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工艺美术的刺绣艺术》

2019-01-15王紫莹

西部论丛 2019年1期
关键词:传承与创新苏绣创作

摘 要:中国工艺美术的刺绣艺术是人类创造独特精致物质生活的一门艺术,也是人类积淀深厚人文意蕴和艺术精神的宝贵财富。 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对我们继承传统文化并发展现代艺术创作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浅谈刺绣艺术的创作,一是对中国刺绣艺术的描述及其意义,二是作品的灵感来源与构思,三是作品创作实施过程,四是创作过程的心得体会,五是总结。本文目的旨在对刺绣艺术创作研究问题的整体把握。

关键词:刺绣艺术 苏绣 纤维艺术 创作 传承与创新。

一、刺绣艺术

刺绣工艺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历史最悠久的门类之一,一直是我们祖先装饰和美化加工纺织品的重要手段。刺绣,是以针引彩线在织物上穿缝,以线迹构成图案的传统手工技艺,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产物。刺绣,成为人们表达情感,承载信仰的意向表达,它装饰美化着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刺绣而称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四大名绣”,自有其天时地利人和诸因素。苏绣为“四大名绣”之冠,既有“精细雅洁,称苏州绣”的评语。其精细雅洁来源于吴地文化的熏陶。苏绣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苏绣更有其高超技艺在内,靠口传手授,人兴则艺兴,人亡则艺绝,苏绣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含精神因素,也有技艺文化,因此被国家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作品的灵感来源与构思

刺绣是一项非常精细的工艺,丝线的线迹,丝线微妙的光泽,都体现出该手工艺的精美,细致,所选的刺绣面料和丝线非常讲究,面料质地密而结实,光滑且干净,丝线色泽饱满明亮,所配丝线的颜色必须十分准确,尽量减少偏差,每一道工序的精密细致,每一细节细致入微,才能保证绣品的品质。我想把传统的刺绣文化与现代纤维艺术结合起来,给传统刺绣注入现代手法,将现代纤维艺术设计融入到刺绣中,将装饰语言,设计理念融入到作品创作中。作品内容皆选取校园春色,以校园里花卉植物,具有代表性的校园风景建筑为主。春天校园里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及对校园的热爱与留恋,成为我创作的灵感来源,体现万物复苏,百花齐放之景象,把这一切青春的印记,陪伴了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以这种特殊方式记录下来。

三、创作实施过程

1.草图设计

前期我在校园拍摄了大量的风景图片,将筛选后的图片用草图形式先于纸上画出水彩稿,设计好构图和颜色,完成八张水彩稿,最后再拷贝到面料上。

2.拷贝和绘画

配线是基础工作之一,根据草图的颜色配相应丝线,丝线的颜色尽量贴近绘画颜色,这样才能保证绣制完成效果和绘画效果相当。刺绣前需把底料绷在绷架上,底料四周撑平整,蹦好的底料宁紧勿松,方能刺绣。草图的大小尺寸需要调整到和底料所绣的大小一致,放大草图尺寸到所需尺寸,然后把打印后的草图放置于绷好的底料上,在底料中心拷贝出外輪廓线条,再用水彩颜料画于底料之上。这种采用绘绣结合方式,因此绘画的部分也要完整表现出来。

3.材料选择

底料我选用的是透明真丝绡,透明的底料绣制效果给人以空灵素雅透气之感,透明底料适合于双面绣,它可以从前后两面同时观赏,这样给观者不一样的视觉体验,留给观者更多的欣赏空间和无尽的遐想。透明底料也适合于虚实乱针绣,虚实乱针绣有疏有密,虚的地方通过借底的方式透出底料的颜色,若底料是本色,线稀而虚的部分起到留白的效果,密而实的部分则是表明结构或者是主体物部分,达到素描画的效果;若底料是后期绘画带有颜色,借底的运用能够透出绘画色彩,绣的部分只需强调轮廓,结构,这样达到空灵透气的效果,给人以清爽简洁之感。

4.创作流程:上绷—拷贝—绘画—绣制—下绷—裱框

5.创作手法

此次的作品共有八张,我运用绘绣结合的方式,先在底料上画上水彩,再在水彩之上刺绣,为了使画面有丰富的层次变化,我将画面进行了虚实处理,远景用水彩描绘,主体物用刺绣肌理表现,同时在刺绣工艺上也加入了新技法和新材料的变化。比如桃花的花蕊运用丝线缠绕鱼线的方式,鱼线作为花蕊部分,鱼线顶端用胶粘一团丝线作为花粉,并将与鱼线缝在花朵中心,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宛如真正的花蕊伫立于花瓣之上,增强观者的视觉感受,给观者三维的空间体会,引起观者的共鸣。(图7)而桃花的花瓣是合用两根丝线

用散套的针法绣制而成,线条比较粗犷,为了增强立体感,我绣得密而厚,达到一种呼之欲出的视觉效果。此次作品运用了打籽,平绣,虚实乱针绣,滚针,接针,施针等多种针法,每一件作品运用的针法和装饰语言各异,八张作品八种不一样的装饰语言表现,八种以上的针法,使之更好地体现每一件作品的独特内涵,使作品更具有独特性和丰富性。比如油菜花作品是用条纹绣来表现,花瓣和叶子均采用条纹形式装饰,线条垂直纵横排列,看似无序实则有序,线条之间绣得紧而密,看起来整齐而又富有变化。叶茎则用滚针,接针的针法表现,整个画面和谐丰富又不失趣味。(图8)

