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文语篇理论视域下的语篇副文本系统研究
——以学术著作语篇副文本系统为例

2019-01-15王志军

当代修辞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互文语篇耦合

王志军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上海 200433)

提 要 近年来,语篇的副文本研究成为文学、翻译学、语言学、符号学诸人文学科关注的热点。但副文本的研究仍存在概念混淆、系统性研究薄弱、理论支撑乏力等问题。本文在互文语篇理论视域下对副文本系统的语篇地位、层级关系、系统配置及其与主文本的互涉结构进行了分析和重构,区分了互文语篇研究中的嵌套互文和耦合互文,并以学术著作语篇副文本系统与主文本的耦合互文为例考察了副文本在学术语篇意义生成和理解过程中的功能作用。

一、 引 言

本文立足于互文语篇理论,探究语篇副文本系统在语篇系统整体中的地位,考察副文本系统与主文本系统之间的互涉结构和互文范式,剖析语篇副文本系统与主文本耦合互文的认知释义机制,深化对副文本系统在语篇整体意义生成和理解中的功能作用的认识。

1. “副文本”的概念

“副文本”概念由法国文论家热拉尔·热奈特(Gérard Genette)1982年在《隐迹稿本》(Palimpsestes)中提出。热奈特曾在《广义文本导论》(Introductionàl’architexte,1979年)中指出,诗学的对象不是单一的具体文本,而是广义文本,即每个具体文本所隶属的一般类型和超验类型集合,包括言语类型、陈述方式、文学体裁等。他在《隐迹稿本》中重新审视了诗学的对象,“广义上讲,诗学的对象是跨文性或文本的超验性”,即“所有使一个文本成为与其他文本产生明显或潜在关系的因素”,主要研究文本与其所处的最直接背景之间的关系(热奈特1997[1982]:1;又见热奈特2000)。热奈特(1997[1982]:2-4)根据形式的抽象程度、蕴含程度和概括程度区分了五种跨文关系:(狭义)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副文性(paratextuality)、元文性(metatextuality)、承文性(hypertextuality)和广义文本性(architextuality)。我们把这五种跨文关系概括为图1:

图1 热奈特区分的五类跨文关系及跨文性连续统

热奈特(1997[1982]:3)这样定义“副文性”:“副文性是指文学作品整体构成单位主文本部分与只能称之为‘副文本’部分之间所维持的关系。副文性相对互文性更含蓄、疏远。副文本包括标题、副标题、互联型标题,序、跋、告读者、前言等,旁注、尾注,题词,例证、图解,简介、短评、封面、封底、护封以及其他许多附属标志,包括作者亲笔或代笔留下的标志。副文本为文本提供了变化的氛围,有时是一种官方或非官方的评价。即使是那些宣称自己是单纯的、对外围知识不感兴趣的读者也会轻而易举、不知不觉地占有副文本。”热奈特(1997[1982])界定的狭义互文性(共现引用关系)、元文性(评论关系或批评关系)、承文性(改造或摹仿派生关系)和广义文本性(体裁等同类关系)四种跨文关系内涵都相对明确(承文性的进一步研究参考姚远2017),而对副文性的意义互涉关系的内涵界定则较为模糊,只说比互文性更“含蓄、疏远”。热奈特(1997[1982]:4)坦承:“副文性是有待深入挖掘的重要宝藏”。

随着热奈特“副文性”和“副文本”概念和跨文性思想在文学批评领域影响力的扩大,副文性的研究范围也从文学领域扩展到语言符号学领域、翻译领域和其他人文科学领域(殷燕、刘军平2017),副文本的外延也从文学语篇扩展到了其他类型语篇,如电影语篇(Gray 2016)、新闻语篇(邓隽2011;董育宁、黄小平2015)、学术语篇(张虹倩2015;黄小平2016)等。

据我们研究,语篇研究中不能把与语篇相关的所有文本都称为副文本,“如果把所有相关的文本都称为副文本的话,那么副文本术语从本质上来讲是无用的”(Schmitt 2012:21)。结合热奈特以及后来修补者(Schmitt 2012;金宏宇等2014:4)的定义,我们对“副文本”的基本认知是:副文本与主文本(正文本)①是语篇范畴中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副文本是物理形态上和语义内容上依附、穿插、区隔、映射于主文本,对主文本意义的生成与理解起积极或消极作用,使语篇成为语篇的文本要素。但并非所有语篇都有副文本。在一些语境下存在只有主文本的简单语篇,如图书馆阅览室墙上的“静”文本。

2. 国内副文本已有研究回顾

近十年来,语篇的副文本成为文学、翻译学、语言学、符号学诸人文学科关注的热点。学界对副文本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文学批评视域、翻译视域、语言学—符号学视域、互文语篇分析视域。

