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适合听障生的信息技术课堂
2019-01-15莫秀春
莫秀春
[摘要]信息技术是信息爆炸时代的产物,而与之相关的课程已经成为中小学课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一个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如何才能激发聋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如何才能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从自身出发,做一个有准备的信息技术教师,然后结合学生实际,打造一个适合听障生的信息技术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听障生;课堂
[中图分类号] G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36-0095-02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既没有很好的教学模式,又没有很多可以借鉴的教学经验,给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尤其是作为特教教师,如何才能激发聋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如何才能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从自身出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然后打造一个适合听障生的信息技术课堂。
一、了解信息技术课的内涵
信息技术课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信息技术课是当下学校课程中不可缺少的,它贴近现实,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时效性。计算机教育的目的不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了学生哪些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只强调教给学生哪些知识,而是要注重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得到了哪些能力的培养,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二、准备好上课所需硬件
信息技术课的特点是以应用为主,上课时要依赖计算机以及投影仪等辅助工具,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与教师交流、与计算机交流。因此机房的硬件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计算机等设备不能正常运转,就会使学生的注意力游离于教学之外,使教学效果打折扣,给教学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特别是听障学生,由于“视觉补偿”的原因,他们对可视的东西比如多媒体很敏感。我曾经遭遇过这样的事情:某天我提前来到机房作准备,可是此时我发现投影仪出了故障没法启动,我本来想去请负责该机房的教师来看一下,但觉得快上课了,所以就作罢。等到上课以后,我让学生都过来讲台看我操作,可是部分学生仍在自己的机子旁各做各事,后来到了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时候,那些学生因为没有看到所讲的内容,不知道该怎么做,导致我不得不个别辅导,等于把课重新上几遍,教学效果不好。这就给了我一个教训,以后虽然没有再发生类似的机器故障,但是让我懂得,硬件环境是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的基础。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在课前检查是否所有机器都能正常运转,上课要用的投影是否清晰等,为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做好铺垫。
三、了解听障学生的特点
虽然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学习生活中,但与之对应的课程地位在聋生中仍然不及语数英等主科。对于这种状况,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不要对学生的要求过高或者过低。上课前应考虑以下问题:
1.如何安排教学内容
“孔子施教,各因其材。”信息技术课既要保证全体学生达到统一要求,又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别需求。学生水平的差异会导致教学内容的不同。按照比较低的标准教学,能让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有所收获,但会让基础好的同学会因为没有新知识的学习,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按照比较高的标准教学,基础好的学生会有收获,而基础不太好的学生会跟不上,导致差距越来越大。所以,教学的难易程度要适当,并且要分层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均有收获。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尽量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譬如在教鸿钟码学生写字输入法时,对于个别的打完了双字词的学生,我鼓励他们继续练习三字词甚至多字词的输入,而在他们碰上不会打的字时,我不直接告诉答案,而是以提示的方式点拨他们自行解决问题。对于其他领悟能力弱的学生,我就相对给予更多的辅导,虽然也不是直接说出答案,但给出的提示要相对明白一些,以便于他们理解。除此之外我把后面的某个内容作为附加内容,教给学得快的学生,以提高其兴趣,而对于学得慢的学生,就不予教授,而是促进他们继续完成基础练习。
在上学期的九年级教学中,我能比较好地因材施教。该班新转来一位外地女生,其五笔、office方面的知识几乎等于零。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将她的学习与其他学生区分开来。如:当其他学生在练习五笔打文章时,我让她从五笔的基础指法开始练起;当其他学生用word进行相关操作时,我给她一本小学教材,规定她一节课学习一种word基础内容……总之是放慢对她的教学进度,让她从零开始学习。就连期末总复习与期末考试,我也单独给她出考卷,为她安排和其他学生不同的内容。一个学期下来,她了解了五笔的部分基本指法,还初步接触了word的相关操作。
