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建“家校群”怎么看

2019-01-17

南方周末 2019-01-17
关键词:生活费成年人学费

日前,浙江一所高校学生发帖称,学校最近以班级为单位建微信“家校群”,要将学生日常奖惩、出勤情况通过群聊告知家长。有学生调侃道:“学校是不是从幼儿园、小学的家长群获得的灵感?”疑问学校这样的做法是否正常。对此,该校学工办通过北青报回应道:学校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有学生在宿舍打游戏、翘课等情况,“学生教育需要学校、社会和家长三方面共同努力,所以有了这样的想法”,“在群里,我们也不会给家长打学生的小报告,即使通知奖惩情况也不会点名道姓,主要想和家长之间多一点联系”。高校建“家校群”怎么看?

▶正方:

大学建微信“家校群”,感觉挺荒唐的。幼儿园、中小学阶段建家长群,是因为学生还是未成年人,是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者,家长作为监护人,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学习、行为、心理上的情况,是很有必要的,出现问题可以及早干预,有利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但大学生已是成年人,有完全行为能力,能自负其责,学校将学生的日常奖惩、出勤情况通过群聊告知家长,这是把大学生当成未成年人来看待,严重点说是侵权,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反方:

这所高校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有学生在宿舍打游戏、翘课等情况,这些情况该不该让家长知道?如果有学生放浪形骸,放弃了学业,学校也不告知家长、不干预,这些学生毕不了业怎么办?中国高校正在告别“严进宽出”。在2018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不能搞‘玩命的中学,也不能办‘快乐的大学。部分学生天天打游戏,天天睡大觉,天天谈恋爱,‘醉生梦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对2017-2018学年学生中经补考也没有及格的22名学生予以退学、40名学生给予留级处分。

▶正方:

大学生既然已经是成年人了,就应该预见并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成年人应该明白,上大学,不是为了家长,也不是为了学校,是为了自己,如果在大学放飞自我,自我放弃学业,那后果也是自己承担。家长也应该明白,子女上了大学,已经是成年人了,不宜像中小学时那样进行干预。如果想要知道子女在大学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应该向子女直接询问,不应该绕过子女,通过向学校打探或与学校勾连的方式窥探子女的隐私。高校也要把大学生当成年人。

▷反方:

如果有学生在大学不好好学习,多门功课挂红灯,学校也不能让家长知道?家长也无权向学校了解并知晓情况?显然,如果子女在大学是这样的表现,家长询问自己的子女很难知道真实情况,子女很可能要么不说,要么欺骗隐瞒家长。按照“大家都是成年人”的逻辑,事情就到此为止,但这样就合理吗?家长对子女的成长是有不断投资的,哪怕子女成年了,也有权对其在大学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必要的了解甚至必要的干预,只要不对子女实施暴力强迫。

▶正方:

讲法理的话,子女成年了,不让家长知道自己在大学的学生生活情况,也是他们的权利。其实,就算家长知道子女在大学逃课、打游戏、挂科,顶多也只能劝说一下或怒斥几句,总不能像对中小学生一样不让TA打游戏,强迫TA好好学习吧?都成年人了,该放手就得放手。

▷反方:

讲权利的话,那权利与义务要对等。如果子女在大学的学习生活情况是隐私,家长无权知道与干预的话,那对应的应该是子女完全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起码学费、生活费得自理。如果一方面绝大多数子女都由家长支付学费、生活费,另一方面又对家长主张隐私权,就显得很没道理。家长出了学费、生活费,相当于对子女进行了投资,当然有权知道子女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在发现子女表现不佳时,施加必要的干预,包括拒绝继续给付学费、生活费。

【点评者说】可怜天下父母心。靠父母出大学学费、生活费的,还是要对得起父母的血汗钱。

猜你喜欢

生活费成年人学费
发愁
没有一个成年人,能笑着看完体检报告
成年人爆笑日常
@大学生每月需要多少生活费?
成年人的辛苦
实话
英国大学获准提高学费
大学学费不是该涨 而是该降
The Value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
30岁以上成年人吸烟致死87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