2.1 文学批评视域下的副文本研究

蔡志全(2013)详细分析了《作者,作者》语篇的副文本,认为副文本充当着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易媒介;王蕾(2014)指出小说选本的副文本对小说的经典化建构具有重要作用;柯彦玢(2015)考察了小说副文本的文本语境重构功能;金宏宇(2012)、金宏宇等(2014)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副文本(序跋、题辞、图像、注释、广告、笔名、标题和版权页)作了全面的考察,充分肯定了副文本的史料价值、文本阐释功能及其在文本经典化中的重要作用。

2.2 翻译视域下的副文本研究

翻译视域下的副文本研究主要是运用翻译理论和接受美学理论对经典名著的译文副文本进行批评分析,分析源文语篇和译文语篇间副文本的关系以及翻译家的翻译观、文本观和主体观(见耿强2016)。如倪蓓峰(2012)对辜鸿铭《论语》译本语篇的副文本的历史价值、文本价值和史料价值进行了剖析;王琴玲、黄勤(2015)指出林太乙译《镜花缘》语篇的副文本体现了译者简洁、忠实的翻译思想、译者对目的语读者的责任感、作为离散译者的主体性等;葛校琴(2015)比较了《当中国统治世界》英文本和汉译本的副文本,发现译者会通过对副文本内容进行删舍、添加、重排、突显以使目的语国家的读者能够更好地接受正文本。

2.3 语言学--符号学视域下的副文本研究

语言学--符号学视域下的副文本研究角度大致可以归为两类:系统功能语篇分析和批评话语分析。1)系统功能语篇分析视角下的副文本研究关注副文本本身的语法结构特点与功能适应关系,如韩礼德(2010:446-451)在分析“小语篇”的语法特征时提及我们称之为“副文本”的对象,指出一些小语篇是长语篇的附属部分,它们的功能受限于语篇构成的长度;刘云(2005:4、102-125)明确提出“篇章化”概念来分析篇名语句和自然语句(正文中的句子)之间的关联并总结出了篇名篇章化过程中常用的手段和策略。2)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副文本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遮蔽在副文本中的社会文化、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如李玮(2014)考察了新闻语篇伴随文本中的普通副文本(媒介机构、文本作者等)和特殊副文本(报刊新闻文本的版面位置、次序、空间等)负载着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意义对正文本的价值产生的影响。

2.4 互文语篇分析视域下的副文本研究

“严肃的批评话语分析,有时容易被无处不在的文字游戏所欺骗,陷入文字游戏之中,去盲目追求其背后并不存在的深度所指”(郜元宝 2007)。不同于批评话语分析,互文语篇分析视角的副文本研究更加注重考察语篇副文本与主文本或语篇世界的动态互涉空间的建构,更加注重分析副文本在语篇成义过程中所起的促进作用或阻碍作用。

目前大多数互文语篇分析视角下的副文本研究皆着眼于某一类具体副文本。如储丹丹(2010)考察了学术语篇摘要副文本与正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和类型;邓隽(2011)就新闻主文本和解读性副文本的导入互文本——指称和引语等进行了形式和功能上的探讨;宋姝锦(2014)对作为语篇副文本的关键词在语篇建构和理解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郭梦音(2014)以及董育宁、黄小平(2015)对报纸新闻语篇的常见副文本进行了考察,指出报纸新闻语篇副文本具有层级性、依附性以及内部地位的差异性;陈昕炜(2015a, 2015b)对作为古典小说语篇副文本的序跋与正文本的互文关系进行了分析;张虹倩(2015)从历时的角度考察了作为科技语体的文学教材语篇的目录副文本的历时动态建构过程,发现文学性导向和革命性导向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语篇建构中此消彼长的关系;黄小平(2016)对作为学术语篇副文本的注释和参考文献与论文正文本之间的种种互文形式和互文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邵长超(2016)将部分副文本与正文本的互文结构范畴化互嵌超文本结构来对副文本进行系统分析。

3. 副文本研究可拓展的空间

虽然副文本研究的范围渐广,视角渐多,成果渐硕,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副文本的研究依然有可拓展的空间:

1) 副文本和副文性的概念混淆。副文本是物理存在于主文本周围的客观文本,副文性是通过副文本与主文本互涉而建构的一种抽象的跨文关系。副文本可以表现副文性信息,同时还可以传递和标记除副文性以外的其他跨文关系。许多研究断章取义,将副文本和副文性二者等同或不加区分,基于此模糊性概念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的科学性可想而知。

