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管理模式应用于婴儿家长育儿焦虑的可行性分析

2019-01-15

山西青年 2019年20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育儿讲座

马 宁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青海 海东 810799)

一、前言

随着二胎时代的到来,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生育高峰期。2015年人口专家原新分析认为:二孩政策实施后的第一年,将出现出生人口2000万到2300万的增长[1]。加之,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对科学育儿的意识和需求与日俱增,婴儿阶段又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婴儿身体、智力的发育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2],因此科学育儿越来越成为家庭中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婴儿家长,尤其是母亲会在育儿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等情绪症状[3],母亲产后焦虑又会对婴儿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会对孩子的健康和生命产生威胁,每年因产后焦虑症而发生的悲剧数不胜数,而大多数产妇在面临焦虑状况时不会自我调适,家庭成员也不予重视,导致焦虑状况日益加重,给自身、孩子以及家庭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在此阶段协助她们度过敏感期是非常必要的。产后焦虑往往由于新角色的适应出现困难,缺乏应对婴儿出现的各种健康问题的育儿知识以及家庭内部产生的育儿矛盾无法解决。

如何才能实现育儿知识的普及,协助产妇及家庭度过敏感时期,真正满足广大婴儿家长因育儿产生的各种需求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难题,目前在国内对婴儿家长进行长期育儿教育的主体主要有早教机构和医院的儿科门诊,还有发达地区城市的有些社区提供这样的服务,早教机构一般因收费较高,致使大多数婴儿家长望而却步,这些原因导致育儿知识在婴儿家长中普及率很低。而且,专家讲座是医院实施育儿教育的主要方法,但是这种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家长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家长听完讲座后执行力不强,效果也不佳。研究发现,目前的育儿教育形式主要有这些问题:(1)教育内容与实际需求不对应。一般的育儿教育主要是讲座形式,在开展讲座之前并不会做具体的需求评估调查,所以讲座内容不一定是婴儿家长所需要的;(2)个性化程度低。开展的讲座参加人数多,知识不系统,然而每个孩子的特征不一样,家长的需求也不一样,导致这种大型讲座的效果不佳;(3)教育重形式轻参与且并未涉及家长的心理领域。大型讲座中很难做到充分互动,家长在讲座中只是听,很少有机会互动,这种形式的效果也很难得到检验。而且举办的讲座只讲授知识,并未涉及婴儿家长的心理领域,然而导致婴儿家长焦虑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家长心理适应、角色冲突以及缺乏支持等方面,因此参加此类讲座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婴儿家长的育儿焦虑;(4)缺乏干预效果的检验机制[4]。参与讲座的家长往往不固定,因此效果能难得到检验,并且在开展的讲座一般并未设计效果评估。

