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巴赫《帕蒂塔》第五组BWV829的演奏要点
2019-01-17郭佳云
郭佳云
摘要:《帕蒂塔》又名《德国组曲》,是巴赫创作生涯中一部重要的作品,其中包含有六部组曲。文章选取其中的第五组BWV829作品,对其7首作品的创作风格和演奏要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进一步了解巴洛克时期音乐作品的创作风格特点,希望为演奏者能够正确地把握和演绎这一时期作品提供一些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巴赫;《帕蒂塔》;演奏要点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0-0069-02
一、巴洛克时期简介
巴洛克时期大致是从1600—1750年,巴洛克一词来源于葡萄牙语中的“Barroco”,意为不规则的珍珠。以前,这一词指的是巴洛克时期的一种豪华的、富有装饰的建筑风格,后来也被人们认为是音乐和艺术上富有装饰性、华丽性的艺术风格。由于受到巴洛克时期的文化和艺术发展的影响,如建筑上精美雕刻和华丽外观、服装上精致的装饰、艺术上的线条感与空间感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这个时期作曲家的音乐创作。
二、第五组帕蒂塔BWV829的创作风格及演奏要点
《帕蒂塔》是巴赫为键盘而创作的一套组曲,包含有六组(BWV825-BWV830),于1726年创作完成第一首,直至1731年陆续完成其他五组作品。“帕蒂塔”源于意大利语中的“Partita”,意为组曲的意思。帕蒂塔主要由四种舞曲组成:阿列曼德舞曲、库朗特舞曲、萨拉班德舞曲和吉格舞曲。但在巴赫的《帕蒂塔》创作中,并不是每组都按上述四种舞曲来写作的,而是增加了一些随想曲、幻想曲、咏叹调等其他的音乐体裁在里面。如在第二组中,没有用吉格舞曲,而改用带有赋格形式的随想曲,在第四组中加入了咏叹调的音乐体裁,从而为听众在听觉上带来一种新鲜感。
第五组帕蒂塔BW829包括七个部分有:序奏、阿列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带小步舞速度的小曲、帕斯比叶和吉格。
1.序奏。序奏的形式如同序幕,是作品开始前的引子,起到引入正题的作用。在演奏风格上是较为即兴,是带有华彩性、炫技性的练习曲式的作品。这首序奏是以16分音符快速跑动为主,在演奏时应注意快速跑动的均匀度、节奏的准确度以及手指的清晰度,并注意和声进行及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走向性。因此,在练习中,采用非连奏来演奏,强调手指第三关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不是高抬指的敲打,也有别于浪漫主义时期过于贴键的演奏。
2.阿列曼德。“Allemande”原意为“德国舞曲”,是源于德国的一种舞蹈,以4/4拍为主,速度适中,常用于组曲中。演奏这首阿列曼德时,需加强手指的颗粒性;注意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对唱性及各声部保持音的演奏。
3.库朗特。库郎特分为法国式和意大利式两种不同风格,法国式的库朗特较为精致,带复调性,常以3/2拍和6/4拍为主;意大利式的库朗特则较为轻巧、轻快,常以3/8拍和6/8拍为主,速度比较快。此曲中采用的为意大利库朗特,曲子由两种不同节奏的旋律组成,一种是16分音符的无休止的跑动,另一种是八分音符的断奏音型。因此,演奏时要注意两条旋律线的独立表现,多分手慢练,直到双手可以独立表现各旋律线条后,再慢速合手。
4.萨拉班德。萨拉班德来源于西班牙舞曲,节奏以三拍子为主,速度比较缓慢,音乐富有装饰性。此曲以附点音符为主,具有很强的动力感及推动感。演奏时,应多注意装饰音的演奏,不能弹得过快,应该保持它相应的时值。
5.带小步舞速度的小曲。这首小曲是带有宫廷式气氛的舞曲,速度比较从容,旋律比较优雅。在小曲中,节奏、节拍的掌握比较困难,演奏时,前八个小节演奏出来的音乐是一小节两拍的感觉,即6个八分音符演奏出来的更贴近两组三连音的感觉;而在之后四分音符与二分音符的小节里,演奏起来是一小节三拍子的感觉,这样就在听觉上产生一种二对三的音响效果。练习时,应对节奏进行充分的把握,右手的八分音符可采用断奏来演奏,使曲子更加具有流动性。
6.帕斯比叶。帕斯比叶舞曲来源于法国一种古老的舞曲,性格比较活泼。由于来源于法国,使得帕斯比叶舞曲多了一些抒情性,没有德国或者意大利的舞曲那么干脆。因此在演奏这首曲子时,八分音符用連奏来演奏,以保持句子的连贯性、抒情性与歌唱性。
