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开启个人全面发展之旅
2019-01-15梁珺淇
梁珺淇
摘要:劳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标志性特征,旨在去除教育场域中对劳动的蒙昧观念,推动学生追求劳动的真善至美。劳动教育源于现实世界的需求以及个人对全面发展的诉求。目前,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都没有真正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学生、家长、学校乃至社会对劳动存在偏见。因此,应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通过校内课程、校外活动双管齐下的方式实施劳动教育。
关键词:劳动教育;个人发展;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9)12-0016-05
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的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也是人的存在方式。[1]”劳动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可见一斑。然而,我们对它的态度却是非常矛盾的。这种矛盾不仅体现在现实中对一线生产工作的不重视,对产品质量的忽视,还表现在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对学历教育的追逐,对职业教育、劳动教育的鄙薄。这反映出人们对劳动的理解不够深刻,没能将“劳动中的我”与“本体中的我”联系在一起,“劳动生活”游离在“个体生活”之外。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明确将劳动教育确定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然而,目前我们对“劳动教育”并没有较为系统的研究。笔者拟从“为什么”“做什么”以及“如何做”三个方面系统论述劳动教育的产生、内涵以及实施路径,以期进一步推进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一、劳动教育为何存在:从生活的呼唤到现实的缺失
马克思认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当它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它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改变它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经历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它自己控制[3]。劳动本身具有“教育”之义,而“劳动教育”是以体力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为基础,在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生活等场域中进行的活动。因此,劳动教育源于生活的召唤,出于个人发展的需要,又出于现实实践的缺失。
(一)真实生活世界的召唤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上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活、生活。[4]”而这种运动和活动给予不同生物不同的本质属性,人与动物即使都可以运动,但是动物只是在狭小的自然界,为了生存而活动。人则“把整个自然界,先当做其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当做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即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5]”因此,劳动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之间的活动,其本质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有一定目的的自身活动来调整和控制自然界,使之发生物质变换,也就是改变自然物的形态或性质,为人类的生活和自己的需要服务。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要当一个人认识到,在劳动中有一种比获得满足物质需要的材料更重要的东西,即精神创造及自身才能和天资的发挥,只有在这个时刻,劳动可以成为快乐源泉[6]。基于这一观点,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道德的进步,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组成这个社会的人是如何看待劳动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劳动”的内涵做了三个层面的阐述:一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二是指“体力劳动本身”;三是“进行体力劳动的过程”。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劳动不仅创造了人,同时也是人的存在方式。因此,无论是社会的整体发展,还是个人完整生活的实现,都需要劳动作为路径。
(二)个人全面发展的诉求
马克思认为:“一旦人们自己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骤取决于他们的肉体组织。动物只是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的以自己的存在来推动自然界做出改变,人则是通过他做的改变,使自然界为自己服务。[7]”劳动创造了人,也区分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卢梭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的人的生活。在《教育大辞典》中,对劳动教育的定义是从实践出发,认为劳动教育就是劳动、生产、技术和劳动素养方面的教育,聚焦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态度与习惯,并确保学生获得工农业生产中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强调,劳动教育是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与态度,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并能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推动个人的全面发展。但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在成长过程中又充满“不确定性”。因此,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相互博弈的过程。澳大利亚教育家罗伯特·普莱尔(Robert Pryor)等人用“蝴蝶效应”来解释这种复杂的博弈过程,并促使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发展与偶发事件的关系。蝴蝶效应的本质特征是:初期微小的变化可能引发系统结果的巨大连环反应。这凸显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劳动教育也是如此。儿童对劳动的看法,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对于其个人的后续发展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三)基础教育践行的缺失
