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华裔青少年习武动因研究
2019-01-16赵雅静陈霞明
赵雅静 陈霞明
1.莱阳市团旺中心初级中学,山东 烟台 264000
2.泉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1 前言
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1]郭玉成在《武术的属性:文化性、艺术性、体育性》中指出:“武术是中国文化的全息缩影,中国哲学、医学、伦理、兵学、文学、绘画、书法、音乐、舞蹈、喜剧均在武术文化中有所体现。[2]在中国文化的长期哺育下,武术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是历代华夏民族不断创新、提炼的结晶和生活智慧的凝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3]因此,中华武术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向外国青少年讲述中华文化的良好载体。[4]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5]并要求“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6]因此,如何更好地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是又一次新的挑战。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是海外华裔的“留根工程”,也是中国各级政府和侨务部门都重视的海外华文教育。[4]泉州师范学院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是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泉州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主办的一个以学习汉语为目标的学习体验营,让参加活动营的华裔学生们接触闽南文化、书法、中国画、武术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及泉州地方特色的课程,通过学习和文化交流,让学员们更深刻地了解地方传统文化;等营员们在夏令营结束回到学校后,他们既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更是弘扬者。[7]本研究以菲律宾华裔青少年习武动机作为研究对象,在教学、访谈和问卷作答中进一步了解华裔青少年习武的动机,为武术在海外华裔青少年中的更好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泉州师范学院承办的2017年的“菲律宾华裔学生学中文夏令营”(营员132人、为期50天)的青少年习武动机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期刊网等途径查阅关于武术教学、习武动机以及海外青少年身心特点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相关资料,掌握青少年学生习武动机的基本情况,了解海外青少年学习的特点和身心特点为本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的《身体活动动机测量》量表和海外华裔青少年的学习特点,设计了“菲律宾华裔学生习武动因调查问卷”的调查问卷,在文传学院各班的小老师(文传学院的学生)的支持与配合下向营员们发放调查问卷共132份,并当场回收132份,回收率100%,经剔除无效问卷19份后,有效问卷113份,有效率达85.61%。
2.2.3 访谈法
通过对2017年的“菲律宾华裔学生学中文夏令营”进行访问,了解他们对武术的认识和理解的基本情况,听取其习武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认真总结和梳理他们的意见,为菲律宾华裔青少年习武动机调查研究提供指导方向。
2.2.4 数理统计法
对“菲律宾华裔学生习武动因调查问卷”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数据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众所周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传统文化传播也是如此。许多从小生长在菲律宾等地的华裔青少年都不会说中文,更不懂得中华文化。为了让海外华裔青少年能在小时候接触和学习汉语,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泉州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连续几年都主办了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活动。[8]2017年的“菲律宾华裔学生学中文夏令营”——“中国寻根之旅”是让营员们通过学习和文化交流,让营员们更为深刻地了解泉州的闽南文化、书法、中国画、南少林武术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切身地感受泉州的魅力,真实地增进对祖籍地的感情。表1显示:在113名调查对象中,男营员有35人,占30.97%;女78人,占总人数的69.03%。从学习层级来看,小学生有21人,占18.58%;初中生有55人,占48.67%;高中生有37人,占32.74%。可见,这次“中国寻根之旅”的菲律宾营员们都是能较快接受新事物的年龄阶段,为菲律宾华裔青少年习武动机问卷调查和访谈奠定了基础。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单位:人)
