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探讨

2019-01-17张新峰

西部论丛 2019年2期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课程改革

张新峰

摘 要: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青少年的健身意识也在被唤醒,但对于健身而言,仅仅是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行动与方法更为重要,大学阶段的青少年,健身行动的建设与健身方法的掌握与大学体育课程是分不开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课程项目内容的增设与丰富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学生们的体育兴趣。在行动方面,若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程时间让学生体验并领会健身需要做什么需要怎么做,了解要达到健身的目的所必需的运动时间或者运动负荷与运动量等,让学生们能够了解一些运动项目的方法才可能让大学生这个群体成为全民健身中的一员。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 高校大学体育 课程改革

1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师生对体育课程重视度不够

现阶段由于教师和学生对身体健康重视度不够,学校没有真正落实好新型体育课程要求,认为体育课不同于文化课,存在着只重视理论知识学习不重视实践教学的误区,体育课程得不到重视。例如让学生自由活动或组织简单的运动项目代替了体育理论和实践教学,导致许多学生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学生的课余时间和体育课程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分配利用,学生在宿舍长时间打电子游戏或看电影之余没有进行适当运动,出现诸如了肥胖症、脂肪肝、视力下降等健康问题。

1.2体育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兴趣缺乏

传统体育教学形式单一枯燥,体育课程教学只设置了诸如跑步、体操、篮球足球等运动项目,长此以往,学生对体育课程渐渐失去兴趣,对课程认识产生了误区,认为体育课就是他们的自由活动时间,并且体育考试对期末考核影响也不大,把体育课当成选修课对待。体育教学观念的落后,教学形式的单一,导致学生丧失主动性和积极性。

1.3体育教学场地及设备设施不健全

受到体育场地面积的制约,学生无法尽兴地进行锻炼,并且学校所设置的运动器材单一,学生可选择性不多,也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另一方面,除了和场地和设备问题,学校对体育项目设置也具有局限性,除了跑步,球类运动以外,有许多其他活动项目也能够开展,只要学生乐于接受,对身体锻炼有帮助的活动类型,都可以运用到体育教学之中。

2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探讨

2.1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依据与方向

高校体育的课程改革都是以国家的政策法规为依据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体育法》的颁布,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等的颁布与实施均在左右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这些法规条例等的左右下,学校体育工作逐步确立了以“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自2003年全国普遍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来,也成为指导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依据。其中明确确定了高校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包含五个层面———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然而反过来再看我们体育教学改革后的状况,对照上述相应目标的内涵,相信教学的成果与课程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从全民健身的角度来讲,运动参与更重要的是要“积极”与“自觉”,身体健康要做到的是“体质与体能”的提高,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作为隐性目标来实现,任何体育项目的教学均可以通过良好的教学组织来实现,因此本人认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目标是重中之重。

2.2教师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观念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活动,无论是课程的教学组织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而这些将会直接影响教学的长期效果。同样是健美操课程,认为体育课程最基本的任务和目标为增强学生体质的教师在教法和组织上会更偏向于健身房带操的形式去完成教学任务,而将体育课程最基本的任务和目标定位为基本技术与技能的掌握的教师们则会更偏向于利用技能与技术的传授,在运动量上则会不加以考虑。而若是教学理念不统一,不管如何改变体育课程的设置,变化的可能仅仅是学生的选择性变得多样化而已,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提升学生体质的这个目标上恐怕不会有所改变。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不仅仅是中老年人的健身意识在提高,大学生们的健身意识也在不断的提升,据调查,我院三亚校区学生就有不少人到三亚各大健身房参与器械或健身房的团操健身中。因此,笔者认为小范围的体育课程改革必先统一思想和规范课程目标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3课程项目设置

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有部分学生的体育意识与锻炼意识也均有了提高,在体育课程改革中,课程项目的设置是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在课程设置上与现代健身和休闲娱乐方式相结合将一些健身性、娱乐性、时代性强的体育运动项目纳入课程体系,比如瑜伽、街舞、普拉提等,并结合民族特色和本土文化资源进行创新将诸如藤球、毽球等项目引入课堂,同时对一些偏竞技化的项目可以进行教材化,增加竞技类项目的趣味性,实现竞技项目的软着陆,同时学生们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性,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与原则。但是仅仅增设一些可以让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也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同样是瑜伽课程的学习,不同的组织教法对于学生体质提升的效果差别是非常大的,所以笔者认为在课程改革的问题上必须统一思想,以什么为基本任务必须搞清楚,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教师在课程的安排过程中才能有清楚的认识,改革的成效也才会更大。

结束语

当前对于国力的竞争的考察重点从军事转移到经济,又从经济朝向人才的方向转移,因此各国都开始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列为国家重点战略。在这一背景之下,我国对高校环境中的学生素质建设提出了诸多舉措,近年来的教学改革,即为诸多举措的核心体现。

参考文献:

[1] 王勇.浅析终身体育思想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4):89-91.

[2] 杜朝辉,徐延林,黄龙.基于体质现状的大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4(05):107-112.

[3] 王萍,孙洋,刘石,王斌.新时期我国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7,35(01):15-19.

[4] 姜彬.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7,7(04):7-8.

猜你喜欢

新时代背景课程改革
新时代背景下乡镇和谐统计的构建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快乐学习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农业投资问题分析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开展健美操运动的价值体现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