在基础教育阶段,劳动教育的相关课程改革早已开展,但是实施落实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在中小学阶段,以“劳动技术”为名开设劳动课程,但在实施过程中,徒有“技术”无“劳动”的现象成为常态,劳动教育课程多流于形式。即使国家政策上对劳动教育给予肯定与重视,这类课程在基础教育实践中仍然处于边缘。此外,在这类课堂上,存在用知识、技术等方面的学习内容替换劳动观念、意识以及习惯培养的学习内容,将劳动教育的目标转为知识、技术学习的目标,并使之满足结果评价的要求。这种课程的边缘化形态、知识或技术为学习导向的结果评价,以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观念,极大程度地阻碍了劳动教育的开展,阻礙了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此外,美国政府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美国6岁的孩子在家帮助做杂活的比例达到65%,平均用在家务活的时间为30分钟;到11岁,90%的孩子每天在家做家务,时长达到50分钟。德国的法律条文中也明确规定,孩子在6岁以前可以玩耍,不必做家务;6~10岁,要偶尔帮助父母做一些杂务,如洗碗、扫地等;10~14岁,可以参与剪草坪、给全家人擦鞋这样的活动;14~16岁,可以洗汽车、整理花园等;16~18岁,如果父母上班,孩子每周要给家里大扫除一次;对于不愿意做家务的孩子,父母有权向法院申诉,以求法院督促孩子履行义务。然而在家庭这个场域,我国的劳动教育呈现“空白”的状态。可见,我国的劳动教育无论是在学校场域还是在家庭场域都任重而道远。而现阶段,我国教育存在明显德智体美劳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全面的问题。在经济高速发展,硬件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的背后,是教育领域各个环节潜移默化的改变。“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育人轨道逐步“偏轨”,急功近利的思想渗透在教育实践中,“智育”作为“统帅”,在一些学校甚至将其发展视为重中之重。“智育”的单极发展,给劳动教育带来的巨大的伤害,劳动教育逐步演化在教育体系之外,并逐渐走向异化,或将其视为惩罚手段,使劳动变成惩罚手段,使学生对劳动产生畏惧,从而排斥劳动;或轻视劳动,认为劳动者是地位低下的人,劳动是不体面的事情,学生缺乏对劳动的正确理解,对劳动人民的尊重。
二、劳动教育存在何为:从去除蒙昧到追求真善美
S·拉塞克和G·维迪努在《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中提到:“如果有一个问题是其他所有问题的焦点,那么这个问题肯定是在教育实践中确立,并建立普通教育同劳动世界之间的联系,而目前的形态则呈现出,教育和劳动这两个世界之间的联系十分淡薄。[8]”劳动与教育分离,重要的原因是政治、经济与文化等要素的限制,导致曲解了劳动教育的真正意涵。
(一)去除教育场域的蒙昧思想
《说文许箸》对“劳”进行了拆解:“劳”由“力、冖、炏”三部分组成,“力”代表勤做、力量,“冖”为房屋,喻表生活,“炏”代表温暖、光明和希望。也就是说,“劳”代表一生智慧的总结,即通过辛勤劳作,生活就会充满光明、充满希望。《庄子·让王》提到:“春耕种,形足以劳动”,认为“劳动”便是体力劳动,是一种操作、一项活动。《孟子·滕文公上》说:“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虽然劳动具有劳动、辛苦的意蕴,但在教育场域内,“劳动”的概念被断章取义,劳动教育被局限为德育内容之一,忽视了劳动教育与智育、美育、体育等的关系,忽视劳动教育对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对学历、对资本的盲目追求是教育场域里对劳动教育的最大偏见。
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初意义,“教劳结合”主要的意蕴是,将现代学校里的教育教学与现代机器工业生产劳动方式相结合,通过教育与生产方式的结合,受教育者能够掌握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基本素养,同时陶冶精神情操,充实并提高知识和技能,一方面提高社会生产,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9]。马克思认为,未来教育对所有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将生产劳动与智育、体育等相结合,这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也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教育家陶行知也强调:“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与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10]”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五一”讲话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创造。”在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从教育层面而言,需要强化劳动教育,使其回归到价值本源,也就是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并积极主动地投身劳动。
(二)追求劳动教育的真善至美
分析论证马克思的思想,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三个维度辨析劳动的概念。其一,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即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11]”劳动是实现人与自然物质转换,谋得自身生存的唯一条件。其二,马克思认为,任何劳动“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12]”其意旨在说明,人的劳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产生并推进的,而不是在孤立的、“纯粹”的环境中衍发的。同时,劳动可以密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提高人的社会性。其三,马克思认为,劳动作为人的本质,不仅仅是要获取物质生活条件,更要通过劳动造就自身,提高各项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因此,基于人与自然这一维度,劳动作为人与自然进行物质生产条件交换的过程,离不开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尊重与认同,即在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中,劳动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动作施加,而是遵循外在事物的必然性,按照客观规律的发展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基于人与社会这一维度,人的劳动行为发生在社会关系这个场域,要想在这个场域谋求更进一步的发展,必须遵循这个场域的运行规则,即保护场域内个体、群体以及为之所认同的信念、准则与价值观。黑格尔提出:“他不同别人发生关系,他就不能达到他的全部目的。因此,其他人便成为具有特殊目的的人达到目的的手段,但特殊目的通过与他人的关系,就得到了普遍的形式,并且在满足他人幸福的当下,更满足了自己的发展。[13]”因此,劳动教育要引导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梳理好他的社会关系,为更好地融入公共生活、增强公共道德打好基础。基于人与自身这一维度,社会主义学家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认为:“完善的新人应该是在劳动之中和为了劳动而培养起来的。”即劳动教育应引导学生通过劳动实现理想,并促进其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三、劳动教育如何存在:从建构劳动体系到落实政策保障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劳动习惯、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还包含劳动认知、劳动价值观、劳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14]。因此,劳动教育也不应该只停留在生产劳动和体力劳动这个层面。对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群体劳动和个体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生产领域的劳动和非生产领域的劳动应有明确界定[15],进而从顶层设计上对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有清晰的脉络,在课程开展上有切实的实践路径,在政策實施上有全面的保障举措。
(一)全面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
原有的教育体系包含“德智体美”四个方面,主要从国家到地方层层展开,由教育行政部门系统推进。目前,劳动教育并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的教育管理体系,因此,构建从上到下、科学合理的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尤为关键。这一体系不仅要体现新时代对劳动者的需求,还要体现对劳动观的正确认识和引导。