3.2 菲律宾华裔学生习武动机情况分析
3.2.1 菲律宾华裔学生习武健康动机情况分析
陈善平博士把《身体活动动机测量》(MPAM-R)量表划分为五类动机,分别是健康动机、乐趣动机、外貌动机、能力动机和社交动机。根据此量表,从体育的功能和学习武术的特点出发,也将习武动机划分为健康动机、乐趣动机、外貌动机、能力动机和社交动机。[9]其中健康动机包括“习武让我很愉快”“习武提高自身的精气神”“习武调节发情绪与心态等”等3项。统计数据显示(见表2):79.06%的华裔青少年认为习武提高人的健康,有14.75%的华裔青少年无法确认武术可以提高人的健康素质,仅有6.19%的学生认为不能达到健康的作用。其中,77.88%的华裔青少年认为学习武术可以让人愉快,从而达到健康的作用;有78.76%的华裔青少年认为学习武术可以提高自身的精气神,从而达到健康的功效;有80.53%的华裔青少年认为学习武术可以调节人的情绪与心态,从而达到健康的效果。反之,只有7.08%的华裔青少年认为学习武术几乎不太可能通过让人愉快和调节人的情绪与心态来达到健康的作用;仅有4.42%的华裔青少年认为学习武术不太会通过调节人的情绪与心态来达到健康的效果。还有大约14%左右的学生对学习武术能否提高人的健康素质持有模棱两可的态度。究其原因,我们从座谈中得知,由于很多华裔青少年不懂汉语,加上胆小。在武术课上跟着模仿学习就很辛苦,而小老师们讲的她又听不懂,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动作,因此脸上经常出现焦虑的神情;可见,“习武让我很愉快”“习武提高自身的精气神”“习武调节发情绪与心态等”等来提高人的健康素质得到了绝大多数海外华裔青少年的认可,但是武术教学的速度和师生间的沟通协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海外华裔青少年习武的积极性。
3.2.2 菲律宾华裔学生习武乐趣动机情况分析
表2 菲律宾华裔学生习武健康动机情况(n=113人)
根据陈善平博士的《身体活动动机测量》(MPAM-R)量表,结合体育的功能和学习武术的特点出发,也将乐趣动机分为“参加武术活动是很有趣”“习武可以挑战自己”“习武可以丰富自己的假期经历”等3项。统计数据显示(见表3):88.79%的华裔青少年认为学习武术很有乐趣,有7.08%的华裔青少年无法确认武术让青少年们感到有趣,仅有4.13%的学生认为学习武术无趣。其中,91.15%的华裔青少年认为学习武术很有趣;有82.30%的华裔青少年认为学习武术可以挑战自我;有92.92%的华裔青少年认为学习武术可以分区假期的经历。反之,只有5名(占4.42%)华裔青少年认为学习武术几乎没有乐趣;仅有7名(占6.19%)华裔青少年认为学习武术没有挑战自我的效果。仅仅2名(占1.77%)营员认为学习武术无法丰富假期的经历。
访谈发现,由于2017年的“菲律宾华裔学生学中文夏令营”的营员有132人,因此,学校按人数平均的分成了3个教学班。但是在武术授课时,为了让营员们能够较为全面的感知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我们把3个教学班分成了长拳、太极、五祖拳、棍术及武旗等5个教学班,这样一来5个教学班学习的内容就各不相同。其中,有个小营员第一节课分在了长拳班,可是他喜欢武旗,由于武旗动作难度要求比较高,拒绝了他的请求,结果挫伤了他的习武热情。[10]可见,泉州师范学院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的武术授课得到了广大营员们的认可,都认为泉州师范学院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的武术教学很有趣,可以让营员们产生自我挑战的乐趣,可以丰富营员们在泉州的汉语学习之旅。但是如果能够再从各个营员的兴趣进行有机分班,那将会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华裔青少年习武乐趣。
表3 菲律宾华裔学生习武乐趣动机情况(n=113人)
3.2.3 菲律宾华裔学生习武外貌动机情况分析
根据陈善平博士的《身体活动动机测量》(MPAM-R)量表,结合体育的功能和学习武术的特点出发,也将外貌动机分为“习武可以增强自信与意志力培养”“习武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肯定与赞许”“习武可以演绎自己的武侠明星风范 ”和“参加武术比赛可以获得奖励 ”等4项。统计数据显示(见表4):64.83%的华裔青少年认为学习武术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外貌,有22.12%华裔青少年无法确认学习武术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外貌,仅有13.05%的学生认为学习无法提升人的精神外貌。其中,76.10%的华裔青少年认为习武可以增强自信和人意志力的培养;有72.56的华裔青少年认为学习武术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肯定与赞许;有54.87%的华裔青少年认为学习武术可以演绎自己的武侠明星风范;有55.75%的华裔青少年认为参加武术比赛可以获得奖励。反之,4.42%的华裔青少年认为习武不可以增强自信和人意志力的培养;有10.61%的华裔青少年认为学习武术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可、肯定与赞许;有14.16%的华裔青少年认为学习武术不可以用来演绎自己的武侠明星风范;有23.01%的华裔青少年并不认为参加武术比赛可以获得奖励。我们知道,武术是一门动作数量多、方向路线变化多、每一个动作所包含的因素多。[11]如:手、眼、身、步的协调配合,内在的精、气、神与外部形体动作等紧密结合等因素,因此,武术要练就精气神的外貌不是短时间能达到。[12]可见,学习武术能够锻炼人的精气神外貌还是得到菲律宾华裔青少年的认可,但是我们在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中也应该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武术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3.2.4 菲律宾华裔学生习武能力动机情况分析
