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自主学习状况调查

2019-01-17黄小欧刘淑慧孙磊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50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大学生能力

黄小欧 刘淑慧 孙磊

摘要:新时代形势下我国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渠道激增,而大学生自主学习状况并不理想,存在着依赖性、盲目性、易受干扰性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自主学习氛围不够、自主意识培养不足、自我管理能力欠缺等。可从改进教学观念、培养自主意识、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0-0067-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终身学习理念被进一步推广和研究,是否具备“学习”的能力成为人才衡量的重要依据,特别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自主学习实质上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以及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1]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进步,然而现实教育中依然较普遍地存在“要我学”的困境,本质上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缺乏。因此了解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努力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

一、大学生自主学习状况调查

本研究以部分海南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共发放1000份,回收899份。经过数据整理,排除不合格问卷,剩余有效问卷819份,有效率91.1%。

1.大学生学习存在较强依赖性。在调查中发现,有超过63.07%的调查对象很喜欢或较喜欢课堂任务相对明确、课后作业布置规律的教学模式。部分受访对象表示,“只要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就完全能够应付考试,没必要再学”。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模式影响,学生习惯于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学习,并遵照教师提供的“知识点”进行背诵。学生考试主要为了完成考核,并获取较高分数,主动学习意愿不强。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仍较习惯采用传统的应试模式加以应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仍然缺乏,对课堂或者教师依赖性较大。这也说明加强大学生的学习思维转变引导工作的重要性。

2.大学生缺乏对人生的自我规划和对目标的追求,存在盲目性。调查中发现,83.5%的学生认同自主学习对于个人能力提升至关重要。但是在进一步调查中,仅有53.85%的学生为此制定了明确的目标。调查显示,有明确目标的同学往往成绩较好。特别是对于成绩排名靠后的调研对象,缺乏清晰目标和合理规划的现象更为明显。目标缺失会导致学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自主学习也就无从谈起。

3.自主学习网络资源利用率较低,存在易受干扰性。调查中,超过60%的调查对象认为在平常学习专业知识时,有很多的网络软件平台可以利用,有35%的调查对象经常运用网络进行学习,但是调查同时显示,只有不到40%的调查对象能较好地规避网络学习时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表示不能规避诱惑的占到38%,另还有22%的受访者表示不能确定。调查还发现,部分学生在进行边工作边休闲式的学习,即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休闲娱乐活动,或者边学习边休闲,比如听着音乐写作业。可见,学生在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时仍然存在学习效率较低,易受干扰的特点。[2]

二、原因分析

1.自主性氛围仍然不够。高校教师中仍普遍存在“重管轻教”的现象,往往用“管”的思维来开展教育,如主要通过检查、惩罚等方式进行学习督促。对于你认为当前教育仍以“管”为主的调查中,认为较为符合和完全符合的调查者所占比例合计为54.62%,这也使得教育者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教育管理员”。这种管理思维的后果一方面使得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大学生成长的篱笆,大学生可以安全地附着于篱笆之上成为长势良好的植被,却很难成长为参天大树;另一方面,这种管理一旦缺乏尊重和沟通,就会变成强制性的监督,就难以得到学生的理解和支持,师生之间就难以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有真正的心灵相遇、相通和交融,也就不能培养出学生的独特个性。[3]

2.学生自主意识培养不足。调查发现大学生自主能力的普遍缺乏部分原因在于教育的训练思维只是按照教育者的统一标准、目标和模式接受训练即可。这种教育思维方式在社会、家庭和学校中普遍存在。由这种思维方式出发,衍生出现有的教育制度、体制、方式和方法,进而成为受教育者的思维。以“乖孩子”、“好孩子”为目标,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为标准,学生在其思维中形成一个个禁区和盲区,从而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环境不良、训练不足,最终导致自主意识的缺失和自主能力的缺乏。调查中,对于自我创新能力的评价,19.23%对自己是负面评价,而46.15%选择不确定。

3.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仍然欠缺。在这个互联网发达的时代,手机成为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课堂上也不例外。经调查发现,有超过40%的调查对象表示上课没有很好地集中注意力,做了诸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如玩手机游戏。由于自我管理能力的缺乏,使得教和学不能恰当地衔接,极大影响学习效果。这一方面与教育的方式有关,学生只要听从安排,照着复习提纲完成任务,就能够取得分数、完成学业,缺乏主动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被动性完成任务,对自我的发展缺乏主动性的规划,也导致学习过程中缺乏行为纠偏的标准,从而导致行为的随意性。

三、发展建议

1.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学校作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应该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轻松、独立的学习气氛。不仅要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更要让他们明白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从而自发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同时,應该从教师的授课方式入手,改变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把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兴趣有效地结合起来,重塑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真正实现教师的“教”为中心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转变。

2.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和引导。用科学的、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首先,加强对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正确树立自主学习的主人翁精神。其次,加强学生主体责任的培养,让学生明白“学习”是学生的“责任”。学生必须承当其课堂建设和个人成长的义务,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共建共进,形成师生课堂教学共同体。最后,引导学生主体行为的发生,开展“体验式教学”模式,让大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调动大学生参与及互动的积极性,将依赖性学习转变为自主性学习,从而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4]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升学生的网络学习力,特别在信息化背景下,知识联通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进传统课堂教学,让课堂“活”起来。打通课前、课中与课后,通过课前任务、课堂展示等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给学生自主学习留下空间。通过教育引导,让学生善于搜索资源,能够屏蔽干扰,懂得整理知识,学会网络学习。同时,要加强大学生自制力的培养,做好行动规划和时间管理,合理有效地利用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果。[5]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魏学琴,等.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调查——以赣南师范大学为例[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3).

[3]陆斗细.大学生自主能力培养视角下的高校改革刍议[J].世纪桥,2015,(2).

[4]黄小欧,庞学光.高职学生学习力评价蛛网模型建立与初步运用[J].高教探索,2019,(1).

[5]吴志龙.大数据时代下高校辅导员预警能力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4).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