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民间舞的情感教学方式刍议
2019-01-15赵亮
赵亮
摘 要: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基本上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民间舞蹈,在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时,不仅要注重规范学生的舞蹈动作,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舞蹈情感与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知自己的民间舞蹈。本文主要是对当前在开展舞蹈教学过程中,关于情感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教学方法;有效措施;情感教学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12-0132-03
我国民族在演变与发展中逐渐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民间舞蹈,它主要是体现本民族独有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其中也蕴含着本民族人民的深厚情感,所以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情感教学,使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民族民间舞蹈的所含有的奔放与热情。在表演中不断抒发自己情感,这对于研究与学习民间舞蹈有巨大帮助。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是起源于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表现方法极为多元化,情感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是在我国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时,情感教学受到忽视,比如教师会过于强调动作教学,要求学生具有优美的舞蹈动作,但是未能对其含有的丰富意义进行感悟与理解等。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学生都将注意力放在舞蹈训练上,忽略了民族民间舞蹈的展现与感悟,最终影响舞蹈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如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情感教学,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是以藏族舞蹈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情感教学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一、藏族舞蹈概述与分类
(一)藏族舞蹈概述
我国民间舞蹈较多,大致可以分为“谐”和“桌”两种类型,藏族舞蹈主要是以“谐”形式流传于民间,是藏族民间的一种集体式歌舞。藏族舞蹈又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谐》《堆谐》《果卓》《果谐》。后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藏族舞蹈在这个基础上又加了一些简单的动作,队形变换、原地旋转等多个内容。在这种情绪影响下,藏族舞蹈逐渐成为一种载歌载舞、男女交替的形式,其想要表现的内容是藏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劳动过程的。随着舞蹈形式日益成熟,这种劳动形式的舞蹈已经被表演者搬上了历史舞台,并且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我国纪念生产劳动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
(二)藏族舞蹈分类
根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将藏族舞蹈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人们自娱自乐的民间型舞蹈;另一个则是带有宗教性质舞蹈,比如《羌姆》主要展现的就是人们对宗教的信仰,在宗教祭祀过程中所需要跳的舞蹈,带有强烈的民族性。从主要源头来看,这些舞蹈都能够展现藏族人民丰富的民族文化,体现人文优美与潇洒的姿态,但是这两种舞蹈却存在不同的性质,比如《果谐》和《羌姆》两种舞蹈中,虽然都有圆圈歌舞,同时其也都被称为藏族舞蹈,但是其道具使用、表现形式、舞蹈者装束等方面都有巨大区别。
(三)羌族舞蹈特征
1.基本动作特征
藏族人民因为长期生活在空气稀薄、高海拔的高原地区,加上他们在生活中需要背负生活与生产中所需要具备的物资,因此可知,想要在平原地区背负重物下山或者上山,都需要花费较大力气,所以对于高原上的藏族人民来说,具有更大压力。在这种生活压力下,藏族人民开始习惯性利用关节进行发力,因此在藏族人民跳舞时,会大量使用关节进行有韧性、有节奏的上下颤动,给观众带来一种强大的韵律感与颤抖感。除此之外,观众在欣赏舞蹈时,还会从心里感受到一种虽然不紧不慢,但是又能带给别人别样的震撼,比如在表演时,表演者需要通过脚与膝盖进行快速颤动来表演踢步舞,这给观众带来无限乐趣,也能讓观众在观看表演时获得自在轻松的氛围,进而使其身心舒畅。
2.基本形态特征
在藏族舞蹈时,无论是表演者出腿动作、落脚动作都是迈开为主,也就是在跳舞时,只要出现了抬腿、踢腿,、跑腿、跨腿等动作,都是外开角型。除此之外,舞蹈还十分崇尚外开美、和谐美。比如在大部分舞蹈作品中,其中有大量动作都是通过同手同脚来共同完成的,这进一步说明在我国藏族舞蹈中,表演者需要用到脚和手进行运动,这对舞蹈者身体协调性提出较高要求。从大众审美角度来看,同手同脚顺便运动实际上十分的别扭,但是从审美角度来看,顺便动作实际上能够体现出藏族人民保持协调感的一种方式。不仅如此,藏族舞蹈中男子与女子动作也不尽相同。具体来看,比如女子在跳舞过程中注重形态,利用垂臂、前倾等特征,并且利用这些动作来体现藏族女子日常中含蓄典雅的美感。而在舞蹈中则十分注重男子形态的垂臂、卸跨等,想要展现出男子狂野粗放的感觉。
二、教学中情感现象与作用
(一)情感现象
我们需要对情感进行系统的分类,人类情绪可以分为社会情绪、原始性情绪等几个方面,通过这些情绪能够与基本社会保持必然的联系,心理学家不断强调人作为社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将情绪逐渐发展成情感与情操,同时还需要在固定的情境中表现出自身的社会性情绪。通过上述知识可知,可以将其分为静态与动态两个层面,随后从两个方面探讨情感表现,其中静态中含有三个情感源点,分别是教材中的情感、教师情感、学生情感;动态三种情感则是师生之间在人际交往中的情感交流、师生在课堂中对信息传递所形成的情感交流、师生之间自控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情感现象十分复杂且丰富,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深入了解。
(二)情感作用