根据陈善平博士的《身体活动动机测量》(MPAM-R)量表,结合体育的功能和学习武术的特点出发,也将能力动机分为“习武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习武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习武可以提高防身自卫能力 ”等3项。统计数据显示(见表5):77.87%的华裔青少年认为学习武术可以帮助海外青少年提升自身的能力,有15.63%华裔青少年无法确认学习武术可以提升人的能力动机,仅有6.49%的学生认为学习无法提升人的能力素质。其中,69.91%的华裔青少年认为习武可以帮助海外华裔青少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76.10%的华裔青少年认为学习武术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有87.61%的华裔青少年认为学习武术可以提高防身自卫能力。反之,9.73%的华裔青少年认为习武无法帮助海外华裔青少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7.07%的华裔青少年认为学习武术没办法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有2.65%的华裔青少年认为学习武术不能或几乎不能提高防身自卫能力。可见,学习武术可以“可以帮助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可以提高防身自卫能力 ”得到了绝大多数海外青少年首肯,其中,习武可以提高防身自卫能力的动机尤为明显。
3.2.5 菲律宾华裔学生习武社交动机情况分析
表4 菲律宾华裔学生习武外貌动机情况一览表(n=113人)
表5 菲律宾华裔学生习武能力动机情况一览表(n=113人)
根据陈善平博士的《身体活动动机测量》(MPAM-R)量表,结合菲律宾华裔学生海外华裔这一身份特点,也将社交动机分为“加深对家乡的印象与了解”“营造与父母长辈的沟通话题”“可以结交新朋友”“增进我和朋友之间的友谊”等4项。统计数据显示:76.99%的华裔青少年认为习武增强了人的社交能力,有16.59%无法确认武术可以增强了人的社交能力,仅有6.41%的学生认为不能达到增强社交能力的作用。其中,67.26%的华裔青少年认为学习武术可以加深对家乡的印象与了解,从而达到提高社交能力的作用;有66.37%的华裔青少年认为学习武术可以营造与父母长辈的沟通话题,从而达到社交的目的;有87.61%的华裔青少年认为学习武术可以结交新朋友,从而达到社交的效果;有86.73%的华裔青少年认为增进我和朋友之间的友谊,从而巩固了自己的社交圈。反之,只有3.54%的华裔青少年认为学习武术几乎不太可能结交到新朋友;仅有1.77%的华裔青少年认为学习武术无法起到增进我和朋友之间的友谊的效果。还有大约16.59%的学生对学习武术是否可以扩大和巩固自己的社交圈持有模棱两可的态度。究其原因,我们从座谈中得知,由于很多华裔青少年无法用汉语与人交流,限制了他们与他人的交流,青少年又是极度渴望展现自己的阶段。在武术课上用较多的肢体交流,一定程度上规避了语言不通的问题,让学生们有展现自己的平台。很多学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的互动感悟到愉快的心情。但也有个别性格内向的学生,对在人前表现自己存在一定的障碍,小老师们面对数量较多的学生也做不到面面俱到,使部分学生体验较差。可见,“加深对家乡的印象与了解”“营造与父母长辈的沟通话题”“可以结交新朋友”“增进我和朋友之间的友谊”等来扩大和巩固自己的社交圈得到了绝大多数海外华裔青少年的认可,但是师生间的互动程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习武的动机。
4 结论
(1)“习武让我很愉快”“习武提高自身的精气神”“习武调节发情绪与心态等”等来提高人的健康素质得到了绝大多数菲律宾华裔青少年的认可,但是武术教学的速度和师生间的沟通协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菲律宾华裔青少年习武的动机。
(2)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的武术授课得到了广大营员们的认可,都认为“中国寻根之旅”的武术教学很有趣,可以让营员们产生自我挑战的乐趣,可以丰富营员们在泉州的汉语学习之旅。但是如果能够再从各个营员的兴趣进行有机分班,那将会更大程度的提高华裔青少年习武乐趣。
(3)学习武术能够锻炼人的精气神外貌得到菲律宾华裔青少年的认可,但是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中也应该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武术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4)学习武术可以“可以帮助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可以提高防身自卫能力 ”得到了绝大多数菲律宾华裔青少年首肯,其中,习武可以提高防身自卫能力的动机尤为明显。
(5)“加深对家乡的印象与了解”“营造与父母长辈的沟通话题”“可以结交新朋友”“增进我和朋友之间的友谊”等来扩大和巩固自己的社交圈得到了绝大多数菲律宾华裔青少年的肯定,但是师生间的互动程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习武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