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2019-01-17张学娟
张学娟
摘 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备课是教学的基础,关系到课堂质量的高低。面对部编版教材,只有理清教学重难点,把握文本结构,才能成竹在胸。与老教材对比发现,部编版教材中中华传统文化的比重加大,文本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面对新教材,备课显得更加重要。备课是教学的开端,关系到整个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快速适应教材并不断地研究备课艺术,在课堂上才能发挥出最佳的育人功能,最终达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效果。
关键词:部编教材;认知特点;备课
语文教学已经进入崭新的阶段,各大学校已经全面使用部编版教材。与苏教版教材相比,部编版教材从文本到课后习题以及单元结构,编写的重点与关注视角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而语文作为一门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其变动牵动着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心。
开学已经几个月了,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都在摸石头过河,在探索如何让老师和学生适应新教材。面对这个全新的局面,我们是不是只能束手无策呢?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学生又该如何学习?考试又会以什么形式来考?各种问题都在我脑海中盘旋,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备好课。而新教材编写理念最重要的一条是“立德树人”,主要注重“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这几个方面。这样的理念不是非要写在教案上,而是要处处渗透、润物无声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把大量的心思花在备课之中。
如果教师的目光狭隘,不能钻研书中的知识点,上起课来肯定是缺乏驾驭能力的,自然会产生“胸中无适主”的感觉。教师要将教材读透,做到胸有成竹,并能把自己的解读体验转化为教学策略,举一反三地教导学生。在部编版教材的备课过程中,应对每个单元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归纳出关于人文主义的知识点,提前做到心中有数。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就涉及不少民间故事,口语交际中也有关于民间故事的部分,在备课过程中就应从学生的角度考虑,用学生容易接受的主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学。那么为什么小学教材要安排那么多民间故事?因为民间故事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大多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呈现在课文中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异想天开”的课堂更能让孩子们产生乐趣,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如《猎人海力布》的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几句话,这就符合民间故事的特征,能让学生自己自由发挥想象力,学会自己讲故事,自己创作故事。
著名的主编温儒敏教授用简洁的语言建议我们,部编版教学需要结合具体的教材研读和教学实践去消化与检验。如五年级教材中《冀中的地道战》一文,教师可以熟读课文并收集关于任丘的资料,让学生觀看《地道战》电影之后进行深度思考,可以让学生描述地道的特点并画出简易的地道图纸来感受地道,体会当时劳动人民的爱国热情和集体智慧。举这个例子,主要强调备课时尽量突出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重点,不能主观地分割知识点,这并不是说平均整个课堂,而是在每节课有“抓手”的前提下放宽课堂要求。
一个人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从而看得更高、更远。只有教师自身能力提高,才能在备课中发挥作用。备课前的准备工作必须充分,如教材中的课文是选段,教师可以阅读整本书籍,这样在备课时可以考虑得更全面,教学时可以更自如,回答学生问题时可以更充分。部编版教材的课文从三年级开始就分精读和略读了,每学期学生都有四本相对应的必读书目,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阅读体系。精读课要求比较细致,但是略读课更注重学生读的过程,要学生把自己学习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阅读实践中。《珍珠鸟》一课就是最好的例子,在苏教版教材中是一篇重点课文,要求会读、会背诵且能默写,而在部编版中却变成了自读课文,可见,新教材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相当重视的。因此我们在备这一课时,就不能将以前的教案拿过来照着上,逐词逐句细细分析讲解。新教材更多地侧重于学生自己的朗读和理解,在读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会阅读的孩子,写作自然不成问题,在习作的备课过程中,不能搞套式作文,同样要激发学生兴趣,由小点到大局,由点成线,由线到面。
教师备课之前应该少看参考书,要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去挖掘知识,先好好钻研课本,在读与思的过程中产生自己的感受,课堂上才会得心应手。备课中应把自主设计摆在首位,可以适当借鉴案例,这样可以避免教师参考书给我们带来的固定模式。更多时候,教师要立足语文学科的基础与本质,注重语文要素的提炼与展现,抓住语文教学的核心,把语文知识获取与语文能力训练放在首位。我们应该教给孩子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例如,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孩子诗词的韵律,引导孩子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应挖掘诗歌语言的魅力,不能一上课就介绍作者、背景、主题等,而忽略了第一印象,要让学生保留鲜活的学习感受。在课堂拓展备课部分,应延伸阅读,可以安排在课后,让学生去读整本书。
课堂的把握能力来源于充分的准备,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努力实现“不教之教”的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在浩瀚的海洋里自由遨游,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李倩.小学语文备课技巧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
[3]符庆.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备课研究[A].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8.
编辑 李 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