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登部先生学术思想简介

2019-01-17张凯鑫张利平岳公雷杜广中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澄江中医药大学山东

张凯鑫,张利平,岳公雷,杜广中



张登部先生学术思想简介

张凯鑫1,张利平1,岳公雷2,杜广中2

(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014;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济南 250012)

针灸疗法;名医经验;澄江针灸学派

张登部(1942—),山东菏泽人,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当代针灸名家,澄江针灸学派山东再传人之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名中医专家等名誉称号。先后发表学术论文、译文70余篇,主编、参编《针灸疑难奇症医案荟萃》《内经针灸知要浅解》等学术著作10余部,主持研究《灸法治疗中风病临床研究》《灸法治疗临床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先后赴坦桑尼亚、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从事医疗工作及学术交流。张登部先生一生笃志医事,业绩颇丰,曾被《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中国当代针灸名家介绍》及《山东省有重要贡献专家名录》收录。其临床诊治医案被《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收载。

张登部先生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凭着自己的艰苦奋斗、勤奋努力、谦虚认真,在医疗、教育和科研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促进了针灸事业的发展。

1 学术渊源

张登部先生属于澄江针灸学派。澄江针灸学派,创始于上世纪30年代初期,兼容并蓄,取石攻玉,纳涓成河,涌现了众多代表性人物,构筑了我国针灸学术发展的世纪丰碑[1]。据考,在山东,澄江针灸学派的传人至少有3位,管正斋、钟岳琦、郑毓桂[2]。其中,钟岳琦先生,山东省安邱县人,承淡安先生的亲传弟子之一,山东针灸名家。张登部先生曾跟随钟先生学习多年,攻读针灸经典,重视临床实践,进一步传承发扬了澄江针灸学派。

张登部先生1964年毕业于山东菏泽医学专科学校。1965年被选送至山东中医学院(现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师资班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深造两年,结业后留任山东中医学院(现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教研室临床教师,后任针灸教研室主任,并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工作40余年,任主任医师、科主任。1992年被评选为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993年被选拔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4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成为山东省中医院第一批名中医,荣获山东省名中医专家名誉称号。曾任山东省针灸学会经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专家、国家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命题专家、山东省残疾人康复医疗中心中医针灸总顾问。

2 学术经验

张登部先生将毕生心血倾注于针灸事业,深入研究中医针灸传统经典著作,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继承老一辈针灸专家的经验并亲自临床验证,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临床治疗特点,现论述于下。

2.1 立足经典重传承,追踪溯源拓创新

所谓“学医必寻踪,言理必论经”,自古以来,但凡中医大家必深谙中医经典理论,张登部先生也不外如是。他注重针灸经典的传承,将针灸传统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张登部先生有着深厚的古文修养,踏实的科研态度,注重古文献研究,曾与全国著名针灸专家张善忱教授合作编著《内经针灸类方语释》《针灸甲乙经腧穴重辑》等著作,出版后在国内外引起同行重视,被众多学者引用。还对《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等经典著作进行校正勘误,撷精取粹,其对针灸经典理论的论述,彰明昭著,有口皆碑。

张登部先生善于总结古贤经验,结合个人临床体会,对传统针灸经典理论进行了发扬与创新。在其文章、著作中对奇经八脉、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特定穴等理论的研究中,依经据典,见解独到。其最具代表性的是他对奇经八脉理论的深入研究[3],他主张将奇经八脉理论用于疑难病症的治疗中,应用照海穴与申脉穴治疗失眠、足内外翻、癫痫及各阳气不足等症;应用大杼、上下巨虚治疗冲脉气逆所致逆气冲巅、头目眩晕、逆气犯胃、腹急疼痛、胸闷气逆、喘咳等冲脉诸症;应用百会、风府、后溪治疗髓海空虚所致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等督脉诸症;应用内关、公孙治疗气滞血瘀等各类痛症,收效甚著。

