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CRP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2019-01-17
155811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心内一科
作为一种常用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可以抑制Na+内流。使窦房结自律性降低[1],为了分析该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现把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6~70岁,平均(55.50±5.24)岁;病程 3~24 h,平均(6.58±2.34)h。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7~68岁,平均(55.52±5.22);病程4~23 h,平均(6.56±2.35)h。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进行吸氧、镇痛等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利多卡因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在20 mL生理盐水中添加50~100 mg的利多卡因,充分混合后静脉注射,时间2~3 min;若患者的病情未获得显著控制,则间隔5 min后重复给药,但是1 h内最大给药量≤300 mg,当静脉注射达负荷量后改持续静脉输注治疗1周。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充分混合胺碘酮150~300 mg(3 mg/kg)与葡萄糖溶液20 mL,采用静脉注射,注射时间<10 min,若病情无好转,可间隔>15 min重复给药,但≤4次/d。当静脉注射达负荷量,改用静脉输注维持输注1周。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及不良反应进行持续性监测。
观察指标: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hs-CRP水平:分别在患者治疗前、后抽取3 mL空腹静脉血,离心处理后取血清并借助终点散射比浊法进行测定。⑵治疗疗效:①无效:治疗后室性早搏数无明显降低,短阵室速还未消失;②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室性早搏数量较治疗前降低50%~70%,且短阵室速较治疗前消失70%~90%;③显效:患者治疗后室性搏数量完全消失,且短阵室速现象较治疗前消失>90%。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获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19.0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hs-CRP水平分别为(21.70±5.68)mg/L、(11.22±3.01)mg/L;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hs-CRP水平分别为(21.71±5.67)mg/L、(9.15±2.30)mg/L。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s-CR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对照组患者30例中,治疗显效10例,治疗有效12例,治疗无效8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患者30例中,治疗显效20例,治疗有效8例,治疗无效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3%。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随着我国总体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升高,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承受的各种压力也不断增加,导致各类心脑血管疾病频频发生[2]。急性心肌梗死就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主要是在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导致冠脉中断所引起的一种心肌缺血性坏死,具备病情十分严重、发病急骤等特点[3]。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心律失常加强治疗,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保护期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效果更显著(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3.33%,低于观察组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了胺碘酮能够降低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CRP水平,获得更高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作为一种常用的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可抑制Na+内流,使窦房的结自律性降低,在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过程中有着显著的疗效。此外,利多卡因是本试验的对照药物,也是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之一,属于膜稳定剂,给药后可以对钠离子内流以及钾离子外流发挥显著的抑制作用,从而促进MI患者心室传导速度逐步减缓,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与胺碘酮相比,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相对较弱,胺碘酮应用价值更高。
综上,在治疗心肌梗死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方面胺碘酮有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