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及实践
2019-01-16李万鹏
李万鹏
摘 要:随着世界范围内网络科技的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进步,当前大学计算机课程已经成为普及计算机知识的主要阵地,计算机的使用对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公司组成中有大部分所从事的就是计算机领域的事业,因此我国当前在教育行业对计算机所投入的力量是十分充分的。然而当前环境下,网络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使得当前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以及相关实践已经逐渐不能满足计算机专业学生今后就业的需要,因此本文在进行相关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对当前环境下我国计算机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对当前大数据资源进行有机利用,提出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及实践的新的教育方法以及思路,促进我国计算机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6-000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6.001
当前环境是一个网络技术以及工业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的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web1.0的时代已经逐渐退出世界的舞台,而更新换代的正是web2.0。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进步,使得信息技术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这给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严峻的考验,同时挑战与机遇并存,它也促进计算机基础科学教育的改革。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
在当前环境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所谓挑战,主要是教学的内容需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由于技术的更新十分迅速,大学教材在编制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缺乏教育特色,使得学生在学习时不能对所学的内容产生足够的兴趣,因此为了能够紧跟网络发展,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学校需要对该门课程进行一定的改革。随着互联网1.0的褪去,当前互联网2.0推出了“互联网+”的概念,并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课程在大学课程中是所有的学生都必须要学习的,因此在互联网2.0到来的时候,相关教育工作者可以为大学生进行一定的互联网技术的教育,为其自我学习网络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自我学习的平台。
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基本安排在大一的课程体系中,但是在实际教学過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生源之间的计算机水平之间的差异,使得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正是这种教育的不区分使得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因此需要教师对于某些基础性不强的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辅导,使得所有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在同一起跑线上。此外,对于某些基础性的计算机课程,大部分的学校最主要的还是选择大班教学的方式,课后再进行一定的上机练习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一定的巩固,使得所学的知识能够更加容易吸收。而这种教学方式的缺陷是十分明显的,不能照顾到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使得基础好的学生的成绩越来越好,而基础较弱的学生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道理,学习积极性逐渐下降,不能跟上教学进度。
二、“互联网+”模式的概念
在2015年的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的概念,而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就是建立一系列的云教育平台,并且将云教育平台与互联网信息平台相结合,通过这两种方式的结合为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教师可以将好的教育资源上传到云平台上,其他教师能够在互联网信息平台上选择性地下载和观看自己较为感兴趣的资源。在云平台中,教师不仅可以将优秀的教育资源进行共享,而且还能在该平台上进行一系列的探索性工作。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在云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及时对课堂学习进行补习。通过云教育平台,教育也可以具有一定的个性化,并且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传统教育主要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模式单一,而互联网+教育模式则将不同地区的教师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得教师能够同时为课程的教育提出自己的想法,同时在传统教育层面,教师与学生的见面只能在现实中实现,而当下课之后教师与学生之间一般不会在进行接触,这就使得学生出现某些不能依靠自身解决的问题时无法求助教师进行及时的解决,而当互联网+教育出现时,学生能够随时联系教师,及时将自身不懂的问题进行解决。
三、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大学计算机教学课程的体系结构
“互联网+”模式加入到教学环节中对教学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该种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仅仅依靠教师在讲台上讲课的模式,而新的模式主要就是将教师讲授以及学生复习进行一定的整合,使得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自身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有选择的学习,每一节的课程都需要安排学生进行一定的分组,同时将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分享,最终的考核主要以报告的形式进行呈现。
在进行实际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以及课后的网络学习进行一定的结合。例如,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仅仅将该部分课程的主要概念进行一定的介绍,使得学生对该部分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课后再根据自身的喜好在网络上对相关的知识进行一个更加深入的学习。这就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学生的学习方式,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而教师可通过设计具有专业针对性的实验内容,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综上,新型“互联网+”下的教学模式改革是高校教学工作改革面临的新挑战。我们将以网络化、多样化、个性化为着力点,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和教学方式进行综合性的改革,形成合力,以达到培养高质量多样化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卉.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及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33).
[2] 唐坤剑,杜广周.“互联网+”模式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思考和探索[J].亚太教育,2016(1).
[3] 高慧,李德荣,李汉涛.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及实践[J].信息记录材料,2017(12).
[4] 杜萍,徐玮,傅江辉.“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探索[J].教育观察旬刊,2016(6).
[责任编辑 杜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