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可以从横向与纵向两方面展开。横向上,以公益性活动为切入点,结合生活与生产劳动实践,开展一系列的创造性活动,进而体现劳动教育的新时代特征[16]。另外,在劳动教育体系横向构建上抓住社会、学校与家庭三个场域,劳动教育的开展要灵活有机地渗透在三个场域中,确保劳动教育不流于形式。在劳动教育体系纵向构建上,要形成大中小幼之间科学合理的衔接体系,遵循教育规律,遵循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特征,相应培养不同学段的劳动素养,形成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劳动教育体系[17]。一方面,通过教育使学生尊重劳动,树立劳动观念,培育劳动精神,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另一方面,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劳动,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进而形成科学的、相对完善的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
(二)系统开辟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课程是劳动教育更好促进学生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成为劳动教育的核心路径。课程在实施上有校内课程与校外活动的不同形式,二者在履行劳动教育方面承担不同侧重的任务。2015年7月,《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 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颁布,一方面以校内课程为载体,渗透劳动教育,另一方面以校外活动为契机,强化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作为一门培养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课程,以校内课程为载体,逐步渗透劳动教育,开展一系列的校内劳动,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绿化等工作,以兴趣小组、社团和俱乐部等形式进行手工制作、电器维修、室内装饰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与劳动技能。在校外,劳动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如公益活动或志愿服务,要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中,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在家庭这个场域,更需要强化劳动教育,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秀家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改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形成家校联合,进而形成合力,强化劳动教育。从校内课程与校外活动两条路径渗透并强化劳动教育,可以很好地将劳动教育落实。
(三)科学统筹劳动教育的政策保障
劳动教育之所以在教育体系中处于边缘位置,根本原因在于没能正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没有建立与之匹配的政策保障系统。首先要组建统筹规划与协调的机制,毕竟劳动教育不仅仅发生在学校中,还发生在家庭、社会等多个场域。因此,要发挥多元主体的力量,实现资源的统筹利用,共同推进劳动教育的实施。第二,要建立健全师资保障机制。目前,劳动教育的专职师资比较缺乏,直接导致劳动教育的质量不高,通过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提升劳动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第三,完善教育评价机制。评价体系不能依然坚持结果导向,将知识、技术的掌握作为根本目标,要把学生的真实状况记录在综合素质档案中,用评价促进发展,进而推进劳动教育的实施[18]。
参考文献:
[1][4-5][7]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EB/OL].[2018-09-1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9/10/c_1123408400.htm.
[3]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1.
[6]B.A.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9.
[8](伊朗)S·拉塞克,G·维迪努.从现在到 2000 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马胜利,高毅,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9]刘世峰.中国教劳结合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
[10]陶行知.生活教育文选[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33.
[11]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6.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
[13](德)黑格爾.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97.
[14-15]刘向兵.针对网络原住民的劳育新在哪[N].中国教育报,2018-12-20.
[16]曾天山.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与落实机制[N].中国教育报,2018-12-27.
[17]王晓燕.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政策演变、价值诉求与未来建构[J].中小学管理,2019(5):5-7.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2015-07-20)[2019-04-2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507/t20150731_197068.html.
(责任编辑:杨在良)
Abstract:As a landmark feature of socialist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labor education aims to remove the ignorance of labor in education field and promote students to pursue the true goodness and beauty of labor. Labor education originates from the demand of the real world and individual's demand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General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re not really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labor education. Students, parents, schools and society have bias against labor. Starting from curriculum reform, this paper expounds how labor educ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through both school courses and off-campus activities.
Key words:labor education; personal development; curricul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