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性善论例证分析
2019-01-15邸娇楠
邸娇楠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
《告子章句上》集中探讨了人性,较为完整的体现了孟子“性善论”的哲学思想。孟子用三例诠释其思想,第一、以水只能向下流的本质比喻人性本善的不可逆性;第二、以人皆有四端来将心比心以此比喻人性本善的自然性;第三、以普通人和圣人一样,用心性中相同的理和义,来引证人们之所以喜欢义理,终究是因为人性本善的共通性。
一、人性本善的不可逆性
告子认为“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故水流并无定向,故人性并无善恶。孟子首先肯定了告子的观点“水信无分于东西。”但反问到“无分于上下乎?”由此孟子从水的横向流势思维中跳脱出来,进入到水的纵向流势思维中,巧妙避开了告子的论证维度。然后,孟子以水受重力牵引只能顺流而下的趋向性来比喻性善的本质属性。论证中,孟子也举例水逆流的情况,如拍打水使水花飞溅;用戽斗汲水引上山等。但这些例证,都是水受外因而形成并非水的本质。孟子用来比喻人在受外在环境的影响之下而做出有悖于道德的坏事,那并不能说明人性是邪恶的,而是善的本性因外力而改变了。
二、人性本善的自然性
公都子认为人性无所谓善恶,故前有周文王、周武王贤德爱民,后有周幽王、周厉王暴虐为政。孟子认为:“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但是如果有些人不善良,不能归罪于他的天性。于是乎孟子指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认为同情之心属于仁的范畴,羞耻之心属于义的范畴,恭敬之心属于礼的范畴,是非之心属于智的范畴。仁义礼智,并非外界赋予个人的,而是人本来就具有的,只不过是世人未曾思索探求罢了。所以孟子阐释到,只要人们对仁义礼智有所探求,便能够做到;但是人们一旦放弃对仁义礼智的探求,便会丧失这些优良的道德本性。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就在于有没有充分发挥他们善的天性。然后孟子引用《诗经》来论证性善论,上天孕育了民众,一切事物皆有其法则,民众皆能秉持自身本性的发展规律,因此才回去追求美好的品德。后借孔子之口对此诗进行点评,再次强调到,因为万事万物皆有其生存发展的法则,顺应这些法则并且充分发挥人的本性,那么大家都会去追求美好品德。这里孟子所举之例,并没有直接指出人性本善,而是蕴含在其逻辑推理之中,人们之所以想要追求美好的道德品质,是因为顺应了天性,但如果天性本恶人们则不会去追求美好的品德,借此孟子论证出天性本善。
三、人性本善的共通性
孟子举例“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遇到粮食丰收的年份之时,少年子弟因为衣食无忧大多变得懒惰;相反,遇到食不果腹的荒年,少年子弟因为食物短缺而容易暴乱,这些皆是由于环境的差异性而使人们生性堕落。接着孟子又举例到“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现在比如说要种植大麦,播种后先平土,掩盖种子,在土质和种植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便会蓬勃生长,到了夏至的时候,便会成熟了。如果产量有所不同,那就是由于土地肥瘠、雨水多少、以及人力勤惰的差异性造成的。由此孟子发问道,凡是同类之物,都大体相似,为什么偏偏对于人类就产生怀疑呢?孟子给出的答案便是“圣人,与我同类者。”孟子引用龙子的话说,即使不知道脚的大小,也不至于把草鞋编成筐子。草鞋都是相似的,因为天下人的脚大体相同。再说到口味,天下的人都希望以易牙为标准,这是天下人的口味大体相似的缘故。再说到音乐,天下的人都希望以师旷为标准,这是天下人的听觉大体相似的缘故。再说到审美,天下人皆认可子都的貌美。所以说,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耳对于音乐,有相同的听觉;眼睛对于形貌,有相同的美感。在这里孟子从人的口、耳、眼感知上的相同性想进一步推论出心的相同之处,那便是理和义,孟子认为圣人早就懂得了人们心中相同的理,相同的义。所以理义愉悦人们的心灵,就如同牛羊猪狗的肉适合人们的口味一样。到此孟子的论证结束,但是为何是理和义呢?因为只有遵守理义,人们才能过上安乐祥和的生活,社会才会稳定发展,那就意味着人们就要去追求美好的道德品质,那人性如果是邪恶的则会喜欢混乱的社会环境,喜欢道德败坏的事情,故从反面可以论证人性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