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探索*

2019-01-17恒,李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生供给

汪 恒,李 颜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育处,北京 100191, bnuwangheng@163.com)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坚持质量为上,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质量要素,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医德素养和人文素质教育,整体提升医学教育办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这要求医学院校要围绕国家需求,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培养具有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的高水平医学人才。

1 “互联网+”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1 “互联网+”概念

“互联网+”概念最早出现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即制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意见,出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举措,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1]。“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2]。如何充分地运用互联网优势为自己所在的行业、领域服务成了各行业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医学教育领域应该研究的问题。

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3]。供给侧改革鼓励企业创新, 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供给侧改革中有关有效供给和结构性改革的整体思路可以为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提供指导。

在医学教育领域,医学院校作为高等医学教育的供给主体,应该进一步全面深化医学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质量提升,激发医学教育事业发展活力。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医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升职业道德修养起着重要作用。临床医学院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供给主体,在医学生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要明晰医学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以问题和医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深入了解医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需求,突出临床医学专业特色,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方法体系和内容结构的改革与创新,切实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调查

2.1 对象与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0-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医学生为调查对象,在查阅文献[4-6]的基础上设计医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需求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和对参加人文素质教育培训的需求两部分。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培养阶段、是否为学生干部、政治面貌;学生对参加人文素质教育的培训需求包括教育现状、学习目标、学生认可的学习方式、课程安排时间等。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的统计学方法为描述性统计。

2.2 调查结果

2.2.1 一般情况。

总计发放问卷170份,回收有效问卷166份,有效回收率为97.6%。166名八年制医学生年龄跨度为20~25岁, 其中男生92人(55.42%) ,女生74人(44.58%) ;学生干部34人(20.48%),非学生干部132人(49.52%);中共党员23人(13.86%),共青团员143人(86.14%);本科阶段学生88人(53.01%);博士阶段学生78人(46.99%)。

2.2.2 医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解。

在医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看来,94.5%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对个人发展有较大影响。他们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价值观与意识形态(93.75%)、人文知识(96.25%)、法律常识(86.25%)、艺术欣赏(73.75%)、沟通能力(82.5%)、经济知识(53.75%)和管理知识(56.25%)。但是,在医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等相关概念的知晓情况方面,调查结果显示,43.75%的学生表示清楚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而55%的学生表示不清楚这些概念,这表明大部分医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并不十分清楚,这可能是由于医学生在接受人文素质教育时学习内容较分散造成的,需要加强医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相关内容的理解。

2.2.3 目前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情况。

按照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学生培养计划,医学生在本科阶段均参加过相关必修课的学习。对于已经开设的相关课程,结合自身专业发展,医学生认为这些课程对自己提升人文素质有较大帮助:临床沟通技巧(79.52%)、医学心理学(73.49%)、医学伦理学(73.49%)、医学史(54.22%)、思政相关课程(37.35%)、临床循证实践(36.14%)。

对于目前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不足,79.01%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单一,72.84%的学生认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单一,效果不好,缺乏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48.15%的医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和重视度不够,45.68%的学生认为人文课程教师师资匮乏。

2.2.4 人文素质教育的需求。

医学生期望的人文素质教育培训形式包括:人文素质教育课程(78.31%)、网络媒体资源推送(75.9%)、人文素质相关讲座(67.47%)、社会实践(50.6%)和自我学习(2.41%)。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时间段需求,68.7%的医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不应该只在本科阶段或二级学科培养阶段进行,而应该贯穿医学生临床学习的全过程。

调查结果显示,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生的普遍需求,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是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网络媒体、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建设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培养才能让人文素质教育得以持续和深化。医学生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参与者、接受者与体验者,从供给侧角度考虑改进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让人文素质教育符合学生成长发展规律、认知需求和发展需要,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和切入点。

3 积极推动“互联网+”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供给侧改革

针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服务需求、提高质量”,深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供给侧改革,从供给主体、供给内容和供给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质量,促进医学生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3.1 拓宽供给主体,搭建全员育人体系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战略和育人格局,同样也适用于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具体来看,就是要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各种教育途径,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和方法,以增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医学生在医院学习期间,临床带教教师、理论授课教师、导师、住院医师、辅导员和医院护士等都会对医学生人文素养养成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医学院校应充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一方面,医院教学管理部门应重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鼓励临床教师积极参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探索将人文素质教育与临床带教、临床理论授课有机融合,并将人文素质教育相关工作纳入教师教学工作量考核。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供给主体间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各类教师的积极作用,努力构建全员育人的人文素质教育多元供给主体格局;另一方面,积极提高临床教师的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教师既要掌握丰富的临床理论知识,又要对目前的社会现实问题有准确而全面的认知,引导医学生对医生应具备的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认识。教师的身教重于言传,因此要加强医院职工的全员培训,强调看齐意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医院教师队伍素质,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医学人才培养全过程。

3.2 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扩展供给内容

根据医学生自身需求“量体裁衣”,实施分年级分类别分科室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在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同时,开展多样化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不断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学术性和科学性。

在课程建设方面,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一方面,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包含价值观与意识形态、人文知识、法律常识、艺术欣赏、沟通能力、经济与管理知识等综合立体的模块化的教学课程体系,各个模块课程与临床专业课程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为医学教育服务;另一方面,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7],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做好第一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第二课堂的人文素质教育,加强分层指导,知行合一。在第二课堂营造人文氛围,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开展专题教育和实践活动。不同年级的医学生,对于人文素养的需求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需要探索分年级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活动,如在本科培养阶段,通过早期接触临床、医生体验计划、医学生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医学生尽早接触医院工作环境,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对于刚进入临床学习的学生,举行白大衣授予仪式,重温医学生誓言,这一仪式作为医学生的成人礼,让他们认识到从进入医院学习开始,就要担负起为国家、社会和患者服务的使命;对于刚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倡导学生为自己管理的第一个患者准备小礼物,记录实习感想,明白感恩每一个患者的包容与支持;对于已经进入二级学科培养的医学生,在住院医师必修课中增加医学人文教育内容,加强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了解叙事医学、循证医学等的新进展,不断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养。

3.3 利用信息技术,探索新型人文素质教育供给方式

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推动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变革。

在课堂教学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运用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活动多元化、情景化;在医学生见习、实习教学过程中,倡导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将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给予正面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资源,搭建人文素质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资源,让医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学习和观摩。

此外,随着慕课、微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高效率和智能化的教育技术可以逐步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所用。如利用教育数据挖掘技术,精准预测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校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通过对医学生的学习行为特点进行分析,为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网络学习资源。同时这些数据同样可以服务于教学管理体系,使教育决策和教学过程管理更精准化。通过这一系列教育方式的改革,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示范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相结合,为医学生提供多元化、选择性强的人文素质教育服务模式,切实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时效性。

4 结语

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除了应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医学知识、临床技能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外,更应该具备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在临床实践中充分体现自身的人文素养,给予患者人文关怀。人文素质教育具有特殊性,其本质就是把人文、社会和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通过一定的教育和环境的熏陶,使之“内化”为医学生稳定的品质和价值取向,主要教育目的是提高医学生的素质。因此,在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方面设置全过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将医学生专业知识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贯穿于医学人才培养全过程;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从学生需求出发,采用“线上+线下”课堂的教学模式整合在线优质教学资源,搭建人文素质教育平台,不断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医学生供给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第二届编委会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减肥与断食晚餐认识的比较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