二、文献追溯及可行性分析

(一)育儿焦虑的相关研究

婴儿家长育儿知识主要涉及科学喂养、睡眠、常见病、健康成长、预防接种、早期教育与智力开发等。(1)科学喂养:李楠等认为婴儿时期的营养状况会对孩子儿童期的体格、健康状况、智力发育、学习能力以及成人期的劳动效率产生影响。杨柳云调查发现,造成3岁以下婴幼儿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家长缺乏科学育儿知识。因此,科学喂养十分重要,但是科学育儿知识水平普遍较低,社会上的喂养知识冗杂且不完整,家长迫切需要一种完整且科学的育儿知识;(2)睡眠:在出生后的前六个月里,15%-35%的父母反映他们的孩子存在睡眠问题,如半夜哭闹、惊醒、哺乳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家长的睡眠,不但会导致家长疲劳甚至生病,也会影响对婴儿的照顾,从而导致父母产生焦虑症状。并且持续的婴儿睡眠问题与孩子成年后的行为问题相关、,防止婴儿出现睡眠问题是降低婴儿家长焦虑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当然父母对婴儿睡眠的认知也与婴儿的睡眠问题紧密相关,家长对婴儿睡眠问题的错误认知不但会加深婴儿家长的焦虑程度,甚至可能会使婴儿的睡眠问题更加严重;(3)常见病:刘静等调查发现,家长对婴儿常见病的识别能力低,育儿知识匮乏,处理简单常见病的能力差;也存在对婴儿常见病过度担心的现象,一些家长盲目就医,盲目就医一方面存在孩子被误诊和交叉传染的风险,另一方面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刘云秀通过对某社区的婴儿家长进行育儿教育,分析前后两年的数据发现:婴幼儿发病率从原来的58%降到38%,危重病例数由21例降低到8例,平均一年医疗费用支出由2300元降低至750元。因此,对家长进行育儿教育可以降低婴幼儿常见病的发病率,同时也可以节约家庭开支,甚至可以预防很多疾病的发生;(4)健康成长:健康成长包括婴儿时期的生长曲线和意外伤害等问题。陈小丽等对71例发生意外伤害的婴幼儿做回归性分析,发现在家中发生意外伤害占73%,因此做好家长的意外伤害防范和应急处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5)预防接种:2016年发生的山东假疫苗事件,此次事件的波及范围之广、危害程度之深是我们千千万万父母惊讶又害怕的,在此次疫苗事件中我们更加明确父母的育儿知识程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发展,尤其是父母的安全意识、学习基本接种知识、查看孩子接种疫苗的种类、生产日期以及疫苗的保存问题,也包括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和接种后的护理知识等都是危及孩子生命的重要课题;(6)早期教育与智力开发:婴儿的大脑在0-3岁时是发展最快的阶段,可塑性最强。人脑的神经细胞增殖期为3个月到一岁,在此关键期中枢神经发育非常迅速,如果能在此阶段给予积极刺激,就可能促进脑结构的良性发育。因此,抓住关键期,给予家长科学的育儿指导,对于孩子的一生发展都有利。

家庭成员在婴儿出生后角色会发生转变,角色的转变会给家庭成员带来不适甚至出现焦虑,尤其是母亲,在角色适应中容易出现角色适应不良。胡晓斐等研究发现,在未经干预的婴儿母亲中,60%的母亲会产生角色适应不良,由此可以看出婴儿家长在面临新角色时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母亲角色适应状况又会对婴儿生长发育有影响,侯永梅等对3433例初产妇进行调查发现母亲的角色适应状况不仅对婴儿的体格发育有影响,对婴儿日后的行为发育也有影响。因此,使母亲尽快适应角色对婴儿以及整个家庭非常迫切,然而角色适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为使母亲角色快速适应角色,应发展积极因素,控制消极因素。吴丽萍等研究表明,母亲角色的适应主要与是否拥有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力的社会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正相关关系。罗庆平等人对120例新生儿母亲进行调查,发现社会支持与母性角色适应呈正相关,并提出加强社会支持、信息支持、情感支持、物质支持均可提高母亲角色的适应程度。

育儿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它不止影响新生儿父母及其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也会对婴儿的生长状况产生影响。McMahon等人指出,母亲产后焦虑情绪对婴儿气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余文等人以758位婴儿家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婴儿气质因子中的活动水平,适应性,注意分散度等都受到婴儿家长情绪的影响。同时研究发现,母亲产后的焦虑情绪会影响产妇产后的身体状况,导致体内的催乳素水平偏低,泌乳延迟;谢讯频也发现,母亲的焦虑情绪会对母体乳汁的分泌产生影响。

(二)焦虑水平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关系

Bandura曾提出,自我效能感往往与焦虑情绪相联系。父母效能感是父母对自身育儿能力的自我评价以及父母对自己能否很好的照顾婴儿,促使婴儿健康生长发育能力的自我感知。Scheel Rieck的研究发现,父母效能感与父母养育压力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父母在育儿过程中所承受的来自经济、身体、精神等方面的压力是导致其产生育儿焦虑的重要影响因素,家长越低的自我效能感,其承受的家庭压力越大,所以育儿焦虑水平也越高。王锦云的一项研究表明,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感促进婴儿家长的身心健康,这将有利于改善和减轻婴儿家长的焦虑症状,也能有效降低焦虑状况的发生,对整个家庭和婴儿照顾等有重要的意义。宋瑞荣等人通过研究发现,产妇的抑郁情绪与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大量的以往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焦虑呈负相关关系,所以本文的干预点就是自我效能感,通过提升自我效能感,进而降低婴儿家长的育儿焦虑。

