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自学考试民族语言类课程命题现状分析与建议

2019-01-15王凯唐守嵘

关键词:自学考试

王凯 唐守嵘

摘 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多方式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自学考试试题是衡量考生的重要标准,因此合理的课程命题,能较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的掌握能力。本文以甘肅省2011年至2015年五年自学考试民语类课程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基础,在对甘肃省自学考试民语类课程现状及命题现状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区域协作命题的可行性分析及相关建议。为优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民语类课程命题提供可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关键词:自学考试;民族语言类课程;区域协作命题

中图分类号:H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12-0085-03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作为自学应考者的“试金石”,是选育人才的“唯一标准”。因此,自学考试命题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关键环节,是确保考试质量的核心工作[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要有全国命题、区域协作命题、省级命题等三级命题体制[2]。甘肃省作为少数民族人口较为集中的省区,少数民族自学考试生源较为稳定,而且随着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观念的转变,少数民族自考生源占比甚至略有升高[3]。

我国自学考试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命题研究工作已处于相对成熟阶段,但在自学考试民族语言课程命题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因此,本文在针对民族语言类课程命题现状进行分析后,提出改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民族语言类课程命题的建议与意见,为提高民族教育质量,促进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方法与思路。

一、甘肃省自学考试民语类课程开课现状及分析

甘肃作为多民族聚居地区,有汉族、回族、藏族、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土族、撒拉族等众多民族,省内现有甘南、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有天祝、肃南、肃北、阿克塞、东乡、积石山、张家川7个民族自治县,有39个民族乡[4]。少数民族总人口219.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7%。

甘肃省实行双语教学的12个民族县(市)中,有双语中小学306所,在校学生3万多人。高等学院针对少数民族开设相应的特色课程。其中,西北民族大学开设藏语、蒙语、维语、阿拉伯语等语种、西北师范大学开设了阿拉伯语课程。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开设了藏语课程等[5]。

根据对甘肃省自学考试数据的统计,甘肃省少数民族语言考试呈现出报考课次整体稳定,变化较少的态势,以下对近五年甘肃自学考试总科次的统计。

其中,甘肃省自学考试中,少数民族语言开课相对集中主要为蒙语、藏语和阿拉伯语三语种,开考科次数比例波动如图1-2所示。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少数民族语言考试类报考比例波动不大。同时,近五年报考科次整体维持在5000次以上,且由于少数民族教育观念的改变,自2015年后,报考课次出现了一定规模的上涨。因此优化少数民族语言类课程命题为提高民族教育质量提供相应方法。

二、甘肃省自学考试民族语言类课程命题现状分析

目前,甘肃自学考试试民族语言类课程命题分为蒙语、维语、阿拉伯语3类。属于省级命题模式。采取卷库模式进行管理。

(一)民族语言类试卷的命制与管理

民语类由省级考试机构委托主考院校进行命题。其根据开考课程任务和卷库余量综合考虑。命题教师根据课程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考试大纲、命题规范,编制符合标准的平行课程试卷。经审核合格后进入卷库,考试时,随机抽取。

(二)省级单独命题的优势与劣势,

1.单独命题的优势

民语类试卷采用省级单独命题模式,“利”体现在管理有“厉”、命题有“理”、阅卷有“利”三个方面。

在工作管理上,依托省内主考院校,由考试院校与命题老师签订《命题工作责任书》,强调工作纪律,提高工作认识,落实工作责任;

在工作任务中,基于自学考试为目标参照性考试,命题教师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结合大纲的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把握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精准掌握套卷中试题的题型、题量、考点分布、难易度、区分度等因素,确保套卷内在质量;

在制卷任务中,考试机构提前规划,根据各个试卷的详细内容,从考生答题的实际需求出发,特殊情况为试卷制作配套的专用答题卡,固定考生各题的答题区域,将工作步骤前移,为考生提供答题便利的同时,也为后期网上阅卷提供便利,阅卷教师可准确定位考生答题内容,提高阅卷效率,确保阅卷的准确率。