2) 副文本和“副文性”的系统性、整体性研究薄弱。多数基于副文本的副文性研究往往只局限于副文性本身,是孤立的、点的研究,而没有将副文性纳入整个跨文性系统或语篇系统整体,即立体系统中去考察;副文本的系统性还表现在其组构的层级性、异质性和多元性,以及不同类型语篇副文本配置的差异性,热奈特(1991:269)指出:“副文本的功能只能在不同体裁和不同种类中进行归纳式研究”,而许多研究忽略了语篇类型的差异性。

3) 副文本研究理论支撑乏力。立足何种理论进行副文本研究最具解释力?许多研究并没有前沿的理论和方法意识,而是就副文本而研究副文本。有的研究干脆将副文本或副文性本身作为一种理论,称作“副文本理论”或“副文性理论”,其理论内核和基本观点就是副文性本身,此种研究往往会陷入循环阐释论证的圈套。

鉴于此,本文将立足前人和时贤的研究成果,在互文语篇理论的视域下从语篇系统的层级与关系出发,整体地考察副文本系统在语篇整体系统中的地位及其层级性,重新分析和范畴化语篇副文本与主文本的互文关系。并以学术著作语篇为例,考察学术著作语篇副文本与主文本的互涉关系,分析其在学术语篇意义生成和理解过程中的功能作用。

二、 互文语篇理论视域下的语篇副文本系统

1. 互文语篇理论

互文语篇理论是语篇语言学吸收互文性理论、符义分析理论、现代修辞理论等理论方法而发展出的一种从语篇宏观、中观结构出发探索语篇意义的理论(祝克懿2010, 2012, 2013)。互文语篇理论内涵丰富,其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

1) 语篇—语境—社会历史文化观。互文语篇结构研究以文本的交互性为核心,研究跨越静态的句法领域,进入到动态语境下的语篇领域。研究不仅重视语言的工具性的交际功能,而且重视语言在社会历史文化中的建构性功能。文化、社会和历史语境嵌入语篇,同时语篇也塑造语境、塑造主体的社会身份、认同和权力。

2) 文本(主体)异质观和意义的多元观。任何复杂语篇都由异质文本相互作用而构成,异质文本的背后是“陌异”的主体。人是具体的、有知觉的、活动着的、协调着的主体,语篇的互文性和主体间性存在必然的联系。人与人相互依存,人类生活本身充满对话性,人的意识、思想无不带有这种相关又独立的特征。“人的思想总是指向他人的,指向他人思想、他人涵义、他人意义。人的思想实际上总是显示两个方面的双重特性,两个主体,说话者和应答者;出现两者相互之间的动态的复杂关系,评价、应答、反驳等”。(巴赫金1998:59)

3) 非线性和多维语篇网络系统观。互文语篇分析激活了文本的时空结构意识和关系意识,“突破了语篇研究的传统范式,它以立体空间的、文本纵向聚合的语篇结构关系冲击了传统文本线性横向组合的语篇结构关系,关注语篇要素以互动方式生成语篇的动态过程”,“突破了文本是以线性方式组构的传统思维,文本组构不仅仅包括传统微观研究中由小而大的组合思维。宏观和中观互文研究中由大而小的分析思维,更强调综合运用发散思维、平行思维、交叉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等语篇分析立体空间的复合功能”(祝克懿2010)。

互文语篇理论作为一种大视野的理论方法,可以从宏观和中观的角度揭示互文语篇或文本空间的互涉关系和谋篇策略以及语篇意义动态生成和理解的规律。

2. 互文语篇理论视域下的著作语篇系统整体

语篇不是信息文本的简单叠加或集合,虽然某些语篇看起来像是一些基本信息的集合,比如说电话簿或年鉴。但即使是电话簿、年鉴也是经过合理组织(well-organized)以使读者或使用者能够更好地使用和理解(Bazerman 2013:123)。

作为语篇的著作的物理形态是书(纸质书或电子书),我们称之为“物理语篇”或“物理文本”,可以捧在手中,陈列在图书馆或书店的书架上,显示在电脑屏幕上,储存在硬盘和云盘中。物理形态的纸质书一般由封套、护封、腰封、封面、封二、封三、封底、扉页、勒口(包括前勒口和后勒口)、环衬、夹衬、书芯、书脊、正文等物理形式构成。

任何著作语篇系统整体都是由正文本系统和副文本系统两部分构成,二者相辅相成。从副文本和正文本的物理空间位置来看,副文本可以出现在书芯或正文本之外的任何边缘空间,不排除部分副文本也可以出现在正文本的“字里行间”。从著作语篇系统整体来看,标题副文本和作者姓名副文本属于完整性语篇的必需副文本。如果一种副文本是使某种类型的所有语篇完整的文本,我们称之为构成性副文本(constitutive paratext),其他不属于语篇构成性副文本的,我们称之为策略性副文本(strategic paratext)。构成性副文本和策略性副文本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蕴关系,策略性副文本是相对语篇所属体裁整体的构成性副文本系统而言的,策略性副文本在具体语篇中也属于构成性副文本;从修辞言语行为的角度来看,构成性副文本也是策略性和调节性副文本,构成性副文本只是更加侧重其语篇形式组织性。

