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的路径探索*
2019-01-18张锦雀
张锦雀
(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4,827720790@qq.com)
高等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医学人才和维系人类生命健康的双重重任,随着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如何对“准医生”的医学生开展医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就谈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故探索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如何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医德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医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关系
习近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使其成为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老根”,为世界上所有华人提供了“精神家园”。[1]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支的传统医学文化所推崇的“大医精诚”“仁爱救人”“医乃仁术”,与当今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相吻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医学生医德教育相互蕴含、彼此渗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以有效融合,促进医德教育的发展和创新[2]。
1.1 二者具有相同的价值信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生命及其价值体系进行细致到位的思考、总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命观,如儒家思想注重强调“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道家提倡“厚德载物,上善若水”,佛家推崇“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等,其核心内涵是敬畏生命、尊重生命、超越生命[3]。医德教育的宗旨是关爱、尊重、珍惜生命,寻求和超越生命价值。因此,开展医学生医德教育是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1.2 二者具有一致的道德追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诸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道家的自然和谐,无为而治;墨家的以德治国,崇尚模范;法家的“不法古,不循今”“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的自我反思精神以及“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自我告诫,这些都是医务工作者的道德追求。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旨在引导医学生做一名知道德、讲荣辱、有担当的人。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医德教育具有一致的道德追求。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医德教育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1.3.1 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仁爱精神。
“仁”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核心,所谓“仁”就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其核心内容是“爱人”,推己及人地同情、关心、帮助和爱护他人,提倡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医学是“救人生命、活人性命”的“仁术”,医德的核心理念要求从医者要有一颗同情患者、真诚地为患者解除痛苦的“仁爱”之心。唐代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宋代林通的《省心录》、明代陈实功的《医家五戒十要》等医学经典著作都在鼓励医者保持“济世救人、仁爱为怀”的品质[4]。然而,部分医学生强调自我中心,注重个性自由,缺乏团结、爱心、合作意识。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历代德艺双馨的医学家的品行和儒家的“仁爱”思想来熏陶、培育医学生的“仁爱”精神将会有很大的教益作用。
1.3.2 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责任意识。
责任感是人们推崇的核心价值理念,医务工作者的服务对象是人,承担着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责任意识对于医生而言是一份特殊的职业担当。然而,成长在和平、自由、开放的大数据时代的部分医学生表现出集体责任意识弱化、家庭责任意识减弱、他人责任感忽略等问题。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倡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家国观,强调人的自我成长与完善,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5]。因此,有必要抓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渗入医德教育阵地,对医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熏陶,增加医学生的义务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1.3.3 有助于完善医学生的人格品质。
我国传统医德认为,一名医生必须具有淡泊名利、廉洁正直的人格品质[6]。但是,我国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部分医学生出现道德意识淡薄、道德规范缺失、情感淡漠、价值冲突和信仰危机。因而,亟须建立一种符合时代特征要求、能为多数人所接受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让医学生建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并且为医学生滋养精神世界提供充分的文化基础,能够带动医学生群体培养自身强大的精气神。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的路径探索
2.1 丰富课程教学,创新医德教育方式方法
课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为提高医德教育的实效性,丰富课程教学方式,创新医德教育方法,针对性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7]“大医精诚”“天人合一”“医乃仁术”等思想贯穿到理论教学中。
2.1.1 启发式教学引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
