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量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对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
2019-01-15陈永刚林幼慧罗季陈洁
陈永刚,林幼慧,罗季,陈洁
(1.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041;2.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云南 昆明 650041)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以头痛和颅内压升高为主,同时伴有意识障碍、抽搐、四肢肌张力增加等。甘露醇为降颅内压的药物,可有效降低急性脑血管导致的颅内压升高,但长时间大剂量使用可导致肾功能损害[1]。为了探讨甘露醇和甘油果糖降低颅内压的疗效和甘露醇对肾功能的损害,收集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91例结核性脑膜炎的病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医院HIS电子病历系统,随机回顾性查阅收集168例诊断明确的结核性脑膜炎病例,入院均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血生化检查、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排除伴不同程度肾功能损伤41例,伴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炎、重症肺炎等36例,最终入选91例。
1.2 实验室检查 对91例患者进行腰椎穿刺及脑脊液动力学检查,并进行肝肾功能、影像学检查。
1.3 方法 根据使用不同的降颅内压药物把91例患者分为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分组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患者给予半量甘露醇125 mL联合甘油果糖250 mL静脉注射,对照组患者给予全量甘露醇250 mL静脉注射,观察和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颅内压情况,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尿素氮、肌酐值,同时出现尿素氮与肌酐的比值下降,提示有肾功能损害。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全部病例均采用标准抗痨方案治疗。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颅内压的影响 颅内压为颅腔内脑脊液的压力,正常值100 mm-150 mm水柱。颅内压明显降低48例,升高36例,无变化7例;使用半量甘露醇125 mL联合甘油果糖250 mL颅内压明显下降54.3%,全量甘露醇250 mL一天两次,颅内压明显下降为51.1%,P>0.05,无统计学意义。
2.2 症状对比 实验组症状明显改善概率为89.1%,对照组症状改善概率为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成本-效果分析 根据2015年昆明市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62,033元,算出人均日平均工资为248.132元,平均住院天数15天。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成本-效果分析,250 mL甘露醇价格12.74元/瓶,甘油果糖价格19.76元/瓶,C实=(12.74+19.76+771+248.132*15)*46=208,172.08;C对=(12.74*2+771+248.132*15)*45=203,330.7。计算两组实验成本/效果比值。实验组成本-效果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使用半量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比起单用甘露醇更具有经济性。
2.4 对肾脏的影响 实验组导致尿素氮与肌酐值比值升高27例概率为58.7%,下降为7例(15.2%),对照组尿素氮与肌酐值比值升高14例概率为31.1%,下降为18例(40%),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3 讨论
通过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在降颅内压治疗方面无显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表现、肾功能影响、对结脑治疗好转情况及药物经济学方面均有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果糖和甘露醇均能有效降低颅内压,但甘油果糖发挥作用的时间和降低颅内压高峰时间比甘露醇长,对肾功能的损害明显比甘露醇小,且用药安全性更高[2],还能增强脑细胞活力,改善脑代谢[3]。因此较全量甘露醇250 mL而言,使用半量甘露醇125 mL联合甘油果糖250 mL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达到治疗效果时成本相对最低的治疗方案。
4 结论
综上所述,甘露醇在临床上用于降低颅内压疗效确切,但难以掌控使用剂量以及用药时间间隔,极易损伤肾功能。半量甘露醇与甘油果糖联合用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时,在水肿高峰期快速滴注半量甘露醇脱水治疗,然后加用甘油果糖静滴继续脱水治疗,既可迅速缓解高峰期颅内高压,也可避免大剂量甘露醇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减轻对肾功能的损害,安全性高,成本效果相对较低,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