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善组织学实验课组织方式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

2019-01-16赵晶晶张雪莉周生伟李如江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1期
关键词:组织学实验课隐性

赵晶晶,张雪莉,周生伟,李如江

(潍坊医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

当前,创新能力已成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大学生培养质量最重要的体现和检验标准[1];研究表明,组织方式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2-3]。本文在医学教学改革、课程整合、促进大学生创新的大背景下,试图依据隐性知识理论,改变组织学实验课教学的组织方式,探讨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校2015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全日制本科学生。

1.2 改善实验课的组织方式

传统的组织学实验课:实验室为专用实验室,实验课期间实验内容为组织学;实验小组位置固定;实验小组成员固定不变。

改变组织方式,构建的新型组织学实验课:实验室为非专用实验室,组织学与病理学实验混合使用,实验课期间实验内容为组织学和病理学(大一、大二的学生在同一实验室,进行各自实验内容,但实验内容是相互关联的,以实现学科交叉,便于隐性知识的转化);实验小组位置固定,但小组成员不同(实施电脑编组,每小组既有大一学生又有大二学生);构建网上交流平台(显微数码互动局域网络,设置讨论交流模块)。

新型实验课期间,实验内容无教师集中讲解,但均配有有声PPT课件[4],组织学、病理学实验内容由同一教师指导。

1.3 创新能力的评价

根据王家褀等[5]的研究,设计调查问卷,创新能力的评价从四个方面进行:创新学习能力、创新知识基础、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技能,受调查者根据实际情况对其成员的每一描述打分,1=差,7=很强。在本问卷中,每一个指标都对应若干问题,指标的得分值通过变量因子归一的方法得到,即根据同一指标下各问题变量的主成分得分系数比例加权求和进行赋值。

1.4 实验考试与统计学处理

学期末进行组织学实验考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切片,有10套试题,相邻学生之间非同套试题,总分24分。

2 结果

2.1 创新能力的评价

由于研究对象为2015级本科生,目前尚未毕业,其创新技能中毕业论文及创新成果等还无从谈起,所以创新能力的调查问卷仅是从创新学习能力、创新知识基础及创新思维能力三个方面展开。

共收集问卷748份,实用732份,其中16份因回答不完全而被弃用(表1)。

统计分析显示(表1),改善组织方式后,其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创新总成绩较同级其他学生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但创新知识基础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

表1 创新能力评价

注:与传统型实验课比较,*P<0.05,**P<0.01

2.2 实验课考试成绩

学期末组织学实验课考试成绩(总分24)显示(表2),改善组织方式后,试卷的信度系数、偏态值、峰值较传统型实验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考试成绩、试卷难度系数已有所改变(P<0.05)。

表2 组织切片显微镜考试试卷分析

注:与传统型实验课比较,*P<0.05

3 讨论

3.1 组织方式是团队创新的首要保障

知识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前者是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通过内心感受领会的知识,后者为以文字和数字表达出来、容易以数据形式交流和共享的知识[2]。隐性知识约占知识总量的90%,体现了人类思维固有的创造性,对创新能力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隐性知识的共享和转化,主要取决于组织方式,良好的组织方式是企业、团队或群体创新的首要保障[7-8]。

组织方式是否优良,取决于隐性知识能否在群体内有效应用[7]。交流个体越多,信息量越大,隐性知识不传递和单项传递的可能性就越小;个体间的知识交流不仅在相同知识结构人员间进行,更重要的是在不同知识结构人员间进行交流,这样才能从不同知识结构和不同知识领域内获得灵感,并且在进行各种创新时直接获得不同知识结构人员的帮助,以弥补自己的不足[9]。

3.2 改善教学组织方式、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

组织学为揭示机体正常组织结构的科学,病理学则主要研究机体异常的组织结构,两门课程虽属不同学科,但内容互补,密切相关;本研究将两者混搭实验,既是实施交叉学科的横向联合,也是促进不同知识结构和知识领域隐性知识的互动交流。在本研究中,实验室装备了显微数码互动局域网络,设立了网上讨论交流模块,可实现网上图像、声音、文字的交流互动,此举更有利于加快隐性知识传递的速度和显性知识的隐性化过程。另外,实验室实施电脑编组,每次实验组员并不固定,使得个体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增加,由此也便于隐性知识的共享和转化。

在此新模式下,大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创新总成绩较同级其他学生明显提高,这已经表明:改善实验课的组织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应注意到:在新、旧组织模式下,学生的创新知识基础水平并未发生明显变化,究其原因推测:提高学生创新知识基础水平,尚需较长时日,非一朝一夕之功,亦非一两门课程的交叉融合所能企及的。

另外,学生的实验课成绩显示:改善组织方式后,试题的难度降低,难度系数由0.72增加到0.87(试卷的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此值越大,难度越小);学生的考试成绩提高了近4分,由于考试满分仅为24分,所以改善组织方式后学生的考试成绩提高了14.08%。上述结果提示,随着组织方式的改善,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创新能力的提高。

3.3 深化教学组织方式变革,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为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的灵魂[10]。在本研究中,虽然依据隐性知识理论,教学组织方式改善后,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创新总成绩明显提高,但创新思维能力仅达到该能力满分(35分)的57.66%(20.18/35),即学生创新能力仍未及及格水准,这说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是一门课程的变革即可担当的,需全方位教学组织方式的变革。如:构建新型教学、研究团队,团队的构建应注重实施学科交叉、综合集成的研发战略,组建跨学科集成、多学科合作和新学科开创的知识或技能优势互补的群体;搭建新型活动平台:跨班级、跨专业组织活动,不同专业、班级和学习小组间活动交流等。通过深化教学组织方式的变革,进一步促进隐性知识的共享和转化,以求最大限度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组织学实验课隐性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有趣的实验
《呼吸道感染牛分枝杆菌对肝脏和肠道影响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图版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在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