞赛引起不同反应,自此高原训练法引起世界体育界的重视,并开始作为一种训练方式在备战期间进行应用。高原训练原理:高原训练基地是在海拔1 500米至3 000米之内的地区,其中度空气密度只有海拔平面的77%。氧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四分之三左右,空气中氧分子的含量大大少于平原,运动员吸取氧气的反应与平原吸取氧气会截然不同,海拔越高的地区对运动员的身体各项机能要求较高,所以队员的身体各项指标也会发生变化。
1.2 云南海埂体育训练基地
云南海埂体育训练基地,位于云南昆明南郊,海拔约1888米,占地约41万平方米,与零海拔相比缺氧17%,年平均气温15℃,年温差为12℃,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发展最久远的高原训练基地,自1975年以来,见证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历程,在近40年发展中,已发展为国家众多训练队选择集训备战的基地以及接待公众健身的训练基地,其中,国家足球队和国家篮球队在备战期常选择海埂训练基地作为封闭训练基地。
1.3 青海多巴国家高原训练基地
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位于青海省西宁西郊22公里左右。是国内乃至亚洲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最适合耐力性项目训练的国家高原体育基地,多巴训练基地海拔约2388米,占地约2645亩,较海平面缺氧25%,年平均降水量327毫米。多巴高原训练基地拥有着诸多美誉,国内外体育界称之为"铸造金牌的工厂"、"世界屋脊上璀璨的明珠"、"高原训练的风水宝地"和"培养世界冠军的摇篮",并主要承担着"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双重任务。
2. 中国男篮备战
2.1 中国男篮基本情况
中国男子篮球队代表我国篮球最高水准,受到国民和国家领导的高度关注和支持。自姚明退役后,中国男篮在亚洲的统治力受到持续威胁,以伊朗韩国菲律宾为主。中国球员显示出很多劣势,如身体素质低下,体能较差,对抗性较弱,青年球员竞技水平也并不能尽人如意。在中职篮赛季结束后,球员进入休赛期。中国篮协会组织男篮集训队进行封闭训练,以提高国家队球员个人水平和团体默契度。
中国篮协常选择云南海埂训练基地作为男篮的第一选择,因其训练硬件设施完善,气候适宜,景色优美,对运动员自身的身体心理都是较好的改善。本文选择2015年中国男篮备战长沙亚锦赛为研究对象,分析高原训练对备战篮球竞赛的影响。
2.2 备战2015年长沙男篮亚锦赛
在中国男篮新一届教练团队上任以来,选择主抓球员体能和身体素质,2014-2015中职篮总决赛结束后,男篮集训队于4月到达昆明,开启在海埂训练基地为期3周的高原体能训练,高原训练从田径场和力量房开始起步,体现出男篮训练的重心。国家队体能教练王卫星从体能的角度入手,通过高原训练让队员承受更大的训练负荷,对于国家男篮提高体能起到了很大作用,而对于前期有伤的部分队员,教练团队采取因人而异的训练方法帮助球员恢复训练。
男篮以核心训练与体能训练结合,在有球训练的基础上全面提升球员的各项素质。据资料发现:男篮训练大致分为上午为力量和体能的训练,下午和晚上则是有球训练,这在一定程度上适应比赛时间,将状态最佳期间放在晚上。宫鲁鸣指导的训练风格以严厉著称,训练的目的在于提升球员奔跑速度,同时也要求在高强度冲刺后保持罚球的稳定性。在冲刺折返的训练科目上,对队员要求极高,不少人的体能都接近极限。对于高强度的训练,男篮体能教练王卫星提出:运动员需要忍受三种疼痛:第一种是生理极限痛,第二种是肌肉酸胀痛,第三种就是伤病的痛。
2.3 高原训练对男篮比赛成绩的影响
男篮集训队在结束了云南海埂的封闭训练后,又进行了对外的对抗公开赛,这是例行的赛前热身赛,目的是找出赛前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及检验近期的高原训练成果。热身赛中,中国面对欧洲国家球队的交流对抗赛中都取得了胜利,尽管对手实力并不是各自国家最高水平,但男篮展示出的高质量防守和高体能水平展现了之前在海埂的训练效果。在体能方面展现出较为出色的运动状态,整体投篮的稳定性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最后的长沙亚锦赛检验中,中国男篮从小组赛开始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取得冠军也顺利拿到了通往里约奥运会的资格。小组赛中,中韩对战成为了经典一战,在一直处于被动情况下,中国男篮在最后时刻依靠周琦和郭艾伦的配合逆转战胜对手,在比赛中展现出非常出众的竞争意识和永不放弃的精神。而半决赛中,面对当时亚洲霸主伊朗队,中国男篮用速度和不惜余力的车轮战从一开场就给与对手高强度的压制,这很好的体现出之前的体能训练效果,最终男篮以70比57战胜伊朗男篮。最终决赛中,男篮以78比67击败菲律宾男篮,从而顺利拿到通往里约奥运的入场券。
3. 结论
3.1 高原训练提升运动员身体素质
随着对科学训练的深入研究和实践,高原训练越来越被国内外所推崇,运动员在海拔1000-3000米的基地训练,身体素质中耐力素质会有较明显的提升,从高原基地回到平原地带会有更加充沛的体能保证,有了充分体能储备。同时,在高原训练中加入力量训练也会很快提升运动员的肌肉耐力,因运动员处于特殊地理位置,做大强度力量会加快刺激肌肉。
3.2 高原训练提升运动员心肺功能
运动员在进行低气压和高强度的训练后,会出现冠状动脉血液流量的减少,心脏的供血量则在升高。但是在高原训练情况下,由于海拔高的原因,空气中含氧量较低,运动员拥有多年训练积累下的高强度心肺耐力,而随着训练深入,会心肌代谢功能更加强,代谢方式为氧代谢,不同物质的营养会更加快速有效的吸收,也有利于运动员的恢复。根据研究表明,人在高原上静息,其血液中含氧量的降低是由心率来补偿的。肺部面:运动员在低压低氧条件下,往往需氧量也比平原大几倍,随着海拔上升,运动员吸氧的能力会逐渐降低,肺部吸氧量会渐渐减少,整体呼吸的效率会下降,身体机能也在下降,呼吸难度加大。在此条件下进行周期训练,运动员对心肌、心脏及肺部等功能有了显著提升,同时体内含氧量和供氧量也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