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锅炉补给水中TOC质量浓度的方法简析
2019-01-16邢曜宇
邢曜宇
(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31)
0 引言
某电厂现有2台300 MW纯凝机组和2台300 MW热电联产机组,近年来对纯凝机组进行供热改造,目前总设计供热能力为1 400 t/h,凝结水100% 通过高速混床进行精处理。随着供热量不断加大,对外供热汽量的70%均不回收,因此近几年来锅炉补水量逐年升高,目前供热时期锅炉每天补水量不少于8 000 t,最高时能达到16 000 t/d。现在该电厂锅炉补给水水源为自来水,处理方式为2套超滤反渗透装置+混床以及6套阴阳床+混床,共8套制水设备,最大出水量为980 t/h。因此,供热时锅炉补水压力比较大,锅炉补给水水质也较差,从而导致近几年来炉内给水、蒸汽氢电导率严重超标,个别月份合格率为0%。通过对锅炉补给水的水质进行分析,发现锅炉补给水中总有机物(TOC)的质量浓度异常。本文通过对锅炉补给水处理过程各个环节出水TOC质量浓度的持续监测,给出解决锅炉补给水中TOC质量浓度超标问题的解决办法。
1 TOC对给水和蒸汽氢电导率的影响
在经过高温高压作用后,补给水中的有机物进入热力系统后分解为低分子有机酸,主要成分是乙酸,其次是甲酸[1]。
对锅炉内的给水和蒸汽水样进行检测,结果见表1。
从表1监测数据可以看出,炉内的给水和蒸汽中TOC质量浓度较高,给水和蒸汽中的有机物在高温高压下形成一些有机酸和无机酸,从而导致pH值降低和阴离子含量增加。炉内水的pH值可通过加药来进行调节,波动变化不易发现,而给水和蒸汽则由于阴离子含量的增加,直接反应在氢电导率上,导致氢电导率持续超标。
表1 炉内给水和蒸汽水样检测结果
2 锅炉补给水TOC质量浓度超标原因分析
首先,从水源上进行分析。该电厂的水源为自来水,而自来水的水源有2种:一种为水库水,另一种为黄河水。当夏季降雨量增大时,水库存水量大,自来水的水源主要为水库水,其电导率为300~700 μS/cm,TOC质量浓度在100~300 μg/L,此时除盐水箱的出水电导率能达到0.20 μS/cm以下,TOC质量浓度小于150 μg/L。当降雨量较少时,水库存水量较少,自来水主要为黄河净化水,此时水质较差,原水电导率为900~1 300 μS/L,TOC质量浓度能达到1 000~1 800 μg/L,除盐水箱出水电导率0.45 μS/cm左右,TOC质量浓度达到300 μg/L。
其次,对锅炉补给水制水各个环节的出水TOC质量浓度进行检测。该电厂制水有2种方式,分别对水处理各设备出口出水水质进行TOC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得出,超滤装置和阳床基本对TOC没有去除效果,活性炭吸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而反渗透装置和阴床是去除水中TOC的主要设备。
图1 水处理各设备出口TOC分析情况(μg/L)
3 降低补给水TOC质量浓度的方法
通过对锅炉补给水内TOC超标原因进行分析,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来降低锅炉补给水中TOC质量浓度。
3.1 对除盐水水箱进行定期清理
除盐水箱是除盐水的存储地,是锅炉用水的来源,同时除盐水箱一直长期使用,防腐层可能脱落,易造成有机物大量聚集。因此,利用夏季制水压力较小的时期,对除盐水箱进行检查清理,尽量保证滚动式年检查,发现问题和缺陷及时整改。
3.2 调整混床树脂比例
从以上检测结果可以看出,阴床和混床出水的TOC质量浓度变化很小,说明混床对TOC的去除效果很差;同时,在再生时发现混床阴树脂量明显减少,阴阳树脂比例从一开始的2∶1渐渐变为1∶1,导致混床对TOC去除效率降低,也影响混床的出水水质和运行时间。对混床添加阴树脂,保证阴树脂的量足够。
3.3 清洗超滤和增加反渗透装置数量
超滤出水TOC质量浓度不降反涨,说明超滤膜已经受到有机物污染,根据厂家要求对超滤进行化学清洗,去除超滤膜上的有机物。在该厂的制水设备中,反渗透装置对除去TOC的效果最好,远远大于其他过滤器。目前两套反渗透装置出水才200 t/h左右,而总的出水量平均达到780 t/h,只占近1/4,因此,在保证反渗透装置投运率的基础上,需增加反渗透装置数量,降低出水TOC质量浓度。
3.4 优化原水水源
目前青岛地区严重缺水,自来水的水质越来越差,这就需要将目光投向新的水源:淡化海水。2016年某海水淡化厂正式投产,该厂接入管道,正式启用淡化海水。淡化海水是海水经过多段超滤反渗透装置处理后得到的,出水电导率一般为200~300 μS/L,TOC为100~200 μg/L,可以有效保证锅炉补给水的TOC在较低水平。
4 结束语
通过采用定期清洁除盐水箱、适当调整混床树脂比例、清洗超滤和增加膜处理以及优化原水水源等方法,该电厂的锅炉补给水水质有了明显改善,炉内给水和蒸汽氢电导率合格率基本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