作品还较多地运用了打籽针法,如雏菊和树木的表现,在所有绣法中打籽绣形成的效果最特别,颗粒状的小疙瘩可独立成点,密集成面,有颜色的穿插会出现点彩般的效果。它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装饰感,视觉效果明显,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刺绣手法独特,给观者耐人寻味的感受。(图9)如花瓣和叶子也是打籽绣法,打籽部分对光的反射比较迟钝,紫色花瓣黄色花心打籽密集成面,(图10)树木的树冠与一般打籽不同的是没有颗粒状疙瘩,而是圆圈形式呈现,每一个打籽圆圈大小不同,有浅浮雕的艺术效果,加之颜色的穿插,蓬松而饱满,体现出树木繁茂之景。打籽绣区别于其他传统穿针走线的针法,在现代纤维艺术领域借鉴该针法,将其表现形式从单一平面走向多维的纵深空间。

蒲公英、柳树和石桥作品均运用的是乱针绣,乱针绣是苏绣中新兴的针法,它的主要特点是将素描的笔触,光影和油画的色彩融于针线,组成长短不一的线条,交叉重叠成形,逐层施色表现画面。蒲公英花瓣像针状似的簇成一团,毛绒绒的感觉显得轻盈飘逸,恰好这种针形发射状的线条非常适用于乱针绣,白色丝线层叠细密,针针交叉,层层交叉,长短变化。石桥的表现更倾向于素描效果,采用乱针绣使有素描笔触和光影。明暗分明,亮部留白,暗部填充,结构转折分明,石头肌理表现丰富,再穿插色彩的变化,丝理的排列方向呈现出虚实相间的画面效果,背景用水彩描绘,远近关系对比强烈,层次丰富。柳叶和柳条用乱针法体现出随风飘扬之感,线条长短不一,丝线的细密而体现出柔亮的光泽。二月兰绣法采用的是平绣,鲜亮的丝线色彩与水彩背景和谐统一,富有空间感和层次感。(图11、12)效果图

四、创作过程的心得体会。

此次创作运用绘绣结合的方式,用不同的针法和不同的装饰语言来体现刺绣,大胆地运用肌理来表达作品,赋予作品新的创造力。在这幅以丝线为元素构筑的作品中,通过刺绣肌理的疏密,薄厚,软硬对比,力求丰富人们的视觉与触觉的双重感受。丝线颜色的鲜灰冷暖,浓淡深浅,赋予作品明快亮丽的色彩视觉效果。展示方式是依靠底座展示于木桌上,让观者能看到作品的前后两面,增加立体感空间感。同时木框底座的颜色质感和木桌有异曲同工之妙。基于对生命的礼赞,作品造型,色彩与刺绣技法所形成的肌理效果互相映衬,传达给观者即统一又丰富的视觉感受,从而唤起不同的情感信息。

梁老师说过“刺绣是青春,刺绣是生活。”刺绣与生命相连,是人生的一种修养,能够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境界,在创作刺绣艺术的同时人格也得到升华。与大师近距离接触,深入了解苏绣艺术,感受苏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苏州风土人文情怀。我在苏州创作的这段经历,是令人难忘值得回味的宝贵经历,是与大学生涯里不一样的艺术体验。今后我将会保持对刺绣艺术的热爱,将现代纤维艺术与刺绣融合,不断创新、发现,这也是任重而道远的藝术之路。毕设创作留下我青春走过的足迹,见证了我的艺术成长,这段时期的珍贵意义对我来说是十分重大的。

五、总结

刺绣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我们对时代把脉精准,顺应时代潮流,选材取样恰到好处,发挥传统针法的本来特点,用工精湛,才能在这快节奏的信息社会推陈出新,创作出跨领域,跨学科的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刺绣艺术发展越来越迅速,对我国文化艺术发展有很大作用,在国际社会中也起到很大影响,在国外享有很大声誉,刺绣作为我国一门传统艺术,传统文化,我们要努力让它传承下去,让它逐渐壮大,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我们要凭借一种对传统设计元素与当下设计命题激发出的设计灵感的兴趣,创作出刺绣作品的新形式,在艺术领域中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钱雪梅,龚建培,阮洪妮. 《刺绣艺术设计》.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 林锡旦. 《博物指尖苏州刺绣》. 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4.

[3] 金铁锋. 《任慧闲刺绣艺术》.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0.

[4] 陈佐. 《沈寿:一代刺绣艺术大师》.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

[6] 洪锡徐,洪苏. 《苏绣艺术》. 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王紫莹,女,江西 人,1995年10生,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本科,工艺美术专业。

猜你喜欢

传承与创新苏绣创作
Jazz
十指春风,落针苏绣如画
浅谈我国苏绣工艺的特点与传承
传统苏绣艺术特色研究
赣州市创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的现状和对策
试论英语专业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探析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承与创新”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