一种体裁的构成性副文本可能是另一体裁的策略性副文本,如注释副文本在专门学术著作语篇中属于构成性副文本,在文学作品语篇中则属于策略性副文本。如果只注意一种体裁或文体的语篇就会出现类似热奈特(1991:269)指出的“无法识别副文本是否属于主文本或语篇”的情况。区分不同体裁、不同语体的语篇类型及不同副文本属性(构成性和策略性)是考察某类副文本系统的具体语篇功能的第一步。

3. 作为语篇边界的副文本系统的层级建构

副文本系统在语篇系统整体中的地位是考察副文本系统在语篇系统和语篇意义生成和理解中的作用绕不过的问题。陈昕炜(2015a)将副文本在语篇系统整体中的地位定位为语篇边界文本。我们认同陈昕炜对副文本系统语篇地位的定位。作为语篇边界的副文本沟通和联结主文本或语篇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边界的本质决定了副文本同时隶属于边界两边符号域的性质。边界文本的活跃可能压缩和挤占主文本或中心文本的空间,实现从边界到中心的跨越,如序跋副文本有时可以升格为语篇。但不是所有的边界文本都有足够强大的能力和功能挤占主文本的中心地位,更多的是加强和催化主文本的意义表征。

处于语篇边界的副文本系统建构具有层级性。一方面副文本联结和区隔着语篇世界中相互交织的不同语篇,另一方面在语篇内部构成“{边界-[边界-中心-边界]-边界}”的互涉空间格局。研究副文本系统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研究语篇的副文本与同类型语篇和语篇世界之间的复杂互文关系;二是研究语篇内副文本系统和主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主文本与层构性副文本组成一个“辩动”(cogency)②的、复杂的语篇整体。本文主要讨论语篇内副文本系统与主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语篇副文本与语篇世界的互涉关系和空间结构另文详述。

4. 语篇内主文本和副文本之间的耦合互文及耦合度控制因素

萨莫瓦约(2002:20)认为“热奈特界定的(狭义)互文性,终于解决了其概念含混不清的问题”,“分清了过去被混淆的两种关系:互文性(共存关系)和承文性(派生关系)”。但是热奈特对副文性并没有清晰界定。这为后来副文本的互文性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和研究范式的不统一性。并且随着副文本概念的外延从文学语篇领域扩展到其他语篇领域,热奈特(1997[1982])所建构的跨文性系统的可操作性和解释力受到了一定的挑战。

为使语篇主文本和副文本的互文关系便于被语言学者和修辞学者认知和操作,一些学者(邓隽2011;管志斌、田银滔2012;陈昕炜2015a, 2015b;邵长超2016)在其语言学化和修辞学化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但大多描写范式仍然倾向于“形式—意义指向”的语言研究范式,而不是“意义—效果指向”的修辞研究范式(参考刘亚猛2017)。如何从修辞研究范式出发用一种较容易操作认知又切实妥帖的概念来范畴化主副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呢?

我们认为,主文本和副文本的互文关系是一种相互扩展(coextension)的耦合互文关系。

“耦合”(coupling)最初是物理学术语,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运动形式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致联合起来的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16:968)。近些年来,有学者(祝克懿2006;王艳萍、贾德江、余卫华2009;刘大为2017)尝试把耦合概念引入语言学和修辞学来分析和解释各个层级上的语言和修辞现象。耦合强调两个或多个事物或系统之间并非一个导致另一个的单向因果关系,更不是一个与另一个的简单相加或叠合关系,而是二者或多者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决定和塑造”的双向互文关系。

根据源文本或前文本与主文本之间的离散程度,可以区分两种基于文本(语篇)实例的互文性:一种是嵌套互文(Embedded Intertextuality),一种是耦合互文(Coupling Intertextuality)。嵌套互文是指一个或多个源文本嵌套或合并到主文本当中而形成的在场投射性互文关系,耦合互文是指两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的、离散的、“粘贴”于同一物理空间的文本或语篇之间,比如主文本和副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造的跨文本或跨语篇互文关系。传统修辞格“对偶”则是一种最为典型的耦合互文,对偶的两个句子相互独立,表现在物理形态上可以是一组对联,上下联存在一定的物理空间距离,对联的意义是在二者相对相成、耦合中产生的。如果把词语意义的耦合(刘大为2017)和对偶语篇意义生成中的耦合(祝克懿2006)称为对称性耦合互文的话,那么副文本与主文本之间的耦合互文属于非对称性耦合互文。

