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家暴”,中国人有哪些误解

2019-01-16蓝龙(RaphaelGenis)(以色列)

瞭望东方周刊 2019年26期
关键词:暴力行为施暴者家暴

蓝龙(Raphael Genis)(以色列)

最近,“家暴”成为中国舆论场里的一个高频词,引发社交媒体过亿次的关注。

先是美妆博主宇芽自诉被男友家暴,引燃公众讨论,最终该男子被判拘留20天。接着,有家暴前科的演员蒋劲夫现任女友发文控诉其家暴,全网哗然。

另一位名人“家暴男”李阳的美籍前妻,却又宣布与其复合,因为“家暴不可容忍但我原谅他”,让很多人直称“看不懂”。

“家暴”在2019年底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体现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据我观察,“家暴”这件事,在中国一直以来更多地属于街谈巷议的范围,在公众认知上,还存在着不少误解。

首先,“家暴”并不是电视剧里才会有的遥远的事。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全世界,“家暴”都是“高发事件”,真实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根据中国全国妇联的统计,中国有大约30%的已婚女性遭受过家庭暴力,全球的比例也与之相近。

第二,“家暴”不等于“变态”。

不少网友认为施暴者心理变态、酗酒或有情绪调节障碍。还有人认为,低收入阶层和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才会实施家暴。这些因素可能部分存在于施暴者身上,但不能把它们画等号。

真正的问题在于,施暴者的脑海里存在一种强烈的控制欲。他们认为,对方有义务服从其各种指令,满足其各种欲望。而受害者往往被施暴者“操控”,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

美国家庭暴力研究所的心理学家莱诺·沃克曾采访过1500名家暴受害者,并整理出了一个暴力形成周期:第一步,构建紧张压力——因为日常生活矛盾,施暴者开始生气。第二步,急性暴力,施暴者出现暴力行为。第三步,和解——施暴者开始表示后悔并为自己找借口。第四步,回到蜜月期——暴力之后,施暴者会表现得特别温柔,给受害者制造幻想。

这个周期周而复始,不断消解着受害者的独立意志,这也正是不少受害者一而再再而三容忍施暴者的原因。

公众舆论在面对家庭暴力时,需要给予更多的“平常心”和“同情心”——它并非“变态者”和“懦弱者”之间的社会奇闻,而是可能发生在你我身边、基于人性弱点的不幸案例。

更关键的一点是,整个社会要建立起一个共识:忍耐不可能解决问题,尤其不能保护孩子。

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曾对攻击性暴力行为进了一项名为“波波玩偶”的实验。结果表明:观察过暴力行为的孩子,其攻擊性远高于同龄孩子,也更乐意模仿成人的暴力行为。

为了自己和孩子,受害者要勇敢挣脱施暴者营造的操控陷阱。不要害怕,因为人们会站在你的身后支持你。

猜你喜欢

暴力行为施暴者家暴
青瓦台常驻记者吃霸王餐?
反对家暴
“白丝带”,协助家庭暴力施暴者开展“自救”
需要立法保护目睹家暴的未成年人
校园暴力施暴者的施暴行为分析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所暴力行为
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