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约尔法则的哲学意蕴
2019-01-15兰晶
兰晶
摘 要:本文对法约尔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书中的企业各级职员所必需的各项能力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再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基础上,得出了法约尔法则蕴含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法约尔 法约尔法则 哲学思想
一、研究背景
法约尔法则是指法约尔依据他担任矿业公司总经理30年的经验提出的经验法则。这项法则是用来表示企业中各级职员所必需的各项能力的相对重要性。 法约尔认为,从事经营的每一项活动或管理过程中的每一项职能都与之对应着一种专业的能力,这些能力具体包括:技术能力、安全能力、商业能力、会计能力、财务能力、管理能力等等。每一种能力都是由身体的素质、智力的素质、道德的素质、一般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经验所组成,这六种因素由职能的性质和重要性不同而有所偏重。由此观点,法约尔展开了研究,得出了关于各类工业企业各级人员的必要能力的相对重要性比较数据表格。法约尔首先承认用数字的大小来表示这些职能能力的重要性程度是不恰当的,其次,他也对自己的数据保留一定争议性,也明确表示仅仅代表他个人观点。但出于为了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和引起人们对他这个“法则”的重视,他只能这样做。这对于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来看,法约尔的这种表述方式过于简单化和片面化。但就法约尔当时身处的社会条件和知识水平,这样做法也是无可厚非的。法约尔根据《大型工业企业技术职能人员必要能力的相对重要性比较表》中的数据,他得出了“不管哪一种职能,下属人员的主要能力是具有某种职能特点的能力(在工业职能里是技术能力,在商业职能里是商业能力,在财务职能里是财务能力,等等),而高级人员的主要能力是管理能力” 的结论。同时,法约尔根据《各种规模的工业企业领导人的必要能力的相对重要性比较表》中的数据,他得出了:“随着从初级企业到特大型企业的企业规模逐渐扩大,企业领导人越来越注重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和对管理知识的需要应该是普遍的” 的结论。
二、研究内容
法约尔得出的这些结论通俗易懂,其本质就是想突出管理职能的重要性,并以此提出了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但能否适用至今或者将其不断发展,这很值得我们深思。在我看来,法约尔法则的内容及内涵是非常具有局限性的,但它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才是法约尔法则的真正价值所在,故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法约尔法则形成的实质
列宁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一切事物的基本方法。从实际出发,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区分事物的异同,认识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把握事物的特殊性,从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法约尔在对企业人员的必要能力的相对重要性研究时,以不同规模的企业和不同级别的职工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到不同规模的企业与不同级别的职工的必要职能的重要性之间的差别,分别进行了研究,抓住了这一主要矛盾,才得出了管理职能的重要性结论。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管理学的成熟,客观的来看,仅仅从这两个方面去研究管理,是远远不够的。但法约尔为后人在管理研究过程中具体的用不同的视角去探究,这一思想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二)实践是法约尔法则形成的最根本的工具
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物质生产作为实践的首要形式和根本内容,它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的交换,是人与人之间交换的活动,还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过程。正因如此,
法约尔从毕业后一直到退休,都在从事着矿业工作。从最初的亲力亲为的一线工作到计划组织的管理工作,可以说是一直将理论付之于实践,在实践中去检验理论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再将新的理论试用于实践,就这样反反复复,逐渐形成了他对各类企业的各级人员的必要能力的相对重要性的认识,促使他的一般管理思想的产生,为科学管理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法约尔通过对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去改造事物。同时,他在实践活动中将实践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结合起来,不断地推动实践自身的发展,这为他的管理理论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三)实践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法约尔法则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实践活动中,主体与客体是实践活动的两极,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从而超越现实客体。这就是法约尔法则在100年后的今天仍能发挥价值的原因。
起初,法约尔只是了解自己所在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职员能力,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人员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他开始意识到这些问题不仅仅是某些企业所出现的,而是所有发展中的企业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他从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展开了对各类型的工业企业的不同级别人员的必要能力的相对重要性研究,发现了企业与企业职员之间的“矛盾”,当企业的发展对职员的各方面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的时候,怎样的员工才能适用于企业,具体来说,拥有怎样能力的员工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与此对应,当企业员工逐渐提升自身各方面素质与知识的同时,企业的现有规模和综合实力能否满足员工的各方面诉求。在企业与员工这两个主客体关系當中,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形成稳定的关系。
三、研究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竞争愈加激烈。面临这种的生存环境,企业能否长期可持续发展,其关键在于人才的能力综合性。因此,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以往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而转变为对具有综合能力和素质的人才需求。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需要一代代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政党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如今的社会,我们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理论基础,可以不断完善人才的培养体系,为企业发展需求培育出更适应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钱学成,全林.管理哲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6页。
[2] [法] H·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1页。
[3] [法] H·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2页。
[4]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第2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