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技术实现信息技术教学转型升级

2019-01-15王勇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网络技术转型升级信息技术

王勇

[摘要]网络技术介入信息技术课堂,是现代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能够为教学活动带来重要的发展契机。教师要抓住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引导学生借助网络技术展开自主性、探究性学习,启迪学生认知思维的同时,拓展课堂交互维度,实现教学转型升级。

[关键词]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 G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36-0069-01

“教无定法”,教法选择贵在与学生的兴趣、认知契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创新,是新时期教育教学的现实要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活动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独自进行的单向输出,而是学生主动探索的多边交流活动。因此,信息技术教学要求教师基于网络下进行教法创新。

一、网络技术丰富学习资源收集

学生知识面狭窄,对信息技术的认知程度也比较低,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信息技术学习资源,是教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教材中的内容只是一个引子”,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教材探索知识。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学习资源进行收集、整合、优化,将课内外学习融合起来。

如教学苏科版《认识计算机》时,教师没有直接讲述計算机的相关内容,而是将学生带到微机室,让学生利用网络收集相关知识。学生还没有尝试过这样的学习方法,自然乐于参加。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逐渐形成,对计算机各个组成部分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由于学生输入的关键词不一样,所以收集到的信息是多元化的,这就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当然,网上的信息量巨大,很多学生不知道从哪里着手,教师可利用问题逐步引导,让学生快速触摸学习的核心。

要想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选准基点是关键。教师要让学生从文本的主线着手,收集与其相关的知识,这样学生的资料收集才不会偏离轨道,才能提升学生学习探索的热情和使用信息资源的效果。

二、多种媒体助力学习流程展示

作为网络技术的载体,媒体技术对教学实践的作用极大:一方面,媒体技术能够进行直观形象的展示,将抽象的信息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另一方面,媒体技术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使教学活动趣味盎然。学生对声、光、影格外敏感,当感官被调动起来后,自然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刺激学生的敏感点,唤醒学生的学习认知,将知识学习过程和操作步骤呈现出来。

如《键盘输入》一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指法进行输入操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首先利用视频播放键盘输入的操作方式,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识记。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教师引导他们模仿。教学汉字的输入方法时,教师也是采用同样的方式。实践表明,媒体运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观看、模仿中,学生快速识记学习内容,习得操作技巧,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学习知识需要调动多种器官参与其中,这样才能接收更多的有效信息。借助媒体展示学习流程能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完成信息的收集,获得更多思考的机会。教师对此要有清晰的认知,从学情和教情出发,发挥媒体技术的优势,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助力。

三、电子白板优化学习训练操作

电子白板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教学方式,是一种汇集尖端电子技术、软件技术的产品,能够实现无纸化教学。电子白板的功能极其强大,可以进行屏幕批注、遮挡隐藏、拖放组合、重点放大、过程回放、模式切换、智能绘图等。信息技术是一门传授现代技术的学科,集知识性与技能性于一体,与电子白板有很多相同之处,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使二者相互融合,让电子白板为信息技术课堂服务。

如教学《画圆》后,为了检验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设计了一个趣味化的训练活动:“这节课我们运用画图工具绘画了一只大熊猫,相信大家都已经掌握了学习方法和绘画技巧,那大家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能否采用同样的方法将其画出来?”这样的训练活动相当于模仿,学生参与度高。教师没有急于让学生上机操作,而是引导学生通过电子白板上写出操作步骤,然后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在电子白板上的操作相当于一个预演,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矫正,这样的训练活动使课堂教学更高效、科学。

(特约编辑 木清)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17年度课题《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研究》(编号59362)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网络技术转型升级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