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教育中融入医学人文
——以组胚课教学为例*
2019-01-18马怀芬
史 敏,马怀芬,王 敏,赵 莎,孙 琳,魏 琪
(西安培华学院医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5, 1243838277@qq.com)
医患关系产生于患者身心最脆弱尤其需要安慰的时候,从某种意义上说,应该是人世间最温情、最温暖、最和谐的关系。为何医院不断宣传的技术领先、服务至上,但换来的却是医疗恶性事件的频发? 医患紧张,固然与大众医疗健康知识欠缺密不可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医患紧张”背后隐现着“医德迷失”的问题,究其本质是医学、医疗层面人文精神的缺失[1]。从教育层面来看,“医患冲突”是对医者道德品质的现实拷问,也是对医学人文教育成效的拷问。《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及有关文件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直接手段,医学教育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医德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医学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医学生将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作为自身职业责任;重视人文素质培养,培养医学生关爱患者、敬畏生命的职业操守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2]。
1 医学人文与医学本质的关系
巴德年院士在阐述自己对医学本质的认识时讲道:“科学求真,人文讲善,艺术要美,而医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统一,医学是科学与艺术最完美的结合。”他所认为的医学是集科学之真、人文之善为一体的伟大事业,医学的本质是医学与人文的结合。“医乃仁术”“技术精湛,医德高尚”就是对好医生的最佳诠释。伴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期望不断提高,患者对医疗的理解融入了更多的情感和关怀渴望,这将为医学院校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起到警示作用。医学人文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着重将医学与人文相融合,以人文精神指导医者的医疗行为,提高医护者的职业道德素养。
医疗实践表明,解除病患痛苦需要深厚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然而良好的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亦是实现治病救人最重要的一环。人文精神让医生在利用医疗技术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同时,以一种同理心善待患者,尊重患者的意愿,加强与患者及亲属的沟通,达到医患和谐。医学生秉承“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誓言,不仅应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医学事业的特殊性,树立“敬畏生命”的人文意识,这对于其适应今后的医学工作至关重要。因此,医学生必须加强医学人文素养,这不仅是现代医学的必然趋势,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 现阶段我国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国内医学人文课程的开设占比仅为7%~8%[3],即便如此还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公共课,而欧美发达国家的医学人文课程开设占比为20%,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尽管大多数医学院校都已经勾画出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目标,但因繁重的专业课程使得人文类课程多以选修课进行,致使人文课程边缘化。医学院校对人文素养课程的不重视直接导致学生对该类课程的忽视,不能将人文课与专业课等同视之。而且,医学人文课程安排很不合理且教学方式单一,课程开设较晚且都是传统的理论讲授,学生不能接触到具体的现实案例,导致人文教育与临床实践严重脱节,学生对医学人文知识学习兴趣不高、人文观念淡薄[4]。此外,医学人文教育至今未形成良好的经常性机制,且人文课程教育的针对性和实践性较差,即使学生能够进行课程学习,但也仅了解或熟悉一些相关的规范条文,却不会从自身需求去“感悟、接收、内化”,从而导致其无法将人文理念内化,更不能将知理、向善、行德进行统一[5]。因此,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教育缺乏时效性和长期性,人文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仍停留于形式。总之,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突出问题为课程设置不合理,表现为学时少、开课晚,且教学方式单一;教育缺乏经常性机制及实践性较差。
医学人文素养培养的主要阵地是学校,但目前医学院校对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现状并不乐观,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高等教育扩招后生源整体素质在降低,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薄弱,加之医学生源多为“理科”毕业生,本身就存在人文素养的“先天”不足;第二,我国传统的“轻德重术”医学课程体系过度强调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人文素养培养模式仍处于摸索中,从而制约了医学生人文素养和医学人文水平的提高[6];第三,我国医学人文课程为非专业课程选修课,而医患关系则是医学人文课程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这种不平行关系直接导致医学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发生知识“断裂”[7]。医学院校应顺应国家医疗体制改革,以人性化医疗为目标,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满足临床医疗工作的内在需求。然而必须强调的是,人文素质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如何尽早(尤其是在学生的医学基础教育阶段)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效提高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综合能力,更加突出了培育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这对刚入校的医学生来说尤其重要[8]。因此,人文教育应从医学基础课开始,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从医学教育的开始阶段就将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置于同等重要地位,实现医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3 以组胚课为例在医学基础课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组胚学属于医学形态学课程,该课程通常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是医学生入校最早接触医学教育的课程之一[9]。组胚学研究正常人体的微观结构及新个体发生过程等基础知识,课程内容抽象、难懂,其研究的许多内容都涉及医学人文知识和伦理问题,如男女生殖系统的差异,内分泌系统异常所致的呆小症、侏儒症,胚胎发育过程中畸形胎儿的形成,这些都可成为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素材。在组胚学教学中将医学人文知识和伦理理念融入其中,让抽象的人文知识富有温度和感染力,从而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对其今后采用人文精神理念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为了促进学生对抽象专业知识的理解,在讲解巨噬细胞时,可联系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如“开胸验肺”事件,这样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解巨噬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强大的吞噬功能;同时让学生关注到民生问题,深刻体会当事者的境遇,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进而引发学生关于人文理念和职业道德的讨论。因此,将人文教育和专业知识教学深入融合,既可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长远意义看也可培养其正直的人格和对生命的热爱,使其能够站在患者立场上看待疾病,从而改善医患关系。