2.2 循经感传仔细寻,卓有成效后世传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记载:“中气穴,则针游于巷。”此为针灸经典中对循经感传现象的最早记载,但几千年来对于循经感传现象记载都呈零星分布的状态,未有系统的有价值的研究。张登部先生在对循经感传现象进行研究期间,他曾对1000例患者进行循经感传现象的普查,发现12.6%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循经感传现象[4]。后又在坦桑尼亚从事医疗工作期间,对104例坦桑尼亚门诊患者进行了循经感传现象的调查,同时也对仅有的几例“经络敏感人”进行了系统科学的检查与追踪观察,并对循经感传现象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肯定了古典医籍记载循经感传路线基本与实际感传路线相符且具双向性、效应性、传导性、可重复性等特性[5]。在以后的研究中又初步证实了阳明经与前侧头部、少阳经与侧上头部、太阳经与后头部的脑血管关系密切。这些都为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提供有力凭证,是循经感传现象研究的宝贵财富。

2.3 针刺尤重针下感,手法补泻须相合

《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针刺得气与否直接影响针灸治疗效果。得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患者的感受,患者自觉针下有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出现循经感传等现象;二是医者的感受,医者手下出现沉、紧、涩等感觉。张登部先生将前者称为“患者针下感”,后者称为“术者针下感”。相对于“术者针下感”他更注重“患者针下感”的出现[6]。施针后患者针下感乃是患者神气活动的具体表现,因而他强调医者在施术中应更加重视患者的针下感。同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他也发现多数患者当仅有“术者针下感”出现时往往不如有“患者针下感”出现时效果好,“患者针下感”的有无与适量与否,直接影响疗效。因而张登部先生提出,针刺得气应以“患者针下感”为主要参考指标。

《素问·调经论》:“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针刺补泻是针刺手法的核心问题。张登部先生通过临床体会发现,针刺“得气”是补泻的前提,适量引发患者针下感是产生补泻效果的重要因素。适量的针下感应保持在整个行针过程中,在针灸过程中应注意,在得气并保持适量针下感的前提下,施以恰当的补泻手法,方可达到补泻目的[7]。如治疗实证,宜引发适量而较强的针下感,施以泻的手法,以激发经气,驱除外邪,使机体阴平阳秘,病除体复。如治疗虚证,宜引发适量而柔和的针下感,施以补法,使气血旺盛,机能趋于恢复,而病体可愈。

2.4 灸法疗疾创新穴,临床应用效显明

张登部先生工于临床,勤于钻研,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各类临床疾病的治疗都颇有心得。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糅合个人思想,创制出新的治疗手段及方法,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大有裨益。

他独创艾灸温通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对“真心痛”“胸痹”与“中风偏瘫”的治疗颇有疗效。在治疗方法上以切中病机为原则,强调选穴少而精。他认为“真心痛”“胸痹”与中风偏瘫患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施灸时应采用艾条悬灸法中的温和灸,一般艾火距皮肤约二指高,患者感温热而不灼痛为原则。在选穴上,治疗“真心痛”“胸痹”选取主穴内关、膻中、心俞[8]。治疗中风偏瘫,选取百会、天窗[9]。治疗“真心痛”“胸痹”患者时,让患者先取俯卧位,灸双侧心俞穴,然后再取仰卧位,灸双侧内关及膻中穴,每穴各灸5~10 min[10]。治疗中风偏瘫,宜令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选取肢体健侧的天窗穴,点燃艾条施以温和灸,然后移至百会穴,同样施以温和灸,每穴各灸15 min,每日灸1~2次[11]。张登部先生曾对“真心痛”“胸痹”等138例患者,“中风偏瘫”91例患者进行灸法治疗的临床研究,均取得显著疗效。

