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楚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2019-01-15

山西青年 2019年20期
关键词:楚文化校本课程

姜 红

(长江大学文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0)

楚文化即先秦时期楚国所创造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朝统一后,楚文化的一部分得以恢复和继承,等到汉朝的建立,楚文化许多内容又得到汉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直到今天对我们的生活仍然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楚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楚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是指本地区学校以学校教师为开发的主体,以楚文化为载体,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利用本地区丰富的楚文化资源,满足学生实际发展的需要,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目的。除此之外,它还有着其他许多的必要性。

(一)开发楚文化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对各式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而以往的课程管理模式改革渐渐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了促进年轻一代的全面发展,1999年6月国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①,就已提出国家课程、地区课程、学校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的概念。2001年6月,教育部又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②。此后国家政府又陆续出台了几个文件,从国家规范教育管理的层面,逐渐下放课程管理的权力,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活力来促进办学教学,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虽然已经颁布了许多有关教育的文件,来推进教育事业,但各地间大部分学校开展的校本课程开发仍捉襟见肘,成效甚微。

(二)楚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和爱国情怀

如果从简单方面来看,楚文化也可以理解为楚地的文化,楚地即分布在今天的湖北、湖南、安徽和河南等地,其中以湖北为主。楚国都城很长一段时间就在今天的湖北荆州,因此湖北地区对楚文化的研究也更为全面,研究成果也更为丰富。对楚文化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不仅可以加深当地人对自己家乡历史的了解,而且还能在学习自己家乡辉煌过去的过程中,形成个体对本地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进而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有极大帮助。一个人首先得拥有归属感,才能获得更深层次得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可以帮助学生以后无论在任何地方,内心之中都会有一个慰藉的场所。根据心理和观念的泛化,从而影响他的行为活动,处理事情也会更加考虑个人的底线。因此,对楚文化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学生成长发展的角度,可以培养他的乡土情怀和爱国情怀,帮助学生养成健康而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开发楚文化校本课程有助于利用楚文化资源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

从1922年安徽寿县楚墓被盗掘开始,掀起了20世纪的楚文化考古大发现,一大批有关楚国的文物相继出土,给楚文化研究提供了许多实证性资料支撑,直到今天楚文化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与全面。我们当前可以积极开发利用楚文化资源,为我国旅游和教育等社会领域服务,拉近楚文化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对楚文化的认识。

楚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可以以一种稍微通俗而不失正规的形式,向年轻一代介绍楚文化,加深普通大众对楚文化的了解。这其实也是一种宣传和传承初楚文化的方式,可以极大扩大社会各界对楚文化的关注度。再加上楚地原本就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址和相关旅游资源,它能够与楚文化校本课程形成良好的互动。楚文化校本课程在一定层面激发普通人对楚文化的兴趣,进而带动相关旅游产业的发展,更加有效地利用楚地的文化资源,而相关文化遗址资源也会加深大众对楚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引导学生兴趣,辅助楚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由此形成良性循环,推动楚文化服务教育、服务社会更上一个台阶。

二、楚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前文只是简单介绍了楚文化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开发楚文化校本课程同样具有很强的可行性,比如楚文化丰富的研究成果、楚地雄厚的人文资源和师资力量等,这些都是楚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助力。

(一)楚文化丰富的研究成果可以提供充足课程资源选择

在《楚学研究综述》中,楚文化研究专家刘保昌对楚文化研究进行了细致深刻的总结,他以1922年安徽寿县楚墓被盗为节点,将楚文化研究分成前后两段。楚文化研究十分丰富,不仅包括楚国的哲学和楚文学等的研究,还包括“物质文化”层面。研究对象有楚国的神话、典籍、天文、历法、风俗、历史、哲学、艺术等。③

2014年大型历史纪录片《楚国八百年》面世,一经播放便深受社会各界好评。目前这部纪录片在豆瓣评分高达8.4分,这种高评分不仅表明观众对精品纪录片的渴望,还可以说明社会各界对楚文化是拥有极大的兴趣,对楚文化进行传播、开发是符合民众精神需求的。另外,徐文武教授的国家精品课程《楚文化漫谈》可以给楚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提供良好借鉴,虽然这个课程是面向大学生的课程,但是其内容和形式对面向中学生的课程同样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因此,楚文化种种研究都大大提升了楚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二)楚地的历史遗址和民风民俗可以促进活动课程的实施