2.如何调整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就像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一样,对不同的学生,也应采用不同的方法。
例子一:運用委婉手段。在教学生写字输入法时,我发现一个学生不愿意使用这种新输入法,而是惯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我纠正他,他却我行我素。而当他碰上一个不知用拼音怎么打的字时,我觉得机会来了,于是告诉他用拼音不行,那就用写字法试试吧,他照办了,结果把字打出来了。虽然总体上他并不习惯用新输入法,但此事让我认识到一点:当面对那种你叫他往东他却偏偏往西的学生时,企图采用强硬的手段去制止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应该考虑如何采用比较婉转的手段将学生拉回到教师所期望的轨道上来。
例子二:采用奖励机制。四年级电脑课学习的内容,是英文字母的键入练习。小学生活泼好动,字母打到一半,心就先浮躁起来了,对打字产生了厌倦。而我仍然不停地来回走动,不放松对他们的监督。只是当一个学生按要求打完规定的区域键位后,我就允许他玩打字游戏。这时其他学生看到了就开始眼红,我就告诉他们:想玩游戏可以,但是先把字打完……他们一听,一扫之前的散漫,赶紧继续打字,之前的左顾右盼的毛病明显减少。他们毕竟是孩子,喜欢玩,我就以打字游戏为“诱饵”,促使他们不得不专心打字。这一措施的结果是,学生们纷纷以超常的速度打字……针对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可以尝试着把“糖果”摆在他们前方,而他们在获得糖果的任务驱使下,就会有目标地前进,进而引导他们尝到“糖果”的甜头。
例子三:联系生活实际。比起枯燥的理论讲解,聋生更青睐那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实践,他们在动手操作方面有潜在的能力。上学期开学伊始,学校组织了初一初二学生军训。军训期间,我收集了一些自己所教班级的军训照片。上初二(3)班的Flash课时,我给出了一些军训照片素材,要求学生从中挑出自己喜欢的照片,并将它们按顺序排好,用Flash制作出反映一系列军训动作的小动画。当然我事先演示了一番。由于是自己的照片,再加上制作好的小动画开始时会搞笑地快速变换,学生在被逗乐的同时也轻松地学到了一点动画知识,在做的过程中兴致相当高。后来在上初三(2)班photoshop时,我也如法炮制,要求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一张军训照片嵌入到空相框中,制作有生活味的相框。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意去学。
3.如何巩固学习成果
根据著名的倒U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描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长的时候之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所以复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很重要的。而如何帮助巩固所学内容呢?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准备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复习方法。在上学期的教学中,我尝试采用这样的复习手段:在教学生新内容的同时,也注重学生对旧内容的复习。比如,上次课教在Eecel中统计数据,如计算出总分和平均分,本次课教新内容——排序,而在进行新内容的操作练习前,我要求学生先计算出数据再排序;下次课教自动筛选,同样地,我先要求学生复习前面的内容——统计数据、排序,然后才开始练习自动筛选操作。这样一环套一环,一点一点地累积,不仅使学生学习了新内容,还让学生顺带复习了旧内容,可以说是一举两得。这让我看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在学习中复习,在复习中学习。
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1.提高备课功力
在上学期的九年级教学中,由于自己备课不够充分,结果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一次上课,我讲五笔字型的“取大优先”原则,并以“告”字为例进行说明。结果有学生就提出了疑问:为什么“失”、“矢”的拆分不一样?由于之前我没有仔细钻研教材,不知如何解释这些字的“语法”才能使学生明白,只能很简单地以“要这样拆”来回答学生,从学生似懂非懂的表情中,我读出了学生对这个回答显然不满意。这给了我一下警示:在备课时,一定要吃透整本教材,对于某些内容的“语法”一定要仔细钻研,了解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不能那样,而不能仅仅满足于“要这样,不能那样”。此外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反复考虑一点,就是学生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消化知识,才会较好地学以致用?不可想当然地把学生的接受与消化能力一下子拔高,但也不能低估了学生的这些能力。应该在这一高一低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如,在讲课时尽可能更清楚明白地说明要点,演示时也要放慢速度并且力求清晰,同时也要多留意学生的表情,因为学生的表情是对教学情况的一种反馈。总之,不仅要安排好教学进度,更要照顾到学生的学习进度,是学生的“学”,决定了教师的“教”。
2.提高自身学识
信息技术课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知识更新快,各种新的技术层出不穷,稍不留神就会落后于时代。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教学需要,通过自修、参加各种培训班等来充电,以及利用工作优势在网上搜集各种相关知识,更加快捷地获取新知识,以便于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身信息素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
当下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时代、新的环境赋予了“教师”更加深刻的含义。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師,尤其是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就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做一个有准备的信息技术教师,然后结合学生实际,打造一个适合听障生的信息技术课堂。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