在讲述理想、信念、人生价值的问题时可系统阐释儒家、法家、道家等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增加经典名言警句、修身处世的篇章,引导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动机,进而内化为高尚的医德行为;或开展医德与医术何为重、收费与救人何为先等辩论,让学生们直观感受理想与现实的思维碰撞;同时,创新法律知识教育模式,开展医疗模拟法庭、法律维权辩论等形式,强化理论与实际的相互联系,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文化环境,为日后正确处理医患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2.1.2 体验式教学引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参观医学院校校史、医史博物馆、医德医风教育基地,组织医生体验患者访谈等活动,直观感受仁爱、友善、道德、敬畏生命等医德素养,对医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感染作用,激发他们的敬业奉献、求真务实的精神[8]。
2.1.3 情景式教学引入“医学心理学”课程中。
在临床工作中许多医务工作者更关注疾病本身,忽略了“患者”的意识,在“医学心理学”的课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患者”并不是单纯的病因、症状、体征、检查等元素组成的个体,而是融合心理、健康、经济、学历、社会关系等各因素交织的整体,培养医学生具备心理学家的洞察力,从而实现医学与人文的平衡,促进医学健康、协调、稳定的发展。
2.1.4 案例式教学引入“医学伦理学”课程中。
在附属医院医务人员中广泛征集反映各学科医患关系现状、医学技术应用的伦理问题,构建各学科真实的典型教学案例库,这些案例涉及医疗事件发生的人物、起因、经过、诊断、治疗、预后、影响、意义等方面,可包含多学科相关联的问题,比照本宣科更直观、形象、生动地阐述医学伦理准则、意义。运用真实案例互动教学,实现医德教育从课内到课外、从认知到实践的转化,促进医德教育的升华。
2.1.5 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
近年来,国内社交平台的急速成长和业态创新,社交化平台的主流化覆盖,依托其关系链导向、低门槛互动、碎片化传播等优势,时下微博、微信等已经成为舆论工作传播的新途径,因此,可鼓励学生编导、拍摄孙思邈、张仲景、扁鹊、王焘等医学名家事迹介绍的微电影,体验其不为名利、潜心钻研医术的事迹,接受“行医德为本”的熏陶。同时,也可以将慕课、微课应用于教学,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以各种音频信息、图像、视频等方式生动地表达,通过碎片化、案例化的形式进行传播,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以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医学生的理性认识[9]。
2.2 注重文化建设,提升医德教育的认知水平
高等医学院校要借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医德教育实效性,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将理论问题具体化、通俗化、形象化,提升医德教育的认知水平,营造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形成既有个性风华又有普世人文的品牌标签。第一,通过校徽、校训、校歌、院徽、院训等因素,明确医者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以人为本,德育为基,实现信念的育人功能。在学校道路、广场教学楼等命名中融入文化内涵,校园景观处刻印名言警句,实现环境的育人功能。第二,要增加学校图书馆人文类书籍数量,开展“朝花夕拾”读书活动,特别应该倡导学习医学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学习其精湛的医学技术、崇高的从医信念,树立当代医学生“学好医、行好医”的理想情怀,可将阅读量列为医学生德育考评的参考指标,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医德教育在思想、理论、情感上的认同和统一。第三,利用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院级品牌项目定期举办摄影作品、师生艺术作品展、手绘地图作品展、诗文图展、三行家书、以中华卓越医学历史人物冠名开展系列活动,开展经典诵读、高雅艺术进校园等主题竞赛和艺术展示活动,开展调查、座谈掌握医患关系现状、医学生对传统医学文化认可度等研究。活动均增设专题讨论互动的新媒体平台互动交流,形成“以史为鉴,谈古论今,共铸良医”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凸显医学校园文化环境,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10]。
2.3 构建实践载体,强化医德教育的理性体验
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医德教育的方式方法要实现课内到课外,从认识到行动,实现知行合一的转化过程,全面提升医学生的医德水平。医学生公益服务是医德教育的有效补位和实践载体,利用专业知识,组织或参与帮扶他人、服务社会,共同维护公共健康。同时,学校进行系统的组织安排、完善的制度设计,借助附属医院的优质资源,对接社会,开展顶层设计,构建常态化项目化、体系化、系统化的医德教育实践载体运行模式[11]。第一,学校组织志愿服务在医院活动,开展导诊、维持医疗秩序等工作,应用传统医学文化的服务理念,学会换位思考,注重培养仪态、眼神、动作等礼仪形象培训,为日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打下基础。第二,学校与政府、企业、社区、民间公益组织加强合作,整合社会资源,通过义诊、健康咨询、健康体检、送衣送药、心理辅导等,关爱普通百姓、弱势群体,普及专业知识,为民众建立健康档案,实现精准志愿服务,树立崇高的职业使命和责任感。第三,学校要注重构建医学生公益服务的常态化机制,坚持公益服务的公益性和福利性,防止出现公益服务工具化现象。医学生通过专业优势作为志愿者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可定期追踪、反馈、检验服务效果,一方面,医学生切身感受生命的脆弱、无奈、艰难,产生内心的共情;另一方面,医学生真实体验自身长期志愿服务的效果,提升自身职业使命感。医学生经历如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训练,把接受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涵养内化为自我约束,外化为自主行为,形成更为深刻、更为立体、更具实效的医德教育途径。
3 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入医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应避免形式主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解读,将其精神要义与当代医疗环境的具体情况有机结合,拓宽其传播渠道,强化形式和实践,构建传统文化与医德教育重要载体,赋予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医学院校可从丰富课程教学、注重文化建设、构建实践载体等方面着手,让医学生成长于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学习其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全面提高从医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和医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