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初中物理“思维断层”教学

2019-01-17翁丽红

新课程·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激活思维夯实基础

翁丽红

摘 要:通过六个典型案例,具体分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断层的原因。在教学中要顺应学生认知结构和发展规律,将重点落在学生的思维断层上,衔接思维,明畅思路,提高科学素养。

关键词:思维断层;夯实基础;垫高思维起点;激活思维;优化思维

笔者作为教研员,从对每次统考的质量分析,以及下校听课、学生的反应情况中总结,“物理难学”是因为出现了“思维断层”。所谓“思维断层”,是指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知识是零散的、片面的,链接出现了障碍。笔者就几个典型案例来说明教学必须顺应学生认知结构和发展规律,将重点落在学生的思维断层上,以提高科学素养。

一、注重基础知识,夯实思维根基

【案例一】在初三复习了“力与运动”的相关知识后,学生练习:

试题:狗拉着雪橇沿水平冰面做直线运动。先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雪橇受到的水平拉力为F1,后以速度2v做匀速运动,雪橇受到的水平拉力为F2则()

A.F22F1

笔者听课的一个班50个学生,只有6个学生选择正确,老师评讲,强调了“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是平衡力,力是一样的”,但是在接下来的几道相同知识点的练习上,正确率还是很低。

可见,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学生不能理解 “速度越大,需要的力难道不是越大吗”。学生的思维断层在于对“力”与“运动”的逻辑关系没有搞清楚,虽然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是题目略去了“物体从v变为2v这个状态变化过程”的分析要求,学生便不会主动运用分析。

究其原因,在教师备课环节欠缺“备学生”。物理难学,多数在于学生读题后对于物理变化的中间过程不明确,教师只有认真研究教材,深入了解学生认知能力而产生的思维断层,在课堂中用适当的方法,如本题中,找到被学生忽略分析的中间过程,搭建知识链接。很多时候需要用图示法,做出中间变化过程,引导学生理清物体运动过程的前、后及中间的变化过程,找到学生已知的和未知的之间的思维断层,弄清楚事物的本質和事物间规律性的逻辑联系,夯实学生的思维根基,是教学的出发点。

二、注重知识延展,垫高思维起点

【案例二】初二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一根绳子受200 N的拉力会被拉断。小舒与小野两人沿反方向同时拉绳,他们每人用力为N时,绳子会被拉断;如果将绳的一端固定在树干上,小舒用力拉绳的另一端,则小舒用力为N时,绳子会被拉断。

全区4000左右考生,第一个空的难度值达到0.32,第二空难度值为0.51。

题干简单,绳子也司空见惯,隐含的却是比较深刻的物理观念、物理思维,很多老师在接触类似问题时,基本是一两句话一带而过,没有深入分析,造成类似问题总成为学生的学习难点。

关于绳子受力问题,要解释清楚需要大学物理的材料力学知识作为支撑,对于初中生而言,如何给他们正确的物理观念呢?首先,把绳子看成很多个小部分组成,当绳子受外力时,内部每一小部分,在绳子拉紧方向的横截面的两侧,就产生等大反向的力,这个力就是“张力”;其次,再分析绳子的两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张力始终等于外力,所以,绳子能够承受的最大的拉力为200 N时,张力也是200 N;再次,当一个人在绳子一端花100 N的力拉绳子时,这端绳子的张力就是100 N,同理,绳子另一端张力一样是100 N。如果绳子不是两端同时受力,只受一个力的情况,是把它看成刚体或者一个质点,此时我们认为它不会变形,没有张力,绳子两端受力时,其中一端的力只是起到固定作用,如试题里的树干,如果没有树干,绳子不会被拉断。

本案例中,学生的定式思维是出错的主要原因,认为“左右各一个100 N 的力,合力是200 N ”,还因为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张力”这个物理概念,这时候教师的引领作用不可或缺,有了“张力”知识之后,垫高了思维起点,不仅解决了之前的认知冲突,衔接了“生活经验与物理知识”之间的思维断层,更容易明畅思路。

立足于教材,深入挖掘教材深层次价值,适当补充课本、课标不做要求的必要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起点,深入浅出地扫清物理思维障碍,理顺逻辑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

【案例三】关于摩擦起电问题,物理学规定了“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学完摩擦起电知识后,学生会好奇,一定是毛皮与橡胶才起电吗?为何摩擦会起电?一连串的问题会出现在学生的思维里,因为此时学生还没有足够的知识基础做铺垫,鉴于课本不做要求、课时有限等多方面原因,很多老师不补充有关“摩擦起电”的相关知识,这样就很难让学生释然心中的疑惑,只有讲清楚摩擦起电本质是电子转移的知识后,衔接了思维断层,才能让学生够豁然开朗,才容易对物理知识融会贯通。