2.单独命题的劣势

“弊”体现在“三高”:管理难度高、试卷成本高、安全风险高。

管理的难点主要是命题教师、试卷质量和卷库管理。由于命题课程种类多、套卷数量大,所需命题教师人数较多等特点,使得在短时间内无法保质保量完成试卷命题。面对如此大的命题基数,考试机构很难集中全部命题教师,并进行长时间全封闭式管理,所以在开放式的环境下如何管理命题教师是难点之一;

试卷质量是另一难点,所涉及的面非常广。命题教师的学术水平、授课水平、命题水平、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等都会对试卷质量带来影响;其次如何把握以一般院校一般学生的学习水平,作为评定自学考试的及格水平,整套试卷的难易度要符合这个基本要求;最后理论与实践是知识的两个重要部分,每个课程在理论与实践上各有侧重,考试内容的侧重点须与课程的实际情况相同,体现出以考测学,以考促学的作用。

试卷命题成本高,也是命题难点。命题过程隐藏成本项目多,费用高,收支严重不平衡。首先。为确保试卷质量,选聘命题教师基本上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支出命题费用,另选聘教师对试卷进行校对,支出校对费用;其次试卷的印制费用高,印刷厂收取试卷和通用答题卡的印制费,如某课程使用专用答题卡,收费会更高;最后试卷的阅卷费用,答题卡的扫描与阅卷是该项支出的两大组成部分。

命题的保密安全同样也存在相应困难。命题的各个环节都涉及到各类工作人员,如:命题教师、校对教师、印刷人员、扫描人員、阅卷教师等,防范范围较大。同时,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风险也在不断增加。此类风险的虚拟性、不确定性特征明显,确保涉密信息的网络安全难度高,由于每次自学考试的工作周期长,涉及的工作场所多,各类设施设备与网络做到物理隔绝的难度大,各类不明确的潜在风险高。

三、区域协作下的自学考试命题新模式

(一)区域协作命题工作的优势

区域协作命题是联合各省力量,共享各省资源,一省完成命题任务,另一省完成校对任务,多省建立共管卷库的命题模式,每次考试时可提取试卷供相关省份使用。由于民族语言类试卷的语言特点,每个省拥有相关师资力量的院校相对较少,所以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省,发挥各省优势可优化命题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确保工作安全。

由于民语类课程命题主要集中在西部省市,同时西部少数民族师资的情况,使一省独自承担多语言课程的命题工作,可能造成经验、能力、水平方面带来的试卷质量的难以保证。因此,甘肃省在民族语言类课程命题时可联合青海、内蒙古协作命题,发挥地域特色,形成优势互补。极大程度的使多区域提高命题质量、提高命题工作的效率、降低试卷成本的费用、规避考试安全的风险。

(二)区域协作命题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开展区域协作命题工作,重点是如何确定某课程试卷符合区域协作命题的要求。必须全面掌握各省民语类考试的详细情况,首先是哪些省考哪些课程,结合各省特点,比如:甘肃省藏语课程较多,考生比重高。其次是哪些课程用哪些教材,各个院校都有各自的特点,采用的教材也各有特色,相同或相似的教材是符合要求的基础;最后是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授课内容的相同或相似,教学重点也相同或相似,符合以上情况才可使用同一试卷进行考试。

虽然区域协作命题有自身的优势,但具体开展工作也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其一是如何协调各省,首先是摸底工作的开展,筛选出符合区域协作命题要求的课程,统一各省的教材和大纲;其次是安排分解的命题任务,明确各省所需完成的工作任务,衔接各个工作节点,加快工作流程进度。其二是如何安全保密,将命题任务分解的同时,也将工作的面积扩大,各省用时启用同一试卷,增加试卷的流通环节,各种不确定因素对安全保密是考验和挑战。

参考文献:

〔1〕赵岩冰.高教教育自学考试命题的原则和依据[J].中国成人教育,2003,(09):24-25.

〔2〕赵美珍.高教自考命题方式选择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6,(03):48-49.

〔3〕戴一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全纳属性与少数民族的教育公平[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09):218-223.

〔4〕张宏莉.甘肃民族聚居区地缘文化安全问题刍议[J].甘肃理论学刊,2008,(06):42-47.

〔5〕柴生祥,刘晋.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与民族平等——以甘肃省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为例[A].第八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2004.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自学考试
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自学考试学习成果评价多元化研究
江西省民办高校自学考试综合改革与创新探析
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个人成本与收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