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2019-01-17蔡香军
蔡香军
摘 要:微课是信息技术发展起来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在课程改革背景下,许多业界同仁都对微课的教学应用展开了研究。对于初中生物教学来讲,微课也具备多方面的教学价值,有进行教学应用的积极作用。针对微课特点与教学作用做出分析,然后对其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提出具体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微课;初中生物;教学运用
微课是近些年教育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微课的出现,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教师能够立足于微课,实现教学重构,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化实现。初中生物作为教育教学中的一环,教师应当顺应目前的教育发展形势,对微课进行有效的利用,将其融入生物课堂中,切实创新生物教学的方法模式,给初中生打造一个更加高效的生物课堂,帮助初中生加强生物知识学习。
一、微课的特点及其对初中生物教学的作用
1.微课
微课是对微型视频课程的简称,根据其全称就能发现,微课具有两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可视化,二是微型化。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容纳相关知识,通过视频化的方式,将这些知识展现出来,呈现在学生眼前。和传统的书本教材和黑板相比,视频化的知识呈现模式,显然就具有很强的可视性,学生能够从微课中直观感受相关的知识,认清其内涵。而微型化,就是指微课在时长上比较短,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而且,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还可以在时长上实现多样化的控制。总的来讲,微课本身具有显著特点,这些特点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2.教学作用
对于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来讲,微课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运用。一些业界同仁已经开始尝试将微课融入初中生物课堂上。根据相关人士的实践来看,对于初中生物教学,微课能够起到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使用微课教学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更高,在观看微课视频的时候,集中度比以往观看黑板的集中度更高。第二,学生学习主动性更强。在微课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更强,能够基于微课创设以学生自学为主的生物课堂。第三,可以驱动学生思考。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就是被动听讲,自身缺乏思考。基于微课的教学,可以通过微课设计趣味现象、趣味活动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堂思考动力,让学生动手又动脑。
二、初中生物教学对微课的具体应用策略
1.利用微课构建课堂导入
根据初中生物教学实情来讲,课堂导入是不少教师会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导入,主要作用就是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引出新课知识。做好课堂导入,就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了基础。因此,就可以将微课利用起来,构建生物教学的课堂导入环节。比如,在针对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网络上搜集人类进化的相关视频,将其剪辑成为一个导入型微课。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就将这个微课导入进来,让学生观看微课后进行思考:微课视频中展示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样的现象有什么好处?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就能趁机引出进化的概念,让学生围绕进化来思考这些问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生物进化形成初步认识。
2.借助微课引导学生自学
微课与一种教学模式存在紧密关联,那就是翻转课堂模式。翻转课堂,就是翻转了师生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在课堂上自主学习。鉴于此种理念,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便可以基于微课,对学生加强引导,让学生在微课导向下切实展开自主学习,对生物知识展开有效的探讨。比如,教学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设计具体的微课,将遗传基因的相关知识以及显性和隐性的遗传表达等融入微课中。在课堂上,就把微课展示出来,组织学生进行观看学习,先对这部分知识形成大致认识。然后,可以针对显性和隐性部分,再次重放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再次观看学习,让学生切实对这部分知识有效掌握。
3.通过微课指导学生实践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课堂实践应该有效落实。在课堂上有效展开实践,可以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这样有助于提高生物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微课,指导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实践。具体来讲,可以通过微课创设实践情境,以视频化的形式,构建一个具体的生物问题情境,然后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了解情境中包含的问题,然后再利用所学的生物知识来解决问题。比如对于传染病及其预防这部分知识,就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展示一个“非洲猪瘟”猪传染病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知识,思考预防传染的方法。
对于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来讲,微课能够起到积极的教学作用。因此,对于生物教师来讲,应该对微课实现有效利用,将其融入课堂教学,构建课堂导入、引导学生自学以及指导学生实践,全面推动生物教学的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大芬.适合应用微课的几种生物实验例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439(13):134-135.
[2]张善鹏.浅析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设置提问[J].中学生物教学,2017(9X).
[3]王露.浅析初中生物教学[J].读天下(综合),2018(4):151.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