之后,学生可能还会问:同种材料摩擦起电吗?让学生回家查阅资料。结果出人意料:同种材料摩擦也会起电!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不仅迅速掌握前人已经研究过的知识,而且培养了自学能力。

教师以合理的方式帮助学生从认识电子到摩擦起电,垫高了思维起点,完整走一遍科学家的思路及科学家的学习方法,构建了完整认知体系,提高了学习能力。

三、激发认知冲突,激活认知思维

【案例四】重100 N的水可以产生的最大浮力为:(D)

A.一定小于100 N B.一定大于100 N

C一定等于100 N D.可以大于100 N

“重100 N的水可以产生大于100 N的浮力?”“怎么可能?”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怎么可能?”包括很多老师在内,都产生这样激烈的认知冲突。

思维容易出错在于F浮=G排液,认为一定要把水排出来,才有浮力。依据图1示的方法,左图杯子装有体积不多的一点水,右图物体浸入后,可以被水包裹着很大一部分的体积,不难通过实验说明,只要液体中可以使较大体积的物体保持在液面以下,就可以产生较大的浮力,与液体本身重力无关。通过这种认知冲突的思考、分析,可以加深对阿基米德定律的理解,也进一步训练了分析能力。

实践告诉我们,很多容易出错的问题,即使老师提前总结,也一遍遍告知了,但总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非得遇到挫折后才会明白。因此,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自己展示出思维后,诱发认知冲突,激发兴趣,教师再纠正他们思维的偏差或思维的断层,从而达到思维的新高度。

【案例五】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分组实验中,一般的同学是竖直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但是,总是有同学是斜拉弹簧测力计,他们也同样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数值。在汇报数据时,斜拉弹簧测力计的同学的结论肯定不满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杠杆平衡条件,此时,教师因势利导:“难道杠杆平衡时不满足这个条件吗?”全班一起思考:“是有其他的原因?”老师请斜拉弹簧测力计的同学板演了他们的实验操过程。当全班同学一起找到了错误的根源在于“斜拉时力臂不再是杠杆上直接读出的”这一错误之后,就顺利实现了新的认知的同化。

对于物理概念或者解题过程的教学,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活动中矛盾的因素,巧妙地设置认知冲突,暴露学生的问题,让学生置身于认知冲突的矛盾氛围中,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水平,激活认知思维。

四、体验探究过程,优化思维方式

【案例六】学习了浮力知识之后,让学生动手做图2所示的两次实验,比较“冰融化之后,水面怎么变化?”。

学生在家里开始用碗做实验,发现碗不透明,不好标水面位置的刻度,改用烧杯做,发现水面几乎看不清楚变化,教师继续引导,怎么样让实验更加精确?——改用大一点的试管,因为比较细,冰块大小受到试管的限制,怎么办?——教师出示如图3所示的长颈烧瓶,这样,基本可以比较明显地比较出两次液面的变化情况了。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问“在长颈烧瓶里插上更细的玻璃管(如图3右)会起到什么作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本实验中,学生经历了一次次失败,觉得麻烦、泄气,但是,正是这样一次次的失败,得到教师一次次的鼓励与引导之后,他们才体会科学家研究的摸索过程,主動引发思考每一个实验装置更深层次的作用,对于“长颈烧瓶里插上更细的玻璃管会起到什么作用”的问题不言而喻。

教师有意识地将概念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适时、适量地改进实验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创设一些开放型的探究式实验,帮助学生搭建一个思维的台阶,形成更为直观的理解与感受,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家研究之路,真正进入科学学习的状态和角色,不仅避免了思维断层的出现,而且提高了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全面地研究教材、分析学生,重视学生出现的“思维断层”现象,帮助学生建立有效思维断层的衔接,优化学生逻辑思维,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是教师努力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吕海霞.优化知识教学,耦合学生的思维断层[J].数学教学通讯,2017(12):3-4.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激活思维夯实基础
运用电教媒体激活低年级数学课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浅谈教育创新在数学课堂的实施
让有效提问开启学生思维之门
加强基层统计工作 夯实统计工作基础
提升初三化学复习有效性的思考
关于职业高考专业课教学的思考
借助阅题平台,激活数学思维
莫让对话止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