根据副文本提供信息的内容能否在场以及在场性强弱和类型语篇建构必要性可以将主副文本之间的耦合互文区分为直接耦合互文和间接耦合互文两类。直接耦合互文是指内容直接在场和语篇或主文本建构必需的副文本与主文本之间建立的耦合互文,间接耦合互文是指那些形式上可能为语篇建构策略性成分、内容在场或仅表现为外指标记,有时甚至只是语言或心理印迹标记的副文本与主文本建立的耦合互文。直接耦合互文和间接耦合互文处于耦合互文连续统的两端,在两端之间还有多种直接和间接糅合的耦合互文次类。语篇副文本的具体类型不同,互文实现方式不同,其互文耦合度即两个文本之间的耦合程度也不相同。

参照Chandler(2007:207)对制约和控制“嵌套互文”的互文度的因素或特征的分析,我们认为制约和控制语篇主副文本之间互文耦合度的因素或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

1) 副文本与主文本的互文本接口的复杂度和可及度,或者互文本结构有无边界性;

2) 副文本与主文本的生成主体的一致性,或者主体间性;

3) 副文本对主文本的控制模块或互文本标记的多少;

4) 副文本对主文本相关命题、意义或话语的互文本的激活和调用程度;

5) 副文本对主文本传递的信息量或数据量;

6) 副文本与主文本的物理空间分布及二者的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

另外,嵌套互文和耦合互文的识解对读者要求是不一样的,虽然互文意义的得出都要求读者同时阅读两个文本(克里斯蒂娃2015[1968]:215),但嵌套互文的内嵌共存性决定了读者可以借助实示阅读呈现一个完整的互文结构空间(管志斌、田银滔2012),而耦合互文的副文本与正文本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其读者更需要的是“释义的读者”(释义的读者参见萨莫瓦约2002:85-86)。主副文本的耦合互文需要读者付出心力识别副文本、找出互涉的互文本、研究互文意义,即把两个或多个相关、共现、组合、重现、重组、互涉、对话的副文本和主文本放到一起来确立在两个或多个文本之间流动的、动态的语篇或文本整体意义。

三、 学术著作语篇副文本系统中的耦合互文

学术或科学语篇是科学活动中各研究主体或学术共同体展示和交流学术思想、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和物理空间,涵盖不同的学科及分支,包括科学进程中不同参与者形成的语篇。李熙宗(2010:150-151)将科学语体下分专门科学体和科学普及体两个次类。专门科学体包括学术论著、教科书、科技报告和科学考察报告等。本文仅考察以书面著作形式作为传播载体的学术语篇,称为“学术著作语篇”③。

图2 学术著作语篇主文本和副文本耦合空间结构④

学术著作语篇的构成性副文本有标题、作者主体名称、目录、注释、参考文献,其与主文本的耦合互文大致可以归纳为直接耦合互文,策略性副文本有题辞献词、前言后记、简介、型文本⑤等,其中一部分与主文本的耦合互文可以归纳为间接耦合互文,而另一部分则介于直接和间接耦合互文之间。我们构拟了学术著作语篇主文本系统与副文本系统之间的耦合互文层级结构关系(如图2)。下面根据耦合互文的强度分别选取典型类别副文本来说明学术著作语篇系统整体中主副文本耦合互文的互文方式、互文效果和识解机制。

1. 学术著作语篇副文本与主文本的直接耦合互文

1.1 标题副文本与主文本的直接耦合互文

辛斌(2013)从标题和正文的互涉关系角度将新闻语篇标题中的转述言语分为警示引语、直接引语、间接引语和“假设引语”,分析了转述修辞言语行为的修辞效果。我们沿此思路来分析学术著作语篇的标题副文本和主文本的耦合互文关系。不同于小说和新闻语篇标题副文本与主文本的可分离性,即同一个主文本可以有不同的标题,如严歌苓小说语篇《床畔》标题曾为“护士万红”,新闻语篇易题的情况更为常见,如例(1):

(1)伊朗总统鲁哈尼与叙总统阿萨德通话:谴责军事干涉叙利亚行径

央视新闻客户端4月14日消息,伊朗总统鲁哈尼当地时间14日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通了电话,在通话中鲁哈尼强烈谴责美英法军事干涉叙利亚的行径……(原题为《伊朗总统鲁哈尼与叙总统阿萨德通话声援叙利亚》)(澎湃新闻,2018年4月14日)