张登部先生善治坐骨神经痛,在治疗过程中他不断创新,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逐渐摸索出两个重要的经验效穴,即其独创的“四腰穴”“五腰穴”。“四腰穴”在第四腰椎棘突水平旁开2寸处取之,五腰穴在第五腰椎棘突水平旁开2寸处取之。以0.35 mm×50~75 mm毫针与皮肤呈60°~80°角捻转刺入,一般进针2~2.5寸时,患者诉“触电样”针感自腰部向下放散至整个患肢为针刺成功[12]。张登部先生指出此二穴针刺要领在于掌握适宜的施针角度,进针手法熟练,以患者突然感到麻胀感从腰部窜至足部为度,得气即可,不可过度捣刺,谨防损伤神经。如进针时针尖碰到骨骼,应轻轻提针,稍稍改变针刺方向即可。该两穴皆针刺成功者效果更好,如有一穴针刺成功者也可。经过张登部先生对坐骨神经痛临床治疗的长期观察,发现此二穴具有镇痛效果好,针刺成功后患者立感“轻快”的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病程,巩固疗效,降低复发率。张登部先生也已将此二穴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各类腰部疾病的治疗中,屡屡显效。

3 学术传承

张登部先生博古通今,深谙古医道,精于临床治验,以大医赤诚之心投身岐黄之道,言传身教于临床实践中,传道授业于课堂之上,凡受其教诲者,无不为其所折服。他主持拍摄的《奇经八脉》《中国针灸学·内科证治(一)》《中国针灸学·内科证治(二)》《气街四海理论》《磁疗锤康复保健法》5部电视录像教材用于教学,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学生便于理解与接受,也使针灸更为广泛的传播与发扬,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世纪80年代末张登部先生被山东中医药大学评选为“十大优秀教师”。其带教的研究生或成为国内知名医院针灸科骨干力量,如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解放军401医院等,或远赴欧、美、澳洲行医,传播针灸学术于西方,硕果累累。

4 小结

张登部先生矢志医学,悬壶济世,自始至终秉承大医精诚之医道,致力于针灸传承与发展。张登部先生作为澄江针灸学派山东再传人,继承发扬了前辈们无私奉献、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师于古而不拘泥于古,理论实践相结合,在经典基础上勇于创新,“公开家学,复兴针灸”,把自己的经验、成果毫无保留地传给后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张登部先生精湛的医技、崇高的医德值得后人敬仰与学习。

[1] 夏有兵,张建斌,王红云,等.简析澄江针灸学派的学术源流[J].中国针灸,2012,32(8):759-764.

[2] 葛晓彬,杜广中,田道正.郑毓桂先生学术思想简介——记澄江针灸学派山东传人郑毓桂先生[J].中国针灸, 2016,36(3):307-310.

[3] 韩兆诚.张登部教授针灸临床经验举隅[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10):5-6.

[4] 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新医科,山东中医学院针麻经络研究组.1000例病人经络感传现象普查结果分析[J].针刺研究,1977,(Z1):46.

[5] 张登部.104例坦桑尼亚黑种人循经感传现象调查报告[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3,7(1):66-67,29.

[6] 张登部,刘建,杜广中.患者针下感浅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2(3):176-178.

[7] 张登部.针刺补泻之我见[J].针灸学报,1988,4(1): 26-27,16.

[8] 郑桂秋,张登部,刘佩云,等.冠心病的灸治疗法研究[J].中国针灸,1992,12(3):27-28.

[9] 张登部,殷镜海,徐宗兰,等.艾灸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1987,7(6):12-13.

[10] 张登部,郑桂秋,侯桂琴,等.艾条悬灸法治疗冠心病138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1991,32(3):35-37.

[11] 张登部,殷镜海,侯凤琴,等.灸法治疗中风病恢复期91例[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3(5):342- 343.

[12] 张登部.电针为主治疗坐骨神经痛60例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77,1(1):37-40.

2018-04-30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5GSF118143)

张凯鑫(1993—),女,2016级研究生,Email:1002556399@qq.com

杜广中(1967—),男,教授,Email:byqdgzys@126.com

1005-0957(2019)01-0094-03

R249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9.01.0094

猜你喜欢

澄江中医药大学山东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澄江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及对策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澄江市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成效·问题·对策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