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价值目标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抉择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审视
2019-01-15程艺萍谢耄宜
程艺萍 谢耄宜
(1.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2.保险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的核心观点是关于人的本质问题,其研究起点和研究逻辑是现实具体的人,具有可感性和具象性。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认为,人与人之间通过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实现全面发展。这一观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即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
(二)关于人的价值取向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作为社会意识,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由社会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基础决定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人的价值的最主要的内容,即包括人对群体及社会的价值和人对自身的价值。人是社会的人,人的价值的实现必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在实践中运用恰当的方法才能实现。
(三)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认为,应该将人的自由发展置于最优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尊重每个人的独一无二性,并积极为每个个体的自由发展构建健康温暖的发展环境,促进人的自由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存在问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它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力地助推了社会的高速发展,同时也使得信息来源混杂化,进而影响学生的价值观输入,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和迷茫化。高校教材的迭代速度远远缓于时代的发展速度,教学内容也缺乏以生为本的设计,说服力不够强。同时,部分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令人堪忧,单一的灌输方式使得理论教学未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强调受教育者的社会价值
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相辅相成的。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孤立地强调社会价值,忽视了个人价值对于社会价值的基础性作用,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因而,理论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辩证地把握两者间的价值尺度。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进一步提升亲和力和感染力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变革,使得学生价值取向日趋多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进一步提升亲和力和感染力,真正地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关于发展论的精髓融入教学过程中。人是一种有意识有思想的生命个体,在动态变化过程中不断实现全面发展。如果我们能够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这将在我们的高校教学中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野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创新教育理念: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提高实效性
首先,我们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真正把握好学生的困惑点和问题点,精准施教,使学生能够解开思想上的疙瘩,真正问有所答,学有所获。其次,思政理论课程需要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课堂内容要紧扣当前社会热点,并以小组讨论互动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与获得感。另一方面,要通过志愿服务、寒暑假社会实践等途径,增强学生的时代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度,进而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二)改善教育方式:创新教学手段,做到与时俱进
首先,教育者的授课方式应该更加的多元化。在教学过程中,一个精美的课件是基础教学工具,另外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加入音频、视频等一些有趣吸引学生注意的元素。特别的授课方式既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又可以增加课堂的教学效果。其次,高校应该紧跟时代潮流,构建属于自己的网络教育平台。比如可以通过“两微一端”——微信、微博、微视频以及客户端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一些时政热点,以便更好地促进学习。除此之外,在教学互动平台上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对于教育者来说也能够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需求,进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实现自由的个体发展。
(三)构建话语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创新话语体系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创新话语体系。对于文本话语,要使用书面用语和严谨语句;对于传播话语,要以通俗易懂,丰富的语言向大家传递信息;对于实践话语,一定要紧跟时代潮流并且和生活息息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不断创新和开放的姿态,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从而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