例(1)中澎湃新闻在转述央视新闻客户端新闻语篇时变更了原新闻标题,而学术著作语篇的标题副文本与主文本的粘合程度更高,这从侧面反映了学术语篇系统的整体性更强。

标题副文本是语篇边界或阈限特征最明显的副文本,其出现的物理空间也是读者最容易接触的封面和书脊。学术著作语篇标题副文本是主文本的“眼睛”,是传主文本之“神”的窗户,其内容一般传递两个信息:主文本的研究对象和核心论点。不同于教材语篇,教材语篇的特点是平行罗列式的,学术专著语篇则是向前推进式的。因此研究对象的范围和核心论点是最为突出的信息。借鉴信息结构中的“话题”和“述题”概念,可以将学术著作语篇的标题副文本分为话题标题副文本、述题标题副文本和带体裁标记标题副文本。在此仅以话题标题副文本为例来分析学术著作语篇标题副文本和主文本的耦合互文。

学术著作语篇的话题标题副文本由学科领域内所共知的现象、理论或关系的词语或短语构成。以学术语篇《名词和动词》(沈家煊, 2016年,商务印书馆)标题副文本“名词和动词”与主文本耦合互文为例,沈家煊摆脱印欧语言学眼光的束缚,从汉语事实出发,对“名词”和“动词”范畴及其关系作了大胆的重构,提出汉语词类系统中名词包含动词,动词是名词的一个次类,是动态名词。现代语言学是基于印欧语言而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knowledge system),其核心概念术语是西方的知识体系,沈家煊在主文本中建构的名动包含说并不是套用西方的知识体系,而是结合汉语相关语言事实而建立的、新的知识体系。因此通过读者阅读主文本之后,标题副文本“名词和动词”与主文本“名动包含说”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成就的耦合关系,其语篇意义构建是在两种知识体系的对话中产生的(曲卫国、陈流芳2017)。

在互文语篇理论视域下纵观语篇或文本成义或表意的全过程,标题副文本与主文本的耦合是一个动态的互文建构过程,不仅仅是单向指引,而是一个动态协商和辩动的过程。每一次阅读都是对认知框架或认知预期的调整和适应。重复阅读行为本身对语篇意义的动态建构和生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抽象的科学语篇和情感的文学语篇。标题副文本本身是一个具有内指和外指性的关联优化器(relevance optimizers)。每次阅读都是在为标题副文本本身附加主文本的意义从而“打包”和构建着语篇整体的语义。

1.2 注释、参考文献副文本与主文本的直接耦合互文

注释副文本与主文本物理距离最近,共现于同一页面空间(文内注或脚注)或附于其后(尾注)。从注释副文本的主体来源看,可以把注释分为作者注、译者注、编者注等;从注释副文本所注对象来看,可以把注释分为补充说明注(分扩展补说注,包括内涵补充说明式和外延补充说明式以及强调补说注)和解释注(解释某些正文本内容)。注释副文本与正文本耦合互文通常有显性互文形式标记,如在主文本中相关的主体、概念、思想观点、语例等内容文本的右上角或右下角标注的数字“1”“①”。如:

(2) 主文本:当代口语里被动标记的使用情况调查:现代汉语的语法著作所谈到的语法标记有“被”“让”“叫”和“给”4个。……以下两个文献都是1992年出版的,应该可以代表当今北京话口语1的使用情况。

注释副文本:1.我们是把北京话作为普通话口语的代表。北方话内部的被动标记也有很大的差异。(石毓智《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2006年3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例(2)中作者主体注释副文本与正文本的互文本是“北京话口语”,据上文可知语篇要解决的是当代口语里的被动标记问题,而此处调查的对象却是北京话口语。当代口语和北京话口语间存在不一致性,如果没有副文本明示辖域的范围就会造成逻辑上范畴不一的情况。

参考文献副文本是主文本生成所立足的“前文本(语篇)”的在场指称表征集合。从范畴分类来看,参考文献副文本可以分为阅读型参考文献和引文参考文献两类。阅读型参考文献副文本不一定显性出现(有互文标记)在正文本当中而构成强制性互文。任何科学的发展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人类的认识、扩大人类的“知识圆”,学术主体可以承认、借鉴、继承、修正、反驳、批判前文本思想、观点、方法或向读者提供进一步的前文本参考线索等,从而建立起作者在语篇世界和学术共同体中的独特学术地位和身份。

参考文献副文本中各著录项往往反映作者作为读者主体所涉猎的相关问题的范围和相关文献的掌握情况,这会对读者解读和理解主文本产生一定的导向(谭学纯2017)。具体来讲,参考文献信息源责任主体的学术权威地位和责任程度、题目的新颖度和热点度、信息源的出版者的知名度和可信任度、信息源的出版时间都会对主文本的理解产生耦合互文作用,加强或削弱主文本的意义的生成与理解。参考文献副文本的条目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参考文献,容易稀释和淡化作者主体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也容易给读者带来阅读负担。