现代课程理论越来越强调课程的灵活性与丰富性,随着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想的深入发展,教育越来越关注到人这个个体本身。楚地地区,特别是湖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楚文化历史遗址,十分适合楚文化课程中相关活动课程或发现课程的开展。僵硬封闭的课堂环境传授知识,其效率已经越来越低。课程专家钟启泉曾说,“知识建构的活动不是封闭在个人的系统之中,而是在向社会开放的系统之中。”④既然在一些课程当中,开放的课程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加之楚地确实拥有这些丰富的历史资源,那么我们就应该好好利用这些资源,来开发出更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

(三)楚地拥有众多的研究机构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可以有效帮助课程实施

早在1981年,湖北、湖南、河南和安徽四省就成立“楚文化研究会”,这几个省份内楚文化研究机构数量都比较多,论其研究力量还属湖北省最强。单拿湖北省来讲,省内著名的研究机构就有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长江大学楚文化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楚学研究所等等。而这些研究院或研究所均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这里的专家和研究员都可以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宝贵的建议、专业性的指导,来提升楚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规范性和可行性。

另外,专家学者可以到学校通过讲座的形式,给实施课程的一线教师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他们甚至可以直接参与课程实施,与学生交流互动,和学校教师一起推进楚文化课程的开展。因此,在本地众多的研究机构和可靠的师资力量保证下,楚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

三、楚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对楚文化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是借用楚文化服务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有着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推动楚文化发展和促进本地区学生全面发展均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并不是一组对立的概念,学生全面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也不相冲突,这两者有所差异主要是在于学生本位这个理解上的差异,其落脚点都是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我们可以在他多个方面能力均有所提高的时候,来强调发展他的个性,也可以在他个性、特长取得很大进步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他的兴趣,培养其他方面的能力,显然这只是一个学生发展侧重点的问题。国家课程很难完全顾及到全国各个地方的实际需要,楚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是弥补国家课程难以有效到达领域的重要补充,但校本课程开发还有一个重点是适应孩子的需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而楚文化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乡土意识和爱国情感,这同样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当然,尊重学生的差异与选择,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有助于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当前,社会大众对楚文化的了解还不算特别深入,普通人与楚文化之间似乎还存在一定距离。然而,实际上有许多情况是人们明明接触到了楚文化,可头脑中并没有清晰的“楚文化”概念,未意识到这个就是楚文化相关产品。这与楚文化近几十年才蓬勃发展有关,学术圈对楚文化研究探讨得十分热烈,但对普通大众来说,介绍还是显得不足。这种时候,更显得楚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以一种易于接受的方式给年轻一代介绍楚文化,这是一种双向的过程。它既能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发展、树立正确的三观,还能有效拉近楚文化与普通大众的距离,有助于楚文化的传承并有效推动楚文化的发展,像这种双向、双赢的局面何乐而不为?况且,广大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当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学习楚文化,形成一股社会风潮的时候,会营造出一种学习楚文化的社会氛围,势必可以更好地帮助楚文化传承、传播,以促进楚文化的发展。

(三)对国家和社会,有助于提升大众文化自信心

在全球化的今天,外来文化的冲击日益加剧,“精日”和黄皮白心的“香蕉人”等词经常上网络热搜,闹出过不少令人痛心的新闻事件,也由此社会各界也越来越呼吁传统文化继承与培养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我们得更清晰的认识我们自己的文化,文化的传承是建立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认清自身才能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上,更好地学习借鉴外国的一些先进文化。

楚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中的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它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显然有着特殊的意义。楚文化在楚国灭亡之后,并没有消失,而是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深刻影响着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它的巨大作用延续至今。比如,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端午节与其他三个重要节日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在今天一直是中国人情感认同、沟通和凝聚的重要纽带。因此,我们进行楚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帮助学生甚至大众从源头来认识中华文化,理解楚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伟大之处,培养民族文化自信,形成民族自豪感。

思考、分析楚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价值并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楚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接下来一步才是重点,即我们该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发楚文化课程,使其满足学生、教师需要,促进地区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 注 释 ]

①杨志成.新中国基础教育政策价值取向演变政策生态学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②顾明远.中国教育大系21世纪初中国教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5.

③刘保昌.楚学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动态,2018(06):55-71.

④钟启泉.社会建构主义: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J].上海教育,2001(7).

猜你喜欢

楚文化校本课程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荆楚文化 漆器之美——项目式美术课程设计的探究学习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秦楚文化交融的结晶:商洛花鼓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