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编版初中语文预习有效策略探究

2019-01-16冯雯王丽莹

学周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部编版教材预习初中语文

冯雯 王丽莹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和参与。预习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更是学生全身心融入课堂的保障,是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部编版本的教材增加了预习提示,这无疑对于学生在进行课文预习中提供一个正确的方向,促进学生课文预习的有效性与科学性。预习提示就像一个引路人,指引学生有效解读课文,指引教师科学布置预习任务,以此设置课文引语,导入新课。

关键词:部编版教材;初中语文;预习;预习提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6-003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6.023

一、有效预习定义

有效预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与监督下,学生自主地依据教材的预习提示以及预习材料借助一定的预习方法对学习内容进行课前自学的活动,强调教师在预习中的参与,指导学生的预习方法,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改善学生的预习效果,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鼓励学生通过有效的预习产生对语文课文的质疑,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的学习兴趣。

二、预习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一)理论价值

“部编版”义务教育语文初中教材在每一篇課文前增加了“预习提示”一栏,利于更好地实施“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有利于学生在教读课文中通过预习方法的指导学会自学,并通过预习拓展课外知识的学习,真正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教学结构。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也侧重于学生个体意识、思维深度与广度的训练,让学生成为有独立思想的人。

(二)实践价值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不仅侧重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更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变革。预习作为学生自学的重要环节,作为学生最基础的学习方法,很少得到教师的重视。随着“部编版”教材的试用,新教材增加了预习提示,在很大程度上为以往单一预习模式和预习策略的实施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基于新教材的编写理念,其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文本的了解;另一方面,有效预习能够让教师掌握学情,了解学生学前情况,在课堂上针对性地各个击破,提高课堂效率,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三、初中语文课堂预习提示使用现状

随着新一轮的教材的推广,笔者通过相关的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对预习提示使用的并不合理。笔者通过相应的调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于预习的内容目标不明确

新教材虽然试运行有一段时间,每一篇课文都有相应的预习提示。但是我们学生以往并未形成预习的习惯。他们对于新教材增加的预习提示,尚且达到的预习目标并不明确。他们似乎认为预习的作用并不大,因此预习提示有效的运用对他们的价值并不大。

(二)教师缺乏有效的预习方法指导

学习需要讲求方法,有了正确方法的指引,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在对教师是否教授引导学生掌握多种预习的方法的问题上,很多教师并未认真地进行有效预习方法的引导。

(三)预习成果缺乏有效的预习评价机制

由于布置的预习作业相对于以往的其他形式的作业来说,教师并未重视预习成果的检查。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存在着惰性心理,如果教师对其预习情况不闻不问,不进行督促性的评价和检查,久而久之,学生在心理上就会淡化预习的概念,就会以无所谓的态度来对待语文预习。因此,这样就会导致预习流于形式。

四、“部编版”初中语文有效预习的策略

(一)基于学情,设置有梯度的预习

尽管“部编版”语文教材在每篇课文都设计了相应的预习提示,但是题目内容并不是适合所有程度的学生。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若要贯彻实施有效的预习策略,最为关键的一步则是基于预习提示以及学生不同程度,设计不同层次的预习题目。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梯度布置预习作业,将预习提示作为预习单设计的指南,在同一份预习单上根据学生的能力设计不同的预习题目,使每一梯度的学生都能拿到适合自己学情的预习作业,这样就会使学生不会因为预习难度过大而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例如以七年级上册《诫子书》,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来说,在完成疏通字义,能明白文章内容的基础之上,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谈谈对这篇课文的认识,同时也可以设计相应类型的选择题目。对于学困生来说,设置基础性预习作业,可以引导学生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疏通字音字形以及字意,或者与课文相关的简单的思考题。对于中等程度的学生可以设置提升性预习作业,更多的是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的欲望,给予此类学生一些挑战,以自主探究的思考题为主,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二)确定有效预习常规体系,养成学生良好预习习惯

我们可以利用平时预习单,培养学生养成对常规文章的预习习惯。我们常规的预习体系如下:(1)标出自然段;(2)阅读全文,划出生字词;(3)借助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4)理清文章的思路和写作线索;(5)思考该文的立意和中心。这几点在阅读程序中都是共同的。同时也应按不同文体、不同课文提出不同点。基于这个预习体系,我们鼓励学生即使在没有预习单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常规的预习提示进行相应的预习,久而久之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完善有效的预习评价体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预习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查必须认真。”以往的预习往往流于形式的原因,有一部分来源于教师对预习作业的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同样没有合理的预习评价就没有合理的预习监督和鼓励机制。因此,我们教师只有建立有效的预习评价方式。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有效的预习评价体系。(1)鼓励学生正确认识预习,完成预习的同时,进行有效的自我反思。(2)家校有效的结合。(3)教师改变以往的理念,进行有效的预习评价。

参考文献:

[1] 何加钎.预习提示是学习课文的钥匙——部编本语文教材“预习提示”的妙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

[2] 温祖高.初中语文的预习指导浅探[J].课外语文,2016(12).

[责任编辑 万淑蕊]

猜你喜欢

部编版教材预习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