黄小平(2016:189)曾对学术论文语篇的参考文献副文本和主文本在文本嵌入层面的互文耦合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指出“学术论文(正文本)与参考文献的互文本表现在观点、理论、事实、案例、数据、图表、方法、思路等方面,(主副文本)形成共存和派生互文形式结构”。以上分析在学术著作语篇的参考文献副文本与主文本之间的耦合互文中同样适用。

注释副文本和参考文献副文本通过增添说明、例证、解释、引用、评价、反驳、否定、修正、批评等互文方式建构起与主文本的直接耦合互文和互涉空间。注释副文本和参考文献副文本在一些语篇中可以相互转化,二者也可以交替互补出现,“征引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的,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注释和参考文献副文本与主文本的互文,由于科学语篇本身的内在要求,往往具有强制互文标记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注释副文本,特别是参考文献副文本与主文本的互文是介乎嵌套互文和耦合互文之间的一种互文。

2. 学术著作语篇副文本与主文本的直接—间接耦合互文

学术著作语篇的简介副文本内容一般包括主文本内容简介、作者简介、译者简介和丛书简介等,一般分布于读者容易接触的勒口和封底上。简介副文本与主文本具有分离性,一个学术语篇主文本由于版本、媒介等的不同可以有多种内容简介、作者简介副文本。这里主要分析内容简介副文本。内容简介副文本的作者主体与主文本的作者主体、翻译主体、出版主体之间存在着微妙且复杂的关系。储丹丹(2010:12-13)对学术论文语篇的摘要(abstract)和提要(summary)副文本作了区分,摘要关涉主文本的观点、方法、结论,具有内生性,提要涉及主文本的思路、总体脉络、价值、评价,具有外生性。学术著作语篇的内容简介副文本与提要副文本较为相似,但又有其特殊性,它的广告推销功能更为明显。因此内容简介副文本总体上是一种读者导向的导读性文本,对主文本核心思想的建构作用较为间接。如例(3):

(3) 《语篇和话语的语言学研究》语篇封底内容简介副文本

a[本卷侧重于系统功能语法在语篇分析中的应用……为描写和分析在具体情景语境下使用的语言提供了理论框架],b[当我们对语法创造意义的理解越深入,对语法家的研究愈发感激,因为他们的工作就是探索寻求例证,以便能够更好地对语篇进行阐释]。c[本卷的最后一句话:“每一个符号行为都会或多或少地让世界发生改变”]。d[这就是本卷语法的力量,用这样的语法,我们可以创造意义,可以改变生活,不管是好是坏]……(韩礼德著,2015年,潘章仙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例(3)中,a主要是对主文本的思路方法、总体脉络进行的客观总结,而b、d则是对主文本及主文本作者主体的价值进行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c是对主文本观点的客观直接引用。从例(3)可以窥视学术著作语篇的简介副文本与主文本的耦合互文方式和效果,简介副文本可以通过约缩、引用等互文形式与主文本建构直接--间接耦合互文,此耦合互文过程可以引导读者把握主文本的思路脉络和激发读者对主文本核心思想观点的认知期待。

3. 学术著作语篇副文本与主文本的间接耦合互文

抽象型文本与主文本的耦合互文是一种间接耦合。抽象型副文本严格来讲,是一种准文本或广义文本,包括体裁、语体、风格、写作框架、认知框架等,抽象型文本常常无结构边界,但会在副文本中或显或隐地留下标记或痕迹,从而对当下语篇主文本的理解起导向和约束作用。如带体裁标记标题副文本“论……”“研究”“探微”“观照”,或在封面或封底上其他副文本中有所暗示或明示,如“上架建议”、出版单位相关信息副文本、丛书副文本等。

(4) 上架建议副文本:语言学(刘大为《比喻、近喻和自喻》)

出版单位相关信息副文本:学术沃土·思想摇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二维码副文本)

丛书名称副文本:同济外语学术论丛(张德禄《语篇分析理论的发展和应用》)

语篇的解释依靠语篇与文化的关系,依靠体裁、语体等引导读者与文化签下“写法和读法”的契约(张德禄2012:305;赵毅衡2016:139)。不同体裁满足读者的不同的需求,情感需求、认知需求或知识需求。体裁意义潜势具有强大的力量,同样的文本在不同的体裁下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意义。学术体裁型文本会将主文本的意义导向信息性、系统性、事实性、概念性等理性知识意义方向。学术著作语篇的副文本中常有“研究”“理论”“学术”“科学”等词语来激活读者对主文本的体裁认知和解读框架,如例(4),通过或显或隐地提示抽象型文本的存在,从而型文本-副文本与主文本形成间接耦合互文,制约着主文本意义的生成和理解。