7.吉格。吉格具有赋格曲风,一般放在曲子的最后,速度较快,情绪较欢快活泼,常采用对位手法写作,并且后半部分的主题常以反向方式出现。这首曲子,采用双主题的写法进行创作,第一主题的乐句语气较长,而第二主题的语气短,节奏感较强。曲子的后半部分是练习的难点,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同时出现,两种不同语气、不同分句的主题融在一起。在练习时,要分声部练习,把每个声部的乐句划分和旋律走向练习清楚后,再将声部两两结合练习,去体会每一主题与声部之间的音乐性,最后再合到一起去练习。
三、把握巴洛克时期键盘作品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对巴赫第五组《帕蒂塔》的学习,我们知道,演奏一首作品时,对作品风格的准确把握是非常重要的,正确地把握好每一时期音乐作品的风格,才能更好地演绎作品。因此,在演奏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复调性。复调性是巴洛克时期的重要标志,与主调的主、次关系不同,复调采用的是多条独立的旋律线结合在一起来写作的。因此,在复调音乐中每条旋律线及每个音都有它独立的意义,而在每两条旋律线之间也都存在一种和谐、稳定的关系,即各声部是一种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感觉。其中保持音是演奏复调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保持音就没有复调,若保持音演奏的时值不够,就会截断声部旋律线条的发展,与其他声部之间构成的音响效果是会消失。由于当时基本采用通奏低音记谱,记谱时只写低音,以上的和声部分根据演奏者个人的理解添加,那么在演奏时,低声部的旋律线条是不可忽略的,它正如弦乐重奏中的大提琴一样,声音虽然不如小提琴那么突出,但是也具有它独立的音乐线条。
2.节奏。巴洛克时期的节奏是非常严格的,不如浪漫主义时期有那么多的自由节奏,一般作曲家标注过的地方或是一些华彩性的乐句时,我们可以做一些自由节奏,但曲子的整体节奏都应保持稳定。
3.奏法。奏法包括连奏、非连奏、断奏。由于巴赫的原谱上基本没有演奏标记,这为演奏者演奏曲子时提供了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一般来说,时值较短的音符我们要采用断奏或是非连奏的方法来处理;时值较长的音符我们可以采用连奏的奏法演奏。由于当时的古钢琴与现代钢琴不同,它无法做到很短很干脆的跳音,也无法做到像浪漫主义音乐中绵绵不绝的音响色彩,那么,我们在演奏巴洛克时期的断奏时,时值应比跳音长一些,只要做到把音与音之间相互断开即可;在演奏连奏时则应该注重音质的清晰、干净并且保持旋律语句的连贯性;演奏非连奏时,要求音的颗粒性,强调手指三关节更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持声音的均匀。
4.分句与音响。首先,相对于浪漫主义时期绵延不断的长线条乐句来说,巴洛克时期的樂句是较为细碎化的,曲中我们通过断、连和小连线的地方来找到句子的呼吸。其次,由于巴洛克时期复调性的特点,需找寻各声部中的乐句,这需要演奏者具备良好的手指控制能力和独立能力,从而更好地表现各声部的乐句线条。在音响上,古钢琴的声音不能做到突然间很明显很大的渐强渐弱,演奏巴洛克时期音乐我们可以通过对和弦的分析和个人的内心感觉,采用“阶梯式”的层次变化来表现作品。
5.装饰性。巴洛克时期音乐中的装饰音是比较即兴和丰富的,它可以在任何地方加上装饰音,使乐曲变得丰富多彩,演奏者每一遍演奏加的装饰都有可能不同。一般来说,当作品反复出现时,反复的那一遍在装饰音上的演奏一定要与第一遍演奏有所差别。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巴洛克时期的装饰音是要占时值的,即从正拍上进入,演奏时应从容、优雅一些,不要演奏得过于快速和华丽。
6.踏板。演绎巴洛克时期音乐时,延音踏板很少使用,一般只在我们手指无法保持长音或是无法保持音乐连贯性时,使用一点延音踏板来避免声音太断、太干的问题,演奏时要小心使用,既不能踩得过多使音响浑浊,也不能完全不用,使声音太干涩、旋律线断裂。
通过以上浅析,我们能看出巴洛克时期音乐作品的综合性很强,学习巴洛克时期作品,可以帮助我们培养一种立体的听觉感觉,培养双手的独立表现的能力和手指对音响的控制力,对于踏板、节奏等都有新的认识。学好巴洛克时期的作品,有助于帮助我们加大对其他时期音乐演奏上的把握。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兴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1999.
[2]周为民.钢琴艺术的多维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蕾丝·史兰倩丝卡.指尖下的音乐[M].王润婷,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