4 在组胚课教学中多途径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
4.1 调整课程设置,隐性增加人文教育内容
国内医学院校虽然早已对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达成共识,但至今未达到根本性转变,主要是因为专业课学分多、比重大,学时紧张似乎成为医学人文教育最大的障碍[10]。因此,要培养人文素质过硬的医学生,应将专业课与医学人文课程置于同等地位,根据目前我国医学院校课程特点,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一是将医学人文教育贯穿于专业课堂教学中,使专业课堂教学不仅仅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许多院校专业授课教师多为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的临床工作者,他们的临床经验和案例是最好的教学素材;二是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公共课中,适当增设人文选修课。让学生多角度认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使自身的人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毕业后能够做一名具有人文精神、善于和患者沟通的合格医生;三是在临床见习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医学生在与患者接触时,教师应结合临床实例融入人文理念,这样会更直观地领会人文精神理念;组胚课教师也可邀请临床医生、思想品德课教师集体备课,以共同讨论、头脑风暴等形式将组胚学涉及的人文、伦理学问题进行剖析,将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无缝对接,将人文知识渗透于专业知识课堂中。
4.2 加强师资力量,提升授课教师人文素养
由于各医学院校过分注重专业课的师资投入,人文教育师资严重不足,从而造成医学生人文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提高专业授课教师人文素养,既可有效弥补人文教师不足和人文课时有限等问题,也可实现人文教育融入专业知识的横向渗透。医学生在医学教育阶段,与专业课教师接触最多,有着良好医德修养和医学人文素养的专业课教师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组胚学教师是医学生入校面对的第一批医学专业课教师,其表现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医学专业的印象,因此组胚课教师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组胚课教师应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持续完善人文知识储备,主动关注并学习与人文、伦理有关的医疗热点问题;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中,通过中国传统医德的熏陶来增强医学生人文素质。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思考其中所蕴含的医学伦理问题。例如,辅助生殖技术中配子捐赠、代孕等伦理内容,从实例中促进学生用伦理学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定期开展学生人文教育培训交流会,让其懂得如何关爱、尊重患者。例如,在胚胎学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生命从受精卵形成,到三胚层的分化、胚体形成、器官分化至胎儿的成熟中每一时期都很重要,都有可能导致畸形的发生甚至死亡,让学生明白作为医生必须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人工流产是医学诊疗措施之一,杜绝经济利益驱使下进行的选择性流产,尊重生命,坚守职业道德。总之,高校应通过各种平台加强教师人文素养,拓展教师的人文知识面,加强其德行修为,再把这种人文素养带进课堂,传播给每一位医学生。
4.3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有机融入人文理念
鉴于组胚学概念多,内容枯燥、抽象且不易理解等特点,再加上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针对学科发展的趋势和研究热点,在组胚学教学中引入医学人文问题,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在枯燥的专业教学内容中渗透医学人文知识与理念,让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如:①理论教学中,引入具有人文特色的相关事迹。例如,在心血管系统授课中,引入提出“修氏理论”的科学家修瑞娟教授的事迹,她否定了当时世界流行的“田园式灌注推论”,提出微循环对组织细胞的“海涛式灌注论”,当美国以重金聘请她留美时,她毅然回到祖国。以此事件引起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再如,胚胎学授课中增加学科前沿技术引发的新伦理问题,如“试管婴儿”“代孕”等。让学生思考:夫妻中女方因疾病不能获取卵子,利用她人卵子实现体外受精后再受孕。那么,该试管婴儿的两位母亲,一位是遗传学上的,另一位为社会学上的,谁对孩子拥有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加深他们对法律上权利和义务的理解;②实验课堂上,在观看实验标本时,告诉学生这些人源性标本及各种畸形胎儿也曾经是鲜活的生命,唤起学生对遗体的尊重,对生命的珍爱。树立他们对畸形胚胎标本的同情之心,将尊重生命的人文理念渗透其中;对待实验标本应轻拿轻放,将人文关怀铭记于心。
4.4 丰富学生文化生活,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使学生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人文教育融入课余生活,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高校应充分利用学术交流、校园文化活动、传统文化讲座等,组织新生做入学宣誓仪式,并邀请名师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榜样,除讲解医学专业知识外,还应包括人文科学、医疗职业道德等内容。也可通过网络、校园媒体开展职业道德及人文素养建设活动,弘扬医学人文精神,借助微信、QQ等网络平台互动交流,发表自己对人文教育及职业道德的看法。还可组织学生参观生命意义展厅,或去社区为居民提供公益性医疗服务,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学校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红十字会、技能竞赛,在活动中融入医学人文内容,增强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素质的培育和熏陶。
综上所述,鉴于组胚学的开课时间和课程特点,在该课程教学中尽早融入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可使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素质培养相得益彰,最终将医学生培养成“科学脑、人文心,有技术、有温度”的综合性应用型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