4. 副文本设置的修辞动因和耦合互文的识解机制

任何修辞行为都是一种意图性言语行为过程,学术或科学语篇也不例外,是认识主体对社会或物理现实的修辞建构或重构的结果(曲卫国2008)。克里斯蒂娃(2015:144-146)从符号类型学的角度将符号实践分为三类:系统型、转换型和复量型。学术语篇属于系统型符号实践。系统型符号体系保守、受限,其内容引向指涉物,是逻辑性、系统性和解释性的,是一种消极修辞。因此学术著作语篇的副文本设置及其耦合互文形式和效果受到系统型符号实践的意图或消极修辞行为的题旨情景的制约。学术主体或学术共同体的科学活动是以生产、创造和传播系统性知识为目的(参考祝克懿2014;曲卫国、陈流芳2017),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抽象性、概念性、明确性和客观性是消极修辞记述境界的题旨和情景要求。注释副文本和参考文献副文本正是学术著作语篇本身系统性表现,是作者主体的一种强制性互文建构修辞策略,它们与主文本的耦合互文体现和加强着主文本的概念、思想、方法等的系统性、明确性和客观性。同样标题副文本和内容简介副文本通过提取主文本的核心对象、理论观点和主要关键词等互文方式实现与主文本的耦合,从而使主文本的主题、表意更明确。

学术语篇是一种书面语篇,书面语篇阅读和认知具有跨时空性、非线性和反复性,其认知机制有别于瞬时性的交际话语,在书面语篇理解过程中,“人的认知倾向于追求最大关联”(斯珀波、威尔逊2008:19)。与主文本同处于同一物理时空的副文本是认知主文本的重要认知资源,由于其空间距离的相近性及其本身作为语篇边界的地位,使得读者在进入主文本之前或在认知和理解主文本过程中副文本表征或建构的概念、思想、观点、感情、身份、体裁信息的心理可及度更高,更容易实现其与主文本之间的直接或间接耦合互文。

四、 结 语

本文立足互文语篇理论对副文本系统的语篇地位、层级关系及其与主文本的互文范式进行了分析和重构,是对热奈特“跨文性系统”思想,特别是副文性的继承和突破。

任何复杂语篇系统整体都是由正文本系统和副文本系统构成,副文本在语篇系统中处于沟通和联结语篇内部空间(主文本)和外部空间(语篇或文本世界)的边界。副文本本身构成具有层级性。不同体裁的语篇在构成性副文本和策略性副文本的类别选择和配置上存在差异。“嵌套互文”和“耦合互文”的区别是语篇互文研究和副文性深化研究中切要的区分。

通过对学术著作语篇副文本系统及其与主文本的直接或间接耦合互文的考察可以看出:具有异质性的副文本可以通过截取、提炼、约缩、增添、说明、例证、解释、引用、评价、反驳、否定、修正等互文方式与主文本建立起互涉结构空间,从而实现与主文本的耦合互文,参与语篇整体意义的建构;学术著作语篇的副文本的设置及其耦合互文受到系统型符号实践的意图或消极修辞行为的题旨情景的制约,如系统性、逻辑性、明确性、客观性等意图;书面语篇阅读的跨时空性、非线性和反复性以及人们追求最大关联的认知倾向是识解耦合互文的认知基础。

副文本现象复杂,在互文语篇理论指导下对副文本系统化研究是个不断探索和深化的过程。不同类型语篇的副文本的配置有哪些系统性差异?不同类型语篇的副文本和主文本的耦合互文效果及其背后修辞动因能否进行统一描写和解释?这些都是有待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注释

① 本文“主文本”和“正文本”概念相通,内涵一致,可互换使用,文中不作区分。均译作“central text”。

② “辩动”概念参考刘亚猛(2017)的定义,辩动意为“共同驱动”,引申为“具有迫使(接受主体)同意或信服的力量”,用于判断语篇是否按照事先其总体效力或整体效果需要而组织起来的适当语言的选择。

③ 本文撷取语言学、文学学术专著语篇作为共时考察对象。这些专著语篇出版于2000年以后,出版单位为著名学术出版社。本文所指的学术著作语篇若非特殊说明,均指作者主体独著的学术专著语篇。

④ 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越近,越靠近互文空间的内层,耦合互文深度越深。

⑤ 型文本(语篇)是指同一语篇类型,分具体型文本和抽象型文本。具体型文本是指同一作者、同一主题、同一出版单位或同一丛书的其他语篇,抽象型文本是指同一体裁(语类)、同一语域、同一语体等抽象语篇类型(参考张德禄2012:304-313;赵毅衡2016:142)。

猜你喜欢

互文语篇耦合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基于“壳-固”耦合方法模拟焊接装配
基于CFD/CSD耦合的叶轮机叶片失速颤振计算
求解奇异摄动Volterra积分微分方程的LDG-CFEM耦合方法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略论饶宗颐古代“语— 图” 互文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