(三)自我管理模式的应用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自我管理首次出现在Thomas Creer 的《儿童慢性病复原》一书中,Creer与他的同事将自我管理运用于小儿哮喘项目中,此模式是基于班都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此后,自我管理被广泛运用于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上。较为著名的是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CDSMP),它是由Kate Lorig开发的针对慢性病的康复和保健项目。CDSMP主要在社区通过团体形式开展,像关节炎自我管理项目、西班牙关节炎自我管理项目、艾滋病正向自我管理项目、背部疼痛自我管理项目等都是著名的自我管理项目。所有的这些随机试验项目评估研究持久了4-12个月,在美国关节炎自我管理项目和CDSMP复制于不同的人群,研究发现这些项目显著改善了参与者与医生的沟通,健康状况也有变化。目前该项目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自我管理旨在帮助人们用积极视角维持健康状况,这主要集中于由Cobin和Strauss在慢性病患者研究中描述的三个目标的完成:(1)症状管理:比如按时吃药、坚持一种有利于自身的饮食习惯、有利于自身的睡眠习惯等。婴儿时期孩子生病时,帮助家长保持一种有利于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在孩子需要物理治疗时,按时给孩子服药。(2)角色管理:包括维持、改变和创造新的有意义的行为或人生角色。帮助家长对由于婴儿到来产生的角色混乱和角色适应问题进行合理过度,在家庭、工作、朋友中保持新的角色,继续进行正常的生活。

那么如何实现自我管理的有效性?这个问题的答案还不清楚。然而研究中有一些强烈的建议。传统的健康教育项目假设人们应该改变行为来改善健康状况。这种假设来自流行病学研究,认为未来的健康状况与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锻炼,吸烟等行为有关。尽管毫无疑问,改变这些行为可能会影响未来健康,但是这种假设在慢性病和婴儿家长健康教育上并不可靠。早期关节炎的研究中,假设改变行为与健康状况的变化有关。然而惊讶的是研究发现:改善健康状况和改善健康行为之间的关联很薄弱,甚至根本不存在。在一个试图寻找改善健康状况的方法的定性研究中发现:参与者认为他们的健康状况的影响更多的是他们感觉可以控制自己的疾病,也就是自我效能感。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的变化与健康状况的变化有关,在早期的研究中也发现有证据支持这一假设。Lorig的自我管理研究中已经表明,自我效能感的变化与未来的健康相关联。因此,增强自我效能感是改善健康状况的机制之一。班杜拉认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包括四种因素:(1)过去成功和失败的经验;(2)他人的示范作用:也就是“建模”,是一种替代性经验;(3)社会劝说,他人的鼓励和支持;(4)情绪状况: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有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决策,婴儿家长在育儿方式、育儿情绪等方面的选择上受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自我效能感也影响人们努力的程度,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婴儿家长可能会更主动的获取科学育儿知识,投入更多的精力;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自我效能感高的婴儿家长在面临育儿问题时拥有更积极的思维方式。

三、结论

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发现,自我管理模式的有效性检验机制与育儿焦虑的影响机制都一样,即自我效能感。本研究试图通过自我效能感这个中间机制来影响婴儿家长在知识、角色和情绪三个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育儿焦虑水平。根据对Bandura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文献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四个基本因素来提升自我效能感。因此在小组的干预设计中要包括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的四个方面来提高自我效能感。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育儿讲座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偷偷摸摸育儿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育儿神器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育儿Q&A
育儿Q&A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