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见绚烂,粒沙窥天地
——小学教育专业语言文字基础教学的探究
2019-01-15孙凯
孙 凯
(吉林省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松原 138000)
有位贤者先生曾说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是语文。”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工作就是小学教师,在校期间系统学习教法、教学理论等是他们的必修课。因此,教师应该身体力行为他们树立起学习、探究、实践的榜样,传授他们知识,帮会他们形成能力。
一、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工具性
语文给中国人的一种感觉就是不用学都会做题,不用学都可以考一个高分。甚至认为学它没有什么用处,实则不然。学好语文这门学科,就能够学好其他学科。其他学科的有效开展依赖于语文学科的基础。这就体现了语文这门学科的工具性。为了更好的利用语文这一门学科的工具性,国家出版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学生的学习任务,和老师如何教,怎样教,做了一个详细的规定。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新青年,这些目标当中都隐含了语文的工具性。所以说语文具有很强烈的工具性,如果我们利用好了语文这一门学科的工具性,将对一个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梳理语言文字的内容,探索语言文字基础教学的基本规律
语文是一个很大的学科,包含的内容非常之广,包括基础的认识生字,还要学会写字,写出一手好字,给你一篇文章最基本还要能够读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识许多生字生词,朗读的时候还要带有一定的感情,不同的人写作不同的文章在不同的背景下,情感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每读一篇文章时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学习语文还有一个作用是可以写段写话,每当我们想要抒发一种情感的时候,想把它写下来的时候,就必须要有一定扎实的语文基础功。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任务,都是先从基础学起,所以语文教学的内容只增不减。中国汉字分为基础字和衍生字,好多字都是在基础字的基础上加一个偏旁或者部首组成一个新的字,这是语言文字基础教学的一个重要规律。
三、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语言文字基础教学就像是一滴水,由一滴一滴的水汇聚成一个大的湖泊。这个湖泊就是我们的语文素养。所以语文文字基础教学对一个人学习语文来说显得特别重要。语文不是认识生字,朗读课文,看图写话,写作文等等单个部分组成的,而是由他们结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大的结构,语文就是这些小部分的综合运用,只有将他们综合运用,语文才能有进步。语文不仅仅是语文老师教给我们的那些东西,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可以学习语文。甚至可以说,只有走出去,语文才能够学好。教师要沟通课堂内外,把学生引出课堂之外。
四、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学生应该有正确的思想,掌握自己的学习方法,有自己的思想,帮助别人,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对生活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不是悲观,敢于学习,认真负责的态度,而不是敷衍,不是为了考一个好的成绩而学习,要提高自己的思想。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从侧面感染,慢慢的,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如今的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他们认为学习语文没有什么作用,因为觉得学习语文就是在以后当个作家,写写文章。没有认识到语文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没有体会到语言的文字魅力和语言魅力,教师应当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和培养。
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要从平时做起,多积累,更要注重平时的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尤其要开发人的大脑,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小学阶段是一个学生在一生的学习当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语文素养的培养要从小做起,我们应该从小就重视语言文字的基础教学,教师更要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教师应该创新一些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不是死记硬背。
六、体验教学,不当看客
传统的课堂是教师拼命的讲,恨不得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一股脑交给学生,然而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耐心施教,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不如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探究知识、发现知识,然后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比如开展今日我是小老师活动,让学生模仿讲课,不怕他们讲不好,就怕他们不讲,教师和其他同学挑毛病,目的不是打击学生,而是帮助其遇见更好的自己。学生的潜力是可挖掘的,经过教师的点拨,调整后择日再讲,一定会有所进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听课是一方面,讲课又是一方面,锻炼就会成长,哪怕每次进步一点点也是一种收获。
总之,语言文字基础教学的探究特别重要,是他们以后学习的基石,教师更要重视这方面的讲解,通过不断的努力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感染学生,让他们不断体会、实践,最终形成他们自己的风格,未来站在三尺讲台上才能做到艺高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