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麻钩藤饮加减方联合天麻素治疗眩晕40例的疗效观察

2019-01-15许柏明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27期
关键词:眩晕

许柏明

【摘要】目的 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方联合天麻素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眩晕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天麻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方,两组疗程平均为8天。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约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72.50%。结论 天麻钩藤饮加减方联合天麻素治疗眩晕可显著提高疗效。

【关键词】天麻钩藤饮加减方;天麻素;眩晕;肝阳上亢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7..02

眩晕是头晕眼花的统称,轻者,闭目即可缓解,较重者,如坐船,视物旋转,难以站立,可伴恶心呕吐,呕吐胃内容物,全身出汗,甚至昏倒等症状[1]。历代中医古籍论述病因病机逐步完善,主要包括肝阳上亢,风火上扰,痰浊,血瘀以及诸虚不足等,针对眩晕,中医辨证论治有独特的疗效[2]。近三年来笔者在常规中药制剂天麻素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方,对40例眩晕患者进行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病例均2017年1月~2019年6月我院内科收治的眩晕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48~95岁,平均(75.48±4.00)岁。病程1月~3年,平均(18.45±0.50)月,治疗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50~94岁,平均(75.50±3.80) 岁,。病程1月~3年,平均(19.50±2.00)月。经比较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3]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年)诊断要点:

(1)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感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为或体位变动而诱发;(2)眩晕同时或伴有其他脑干的,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症,黑蒙,闪光,视物变形复视等,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无力猝倒,昏厥等。(3)有轻微脑干损害体征,如角膜和(或)咽部反射减退或消失,调节和(或)幅奏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4)测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颈椎X线摄片,做CT检查。(5)肿瘤、脑外伤、血液病、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除外。

1.2.2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主编,第二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诊断要点:(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则如坐舟船,甚则仆倒。(2)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的。(3)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渐加重。

1.3 纳入标准[4]

(1)符合眩晕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眩晕--肝阳上亢者,(2)意识清楚,检查合作,无失语及严重认识功能障礙者。

1.4 排除标准[5]

存在意识障碍,不能配合检查者。

1.5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予眩晕常规治疗,包括抗晕、改善微循环,控制血压和血糖等治疗。

对照组:予以天麻素(天眩清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046)。每次0.6 g,每日1次,加入0.9%氯化钠250 mL中静滴。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方口服,方药组成:天麻10 g,钩藤10 g,石决明30 g,炒山栀10 g,川牛膝15 g,桑寄生30 g,黄芩10 g,益母草30 g,生龙牡30 g,淡竹叶15 g,生麦芽30 g,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 mL,早晚两次饭后2小时分服,两组疗程均为5天。

1.6 疗效观察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眩晕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眩晕等症状、体征消失。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有效:眩晕等症状减轻,生活和工作有影响。无效:眩晕和头晕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构成比组成,行x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治疗组40例,痊愈3例,显效12例,好转2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40例,,痊愈0例,显效10例,好转1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0%。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

典型病历:患者,何某某,女性,76岁,因“头昏头晕伴视物旋转恶性呕吐2天”入院,既往有反复头晕发作史3年。证见:眩晕,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口干面红,,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查体:BP140/90 mmhg,神志清,平卧位,伸舌居中,无眼球震颤,双肺呼吸音粗,心律齐,腹软,无压痛,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双巴氏征阴性。指鼻试验阴性。查头颅CT: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灶。考虑入院诊断为:眩晕--肝阳上亢,予以天麻素0.6 g,每日1次,加入0.9%氯化钠250 mL中静滴,敏使郎6 mg,每天3次,加中药煎剂::天麻10 g,钩藤10 g(后下),石决明30 g(先煎),炒山栀10 g,川牛膝15 g,桑寄生30 g,黄芩10 g,益母草20 g,生龙牡30 g(先煎),鳖甲15 g(先煎),白蒺藜10 g,淡竹叶15 g,生麦芽30 g,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 mL,早晚两次饭后2小时分服,入院第3天,患者头昏头晕缓解,可自己下床活动,住院5天后出院修养。

3 讨 论

眩晕是指多系统疾病引发人体的空间定向障碍和平衡动能失调所致的一种运动性幻觉,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且反复发作。患者发作时除眩晕外常伴恶心、呕吐、跌倒等症状。中医辨证可分多个证型,其中肝阳上亢型占较大比例,本人运用中西结合治疗方案,,辨证后加入中药汤剂治疗,收到较好的疗效,明显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有进一步探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庆立.天麻钩藤饮配合针刺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9,35(07):16-17.

[2] 温秀新.天麻钩藤饮+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评估[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10):96-97.

[3] 夏 飞,虞鹤鸣.针刺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颈性眩晕36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9,51(03):62-64.

[4] 郝文婕,李应宏,张宇杰,沈海霞,李 苗,刘金鑫.天麻钩藤饮联合高压氧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01):52-54.

[5] 张松礼,陈 诚,王 磊.分析天麻钩藤饮结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A2):58-59.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眩晕
耳鼻喉科门诊100例头晕患者病因分析
协定方眩晕停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60岁以上老年眩晕临床分析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80例疗效观察
崔应麟教授临证验案三则
从痰辨治高血压病经验浅谈
常规针刺加四关穴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33例临床观察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特征探讨
中医泽泻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