根据国内外诸多的研究可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情感教学,具有独特的作用,这种作用为日后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情感教学能够为行动提供动力,他能够不断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在人的行为中,学习动力就是积极的情感,情感也能转变成强大的动能,对于一些主动性、积极性行为,都有着明显调控作用。情感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行为能力、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最终促进人们依靠自身顽强毅力深入学习中。其次情感能够降低对他人言行接受程度,因此其在教学中起到疏导作用。他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加深入的理解。最后个人情感能够推进人际交往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发挥着协调作用,促进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三、民族民间舞的情感教学主要方法
(一)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热情
民间民族民间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与民族特色,因此学生需要对其背后文化进行了解,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激发学习热情,所以在教学时,教师需要采用必要的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藏族舞蹈学习为例,如果教师需要对舞蹈的相关知识与背景进行介绍,如果只是单纯的介绍舞蹈动作,那么学生只是对一个一个动作进行重复练习,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因此在该情况下,教师在开始教学之前就应当做好背景知识研究工作,比如可以在学习之前安排学生对民族特征与舞蹈文化进行相应的学习与整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使他们更加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进而对提升教学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展现能力与情感感悟
学生的展现能力与情感感悟能力有着密切联系,同时也对于提高舞蹈艺术素养,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在开展教学时,教师需要運用相应的情感教学,不断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舞蹈,并且展现情感。比如,在学习藏族舞蹈《牛背摇篮》时,教师可以利用情感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对好友与人物相处的情景进行感悟,使他们充分领略到藏族人民的性格豪爽与对生活充满热情等民族特征,这也是藏族所含有的深厚文化底蕴,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对舞蹈动作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同时能够提高学生情感感悟能力,对于日后学生表演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三)注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与鼓励
在教学时如果学习难度较大,那么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很难达到预期目标。所以教师应当及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与鼓励,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树立信心,延长学习时间,并且激发学习积极性。如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未能给予学生相应的评价与鼓励,学生则会出现自信心与积极性大打折扣现象,也会逐渐对舞蹈学习产生厌倦。以藏族舞蹈为例,在刚开始学习舞蹈时,主要涉及的基本动作与步伐教学,比如三步一撩、拖步等,这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难事,同时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舞蹈时也怀有强烈求知欲。但是,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习内容难度也扩大,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变化进行及时地了解与掌握,采用多种措施对学生开展有效教学,使学生对舞蹈学习保持充分的热情与积极性。
(四)注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想要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舞的情感,需要使他们在一个良好氛围下学习,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保证良好的学习情绪、学习状态。比如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有一定展示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或者可以利用配对互相纠正或者分组探讨等方式,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状态下学习舞蹈,探讨舞蹈,满足学生舞蹈学习激情与情感需求,使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下提高自身学习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主要作用不只是教授学生与舞蹈相关的技巧与知识。同时,还应当培养学生的展现能力与舞蹈情感感悟,在教学时,教师应当采用积极有效的方式,不断培养学生情感能力,也就是激发学生在学习时的热情。并且为了保证学生在学习时具有充分的热情,教师应当适当地对其进行评价与鼓励,为他们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在培养专业舞蹈人才时,也需要提高对情感教学的培养力度,在教学时培养学生对舞蹈的个性化与感悟,使每个学生能够在表演中充分展现自身热情,为我国舞蹈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永权.中国民族民间舞中的情感教学剖析[J].传播力研究,2019,3(16):203.
〔2〕王婧.关于民族民间舞的情感教学方式刍议——以藏族舞蹈为例[J].艺术科技,2017,30(06):337.
〔3〕杨梓.浅析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情感教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4〕杨梓.寓情于教,情动于舞——浅析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情感教学[J].北方音乐,2014,(01):98-101.
〔5〕程红.用切实可行的措施留住民族文化根脉——从第四届藏族锅庄舞大赛看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创新[J].传播力研究,2019,3(02):15.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